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renzaohua
[外文]:artificial flower
以纸、绢、丝绸、天鹅绒、通草、塑料、涤纶等为材料制成的人工花卉。
沿革据《事物纪原》记载,公元3世纪,晋惠帝(259~306)“令宫人插五色通草花”,即宫女们以染成五彩的通草花插在发髻等处作为装饰;民间又有“以剪花为业,染绢为芙蓉,……剪梅若生”,可见绢花在当时已很流行。1959年,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代墓葬中出土的绢花,色泽仍很鲜艳。从唐代画家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中,也可以看到仕女们发髻上所佩戴的各种绢花。宋代,通草花在中国南方已很普遍,江西饶州(约今上饶地区)有专业的通草花家庭作坊。明代,北京宫廷设作坊专作绢花,供后妃们使用。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内务府养心殿造办处下设花儿作,广储司六库下也设花作,专门制作绢花。清代,绢花以北京的为著名,俗称京花儿。当时的花市大街就以聚集众多的绢花作坊和绢花集市而闻名。1955年,人造花生产有了很大发展,其中绢花以北京、上海为主要产地,通草花以江苏扬州、山东青岛为主要产地,羽毛花以沈阳为主要产地,绒花以北京、南京为主要产地。北京著名绢花艺人金玉林,人称“花儿金”,出身于绢花世家。他继承了祖传的制花技艺,并注意观察真花真草,在艺术上加以提炼,所创作的绢花,尤其是各种菊花,为人们所称赞。1960年以来,塑料花生产有了很大发展,主要产于辽宁锦州、湖北天门、上海等地。涤纶花是1970年以后发展起来的新品种,主要产于上海、福建泉州。
品类主要有绢花、通草花、涤纶花,以及纸花、羽毛花(以鸟禽羽毛制成)、绒花、塑料花等。其中绢花、通草花和涤纶花是较著名的品种。
绢花主要原料为绢,其次有绸、缎、绫、罗、乔其纱和涤纶绸等。绢花制作工艺是,先将选好的丝织物上浆,使之平整并具有一定的硬度;然后用铁制的模型凿子,在丝织物上凿成各式花瓣、叶子,并进行染色;再用一种加热的铁制窝捶,窝成各式凹凸曲折的造型,并烘干;最后,用铁丝将花瓣、叶等串扎成绢花。有插花、胸花、头花、盆花、戏剧花、宴会酒杯花、结婚礼服花等。1970年以来,增加了防水、易洗涤的绢花以及放在烛台上防火的生日蜡烛花等新品种。中国绢花是传统的出口工艺品。在日本,常以中国的生日蜡烛花作为庆贺双亲寿辰的礼物。
通草花以通草枝茎中细嫩的白色髓片制成。通草的茎髓具有质细、洁白、柔软、易染色、可塑性强等优点,适宜于制作人造花。通草花的制作工艺是,将通草茎髓截成片段后,再切成薄如纸张的片状,然后经过选料、整理、剪瓣、染色、成型、粘贴等工序制成各种花卉。花形的制作,不仅要工艺精巧,形态生动,表现不同花卉的特征和品性,更要在艺术上注意枝叶的穿插、花朵的聚散以及树干、枝茎的刻画等,使之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现在,通草花的品种已由原来的头花、帽花、胸花发展为厅堂和家庭室内装饰用的各种枝花、束花、瓶花、盆花和花篮,以及结婚礼花等。
涤纶花用涤纶纺制成花瓣、叶片等,经过高温、高压定型和电子程序控制着色,再与塑料制成的枝、茎装配而成。具有造型生动、色彩鲜艳、不退色、不变型、不霉蛀等特点。福建泉州在继承传统绢花技艺的基础上,通过引进设备和技术,于1980年生产涤纶花。现有枝花、盆花、挂藤三大类180多个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