[拼音]:fuzheng quxie
[外文]:strengthening body resistance to dispel pathogenic factors
扶助正气,祛除病邪,是指导临床治疗的重要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讲,疾病过程就是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彼此消长的一个过程。如正气渐盛,邪气渐衰,疾病都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反之,正气渐衰,邪气渐盛,疾病都会恶化。因此治疗时,须扶助正气,祛除邪气,促进疾病痊愈。《内经》中说:“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正气不足的疾病为虚证,虚证须用补法,所以补法即有扶正的作用。邪气偏盛的疾病为实证,实证须用泻法,所以泻法即有祛邪的作用。扶正与祛邪的方法除使用药物外,针灸、按摩、拔罐、熏洗等外治法以及气功、体育锻炼等也有扶正与祛邪的作用。
扶正与祛邪是作用相反的两种方法,但目的都是要使机体恢复健康,所以二者有时相辅相成,相互为用。扶正使正气加强,有助于机体抗御和祛除病邪;祛邪能够排除病邪的侵害和干扰,使邪去正安,有利于保存和恢复正气。根据机体内正邪两方消长盛衰的情况,扶正祛邪法则分别有扶正、祛邪、扶正与祛邪并用、先祛邪后扶正、先扶正后祛邪。
扶正适用于正气不足的虚证,如产后血亏,则用补血法为主治疗。同样,阴虚、阳虚、气虚等病证,则用补阴、补阳、补气等法治疗。
祛邪适用于邪实为主,而正气未衰的实证。如感冒初期,表邪盛者,宜发汗解表;邪在肠胃下部,热邪与肠中糟粕互结,则应采用下法;内有实热实火,宜用清热泻火之法;湿证宜化湿利湿;热痰宜清热化痰;血瘀宜活血化瘀等。
扶正与祛邪并用适用于正虚邪实的病证。在老年性疾病、妇科疾病,以及一些慢性疾病中用之最广。具体运用时,还须分清正虚为主,还是邪实为主。正虚较急重的,扶正为主兼顾祛邪;而邪实较急重的,则祛邪为主兼顾扶正。总之,要做到既扶正又祛邪,祛邪而不伤正。
先祛邪后扶正适用于虽然邪盛正虚,但正气尚能耐攻,或同时兼顾扶正反会助邪的病证。应遵循先祛其邪,邪气衰退,后扶其正的原则。如瘀血所致的崩漏证,瘀血不去,则崩漏难止,故应先用活血祛瘀法,然后再用补血法。
先扶正后祛邪适用于正虚邪实,以正虚为主的病人,同时,因正气过于虚弱,如扶正兼以攻邪,则反而更伤正气,故应遵循先扶其正,正气恢复后,再祛其邪气的原则。如水肿鼓胀的病人,因正气太虚弱,不宜攻水,应先健脾益气扶正,使正气得到一定恢复之时,再用攻水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