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含“鼎”的成语大全(101个)

小编为您整理了鼎鼐调和、瓦棺篆鼎、九鼎一言等含“鼎”的成语101个,其中“鼎”开头的27个,“鼎”结尾的24个,“鼎”在中间的50个,及其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鼎”开头的成语

1、鼎鼐调和[dǐng nai tiáo hé]

【解释】比喻处理国政。

【出处】相传商武丁问傅说治国之方,傅以如何调和鼎中之味喻说,遂辅武丁以治国。

【示例】鼎鼐调和理庶民,安邦定国立功勋。 ——元·郑光祖《老君堂》第二折

2、鼎镬刀锯[dǐng huò dāo jù]

【解释】鼎:古代烹用的青铜器物。镬:大锅。鼎镬:是古代的酷刑刑具,用以把人煮死。指古代四种酷刑的刑具,引用指称最残酷的刑罚。

【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四卷:“真知夫进退得丧死生祸福之不足以累吾心,则虽鼎镬刀锯,视之如寝饭之安矣。”

【示例】恬然坐受其鼎镬刀锯,不以为怪,固已大可怪矣。 ——清·谭嗣同《仁学》

3、鼎鼎大名[dǐng dǐng dà míng]

【解释】形容名气很大。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四回:“你一到京打听人家,像他这样大名鼎鼎,还怕有不晓得的。”

【示例】为我们讲经学的一位鼎鼎大名的成都名士只拿着一本《左传事纬》照本宣科。 ——郭沫若《少年时代·反正前后》

4、鼎食鸣钟[dǐng shí míng zhōng]

【解释】鼎:古代炊器;钟:古代乐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生活排场。

【出处】宋·王禹偁《贤人不家食赋》:“将期乎鼎食鸣钟,宁虞往吝。”

【示例】拥侯封鼎食鸣钟,赖朝廷破格推崇。 ——明·张景《飞丸记·埋轮没产》

5、鼎食钟鸣[dǐng shí zhōng míng]

【解释】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

【出处】《史记·货殖列传》:“洒削,薄技也,而郅氏鼎食。马医浅方,张里击钟。”唐·王勃《滕王阁序》:“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6、鼎水之沸[dǐng shuǐ zhī fèi]

【解释】像鼎中的水沸腾一样。形容局势不安定。有时也用以形容人声嘈杂。

【出处】《三国志·蜀志·谯周传》:“既非秦末鼎沸之时,实有六国并据之势。”

7、鼎分三足[dǐng fēn sān zú]

【解释】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同“鼎足三分”。

【出处】《水浒传》第二十回:“今番克敌制胜,谁人及得先生良法。正是鼎分三足,缺一不可。先生不必推却。”

8、鼎足而居[dǐng zú ér jū]

【解释】像鼎的三足分立那样。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9、鼎成龙去[dǐng chéng lóng qù]

【解释】指帝王去世。

【出处】《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曈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

【示例】已被昭阳人妒,更那堪、鼎成龙去。 ——宋·刘克庄《水龙吟》词

10、鼎玉龟符[dǐng yù guī fú]

【解释】旧指传国之宝及受命之符箓。

【出处】清·叶廷琯《海录碎事·帝王上》:“干戈揖让取之也殊途,鼎玉龟符成之也一致。”

11、鼎力扶持[dǐng lì fú chí]

【解释】鼎力:大力;扶持:帮助,支持。大力支持帮助。一般用于请人帮助时的客气话。

12、鼎足之势[dǐng zú zhī shì]

【解释】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示例】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四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

13、鼎镬如饴[dǐng huò rú yí]

【解释】饴:麦芽糖,糖浆。受酷刑像吃糖一样。形容无所畏惧,视死如归。

【出处】宋·文天祥《正气歌》:“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14、鼎新革故[dǐng xīn gé gù]

【解释】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现泛指除掉旧的,建立拳的。

【出处】《周易·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示例】速沾雨露,以就去邪归正之心;毋犯雷霆,当效鼎新革故之意。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八十回

15、鼎鱼幕燕[dǐng yú mù yàn]

