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儿茶

概况

异名:乌爹泥、乌丁(《纲目》),黑儿茶(通称),西谢(傣名)。

基源:为豆科金合欢属植物儿茶的树干煎汁浓缩而成的膏状体。金合欢属全世界800~900种,中国连引种的约18种。

原植物:儿茶Acacia catechu(L.)Willd.

历史:《纲目》土部载有乌爹泥,又名孩儿茶。载:“出于爪哇、暹罗诸国,今云南、老挝暮云场地方造之,云:是细茶末入竹筒中,坚塞两头,埋污泥沟中,日久取出捣汁熬制而成。”以上所指细茶末即今之儿茶。

形态:落叶小乔木,高6~13m。树皮棕色,呈条状开裂。嫩枝有刺,被短柔毛。托叶下通常有钩状刺。二回羽状复叶,羽片10~30对,总叶柄及叶轴顶端的小叶有腺体,叶轴被长柔毛;小叶20~50对,线形,长2~6mm,宽1~1.5mm,被缘毛。穗状花序长2.5~10cm,花1~4,淡黄色或白色;花萼钟状,长1.2~1.5cm,萼齿三角形,被毛;花瓣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2.5cm,被疏柔毛;雄蕊多数,子房上位。荚果扁而薄,长5~12cm,宽1~1.8cm,先端有喙,棕色,有光泽,果柄长3~7mm。种子3~4,卵圆形,绿褐色。花期4~8月,果期9月至翌年1月。

生境与分布:生于热带。海南、云南的西双版纳及临沧地区有野生及栽培。原产印度、非洲东部及亚洲热带。

生药

采集:儿茶膏一般在12月至次年3月采收儿茶的树干,剥去外皮,砍成碎片,加水煎熬后滤过,浓缩至糖浆状,冷却,倾于特制的模型中,阴干。方儿茶割取带叶小枝,放入铜锅中,加水煮沸6~8小时,并经常搅拌,使叶破啐,待叶变为黄色时,取出枝叶,将药液滤过,浓缩至糖浆状,倒入木盘中,冷却后凝固,切成方块状,干燥。 儿茶膏产于云南西双版纳。方儿茶主产于缅甸及印度。

鉴别

性状:儿茶膏为方块状或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表面黑色或棕黑色,平滑而稍具光泽,有时可见裂纹。质硬易碎,断面不整齐,具光泽,有细孔。无臭,味涩、苦,略微甜。以黑色略带红色、不糊不碎、尝之收涩性强者为佳。 方儿茶呈方块状,每边长约2cm,各边均凹缩,棱角多偏斜或破碎;表面暗棕色至黑褐色,多平坦,无光泽,偶见裂纹。质坚实或较松脆,断面浅棕色至浅棕红色。无臭,味苦、涩。以黑褐色、胶性大、味浓者为佳。

理化:取样品粉末适量,以甲醇浸泡,浸出液点于硅胶G板上,以氯仿甲醇-甲酸(820.08)为展开剂,以标准品儿茶素为对照。展开后,置紫外灯下检视(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525-1)。 取样品粉末适量,用水溶解,点于硅G板上,以氯仿-甲醇-甲酸(76∶22∶2)为展开剂,以标准品儿茶素为对照。展开后,用10%磷钼酸乙醇液显色。

(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525-2)

化学性质

含儿茶鞣酸(Catechu tannic acid)20%~50%,并含有d儿茶素(d Catechin)及表儿茶素(Epicatechin)。此外还含儿茶红(Catechin red)、槲皮素、树胶等。

参考文献

中草药学.中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76:430。

药性

性味:苦、涩,微寒。

功效:清热,生津,化痰,敛疮,止血,生肌。

主治:痰热咳嗽,口渴,急性扁桃体炎,湿疮,痔疮,痢疾,肺结核咯血,外伤出血,烧烫伤,水肿,宫颈糜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