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冠状循环

供血给大型动物心脏本身营养需要的特殊区域循环。也称冠脉循环。阻断冠状循环很快导致心搏的停止。冠状循环在鱼已很发达,鱼的冠状动脉来自鳃输出动脉。蛙是脊椎动物中的一个例外,它不具有冠状循环,它的心脏肌层可以直接从心脏腔室中的血液得到适量的氧和养分,它的心室内侧表面有交织的肉柱,呈海绵状,可使表面积加大约50倍,有利于氧和养分从血液向心肌细胞扩散。人在静息状态下的冠状循环血流量约为 200毫升/分,剧烈运动时能增至1~1.5升/分。运动时心脏的工作量加大,冠状循环血流量增加可以满足心肌纤维对氧的需要。人冠状循环的血液经左右两冠状动脉向心肌纤维运输。两冠状动脉在紧靠升主动脉半月瓣上方,从升主动脉基部分出,左冠状动脉供血到左心室和室间隔前部,右冠状动脉供血到右心室和室间隔后部(见图)。左右冠状动脉的分支,变异较大,分支发生病理闭塞时,对各人的严重性可有不同。在冠状动脉主要分支之间一般难于建立侧支循环,除非闭塞逐渐发生。由于左冠状动脉供应左心室大部分的血液,它的较大分支发生闭塞时,对于必须产生高压的左心室来说,问题是严重的,这时左心室的射血能力将会出现大的障碍。右冠状动脉供应右心室的血液,由于右心室只需产生较低的压力,因此,它可以耐受较大的损伤,对射血能力影响不大。窦房结和房室结区域主要由右冠状动脉血管供血,这一部分发生损伤时可能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冠状循环总血流量的85%流经左冠状动脉,15%流经右冠状动脉。从左冠状动脉来的回流血液大部分从心大静脉经冠状窦进入右心房。从右冠状动脉来的回流血液经心前静脉进入右心房。

图图

冠状循环的血管与身体其他部分不同,大的分支深入肌纤维中。心室收缩时,心肌在血管外面产生压力,压迫血管,血流量减少,虽然此时主动脉压正在上升。在心室等容收缩期从主动脉进入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减到最少。心室收缩时压迫血管可加速心静脉的排血,冠状静脉排入右心房的血流量在心缩期比心舒期要大。总之在一次心动周期中冠状循环的血流量有明显的变化。

心脏的心肌纤维数目,在人出生后,基本不再增减。心脏增大时,肌纤维总数不变,只是体积加大。在这样的心肌纤维加大情况下,纤维周围的毛细血管与纤维中心的距离增大,毛细血管中的氧不易扩散到纤维的中心,不能充足地供应心肌纤维代谢需要,纤维中心可因缺氧而发生坏死。人在25岁以后,每一心肌纤维周围的毛细血管总数一般不再改变,只有当损伤到某一区域时才有可能生成侧支毛细血管。

冠状循环的小动脉具有丰富的神经支配,既有交感神经,又有迷走神经的支配,交感神经的直接作用是引起冠状血管的收缩,迷走神经可使冠状血管舒张,但这些神经的作用是很弱的,在整体内,交感神经的兴奋,由于可增加心肌的收缩活动,从而促进心肌的代谢,而这些代谢加强的结果,使代谢产物如腺苷等舒血管作用更加显著,导致血管舒张和冠脉血流量增加。迷走神经的最后效应则相反,它使心肌代谢减弱,代谢产物减少,于是冠脉血流量减少。

从心脏对氧的需要与冠状循环血流量的关系来看,可以作出心肌不能担负氧债的推断,心肌不能从不需氧代谢作用获得其所需的能量,它与骨骼肌相似,主要依靠使其腺苷三磷酸 (ATP)重行合成的氧化过程。在有氧条件下,许多营养物质可被心肌利用,心肌所需的能量约有35~40%来自碳水化合物,约有60~65%来自脂肪和游离脂肪酸等。在必要情况下,心脏可根据能被利用的现有营养物质而转移其代谢途径。营养不足,甚至饥饿状态下,如果氧供应充足,不会发生心力衰竭。

冠状动脉的平均血流量与主动脉压成正比,冠状血管血流阻力的变化与血压成反比。结扎主动脉时,冠状血压升高,于是冠状血流增加。压迫心室使心室内压升高时,冠状血流增加;这种增加与主动脉血压无关。当出血引起血压降低时,全身只有冠状血管的血流阻力降低,冠状血流并不减少。心输出量增加时,冠状血流比其他任何血管系统都显著增加。

冠状血流可因刺激交感神经而增加,刺激迷走神经而减少。左右冠状神经丛附着在冠状动脉起始部的血管外膜,其纤维支配冠状动脉和动脉-心腔交通支。冠状动脉壁还发现有似感受器的结构存在。痛觉、窦内膜的牵拉刺激传入神经和实验性神经症都可引起冠状血流的减少,故一般认为冠状血管也有反射性调节。心肌缺氧或心脏发生纤维性颤动时,冠状血流显著增加。

心脏代谢对冠状循环血流量的影响是冠脉循环自身调节的基础。对于这种自身调节情况可作如下的设想:

图
参考书目
    周衍椒、张镜如:《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