【解释】宛如鼎中游动的鱼,帷幕上筑巢的燕子。比喻处于极危险境地的人或事物。

【出处】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不亦惑乎。”

【示例】鼎鱼幕燕,亡在旦夕。 ——《元史·外夷传》

16、鼎铛玉石[dǐng chēng yù shí]

【解释】视鼎如铛,视玉如石。形容生活极端奢侈。

【出处】唐·杜牧《阿房宫赋》:“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17、鼎折餗覆[dǐng shé sù fù]

【解释】比喻力薄任重,必致灾祸。

【出处】参见“鼎折覆餗”。

【示例】如吾子言,几欲举全国命脉托诸此辈,一旦鼎折餗覆,后事云胡可问。 ——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

18、鼎足而三[dǐng zú ér sān]

【解释】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也泛指三个方面。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示例】老头儿在席上,看着安老夫妻的这个佳儿,这双佳妇,鼎足而三,未免因羡生感,因感生叹。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二回

19、鼎食鸣锺[dǐng shí míng zhōng]

【解释】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生活排场。同“鼎食鸣钟”。

20、鼎湖龙去[dǐng hú lóng qù]

【解释】指帝王去世。同“鼎成龙去”。

【出处】唐·杜甫《骊山》诗:“鼎湖龙去远,银海雁飞深。”

【示例】鼎湖龙去不复返,只有雁鹜飞茫茫。 ——明·秦夔《同金广信宗器游番湖》诗

21、鼎成龙升[dǐng chéng lóng shēng]

【解释】指帝王去世。同“鼎成龙去”。

【出处】明·郎瑛《七修类稿·国事一·象简龙衣联》:“高庙鼎成龙升之日,建文即位,成祖以燕王来,奔而不朝,盖以叔不拜侄也。”

22、鼎力相助[dǐng lì xiāng zhù]

【解释】鼎力:大力;助:帮助,支持。大力支持帮助。一般用于请人帮助时的客气话。

23、鼎足而立[dǐng zú ér lì]

【解释】象鼎的三只脚一样,三者各立一方。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蒯通传》:“方今为足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叁分天下,鼎足而立,其势莫敢先动。”

【示例】三个主峰,高风峻骨,鼎足而立,撑起青天。 ——徐迟《黄山记》

24、鼎铛有耳[dǐng chēng yǒu ěr]

【解释】鼎、铛:均为两耳三足的金属炊具。电鼎和铛都有耳朵。指某人或某事影响大,凡是长耳朵的都应该听说、知道。

【出处】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太祖宠待赵韩王(普)如左右手。御史中丞雷德骧劾奏赵普擅市人第宅,聚敛财贿。上怒叱曰:‘鼎铛尚有耳,汝不闻赵普吾之社稷臣乎?’”

25、鼎折覆餗[dǐng shé fù sù]

【解释】比喻力薄任重,必致灾祸。

【出处】《易·鼎》:“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孔颖达疏:“施之于人,知小而谋大,力薄而任重,如此必受其至辱,灾及其身也,故曰其形渥,凶。”

【示例】或纯任权术,或曲谨小廉,依恃宽大,自命贤相,恐鼎折覆餗之讥,不待终日矣,可不危与!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九

26、鼎足三分[dǐng zú sān fēn]

【解释】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示例】汉家王气已将尽,鼎足三分各自雄。 ——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二折

27、鼎鼎有名[dǐng dǐng yǒu míng]

【解释】鼎鼎:盛大的样子。非常有名。

【出处】宋·陆游《岁晚书怀》:“残岁堂堂去,新春鼎鼎来。”

【示例】走在最后的两个穿布长衫的老头子,是鼎鼎有名的委员呢。 ——叶圣陶《某镇纪事》

“鼎”结尾的成语

1、瓦棺篆鼎[wǎ guān zhuàn dǐng]

【解释】瓦棺:古代用陶土制的葬具;篆鼎:铸有篆文的钟鼎。泛指古董、文物。

【出处】唐·杜牧《〈李贺集〉序》:“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

2、商彝夏鼎[shāng yí xià dǐng]

【解释】夏商的青铜礼器。泛称极其珍贵的古董。

【出处】清·沈起凤《谐铎·吕仙宝筏》:“君文气息逼似《两京》,次者亦韩潮苏海,若以此猎取功名,譬犹执商彝夏鼎鬻诸五都之肆,非弗宝贵,而无如识者希也。”

【示例】其为害也,惊心振耳,污商彝夏鼎之光。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七回

3、潜图问鼎[qián tú wèn dǐng]

【解释】三代以九鼎为传国宝,楚子向王孙满问鼎,有觊觎周室之意。比喻暗地里企图篡夺。

【出处】《左传·宣公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南朝·齐·萧赜《诛张敬儿诏》:“假托妖巫,用相震惑,妄设徵祥,潜图问鼎。”

4、焚香列鼎[fén xiāng liè dǐng]

【解释】焚:燃烧,点燃;列:排列。点起名贵的香,摆满很多的美味佳肴。形容生活阔气和讲究排场。

【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劝农》:“焚香列鼎奉君王,馔玉炊金饱即妨。”

5、商彝周鼎[shāng yí zhōu dǐng]

【解释】彝、鼎:古代祭祀用的鼎、尊等礼器。商周的青铜礼器。泛称极其珍贵的古董。

【出处】明·沈榜《宛署杂记·古墨斋》:“得其片言只字,自令旷心怡神,非必商彝周鼎之为宝也。”

【示例】满架图书,却堆得七横八竖,桌上列着无数的商彝周鼎,古色斑斓。 ——清·曾朴《孽海花》第十一回

6、力能扛鼎[lì néng gāng dǐng]

【解释】扛:用双手举起沉重的东西;鼎:三足两耳的青铜器。形容气力特别大。亦比喻笔力雄健。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籍(项羽)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示例】昔人评米元晖画云:虎儿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 ——清·顾复《平生壮观·米芾》

7、鸣钟列鼎[míng zhōng liè dǐng]

【解释】钟,打击乐器,泛指一般乐器;鼎,盛物食器。谓用食时身边响着乐器,眼前列着鼎器。后形容古代贵族高官生活的豪奢。

【出处】汉·张衡《西京赋》:“击钟鼎食,连骑相过。”

【示例】丰屋华榱,顾蓬蒿而徙眷;鸣钟列鼎,想藜藿而移交。 ——唐·王绩《与陈叔达重借〈隋纪〉书》

8、染指于鼎[rǎn zhǐ yú dǐng]

【解释】鼎:古代用青铜制成的炊具,多为圆形,三足两耳。把手指伸到鼎里蘸点汤。比喻沾取非分的利益。

【出处】《左传·宣公四年》:“及食大夫鼋,召子公而弗与也。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

9、重裀列鼎[chóng yīn liè dǐng]

【解释】裀:夹层床垫。形容生活富裕,位居高官。

【出处】汉·刘向《说苑·建本》:“累裀而坐,列鼎而食。”

【示例】忒心偏,觑重裀列鼎不值钱,把黄齑淡饭相留恋。要彻老终年。 ——元·关汉卿《拜月亭》第三折

10、鱼游沸鼎[yú yóu fèi dǐng]

【解释】鱼在锅里游。比喻处境十分危险,有行将灭亡之虞。

【出处】唐·李商隐《行次昭应县道上》诗:“鱼游沸鼎知无日,鸟覆危巢岂待风。”

【示例】鱼游沸鼎中,烹燖化为汁。 ——清·张鹏翀《和歧亭戒杀诗》之二

11、负衡据鼎[fù héng jù dǐng]

【解释】指身居高位,肩负重任。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程器》:“孔光负衡据鼎,而仄媚董贤;况班马之贱职,潘岳之下位哉!”周振甫注:“负衡据鼎,指处丞相位。衡,秤,表持平;鼎,三足,喻三公。”

12、函牛之鼎[hán niú zhī dǐng]

【解释】函:包含,包容。能容纳一头牛的大鼎。形容气势宏大。

【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诠言训》:“夫函牛之鼎沸,而蝇蚋不敢入。”

【示例】其危犹举函牛之鼎,较丝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