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别名绵茵陈、茵陈蒿、白蒿、绒蒿、猴子毛),苦、辛,微寒。清湿热,退黄疸。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小编整理出含有茵陈的处方共343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81~240共60个。
处方1、白鲜皮散处方白鲜皮半两,川升麻半两,川朴消1两,茵陈1两,黄芩半两,栀子仁半两,大青半两,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葛根半两(锉)。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急黄,头目四肢烦热疼痛,小便赤,大便难,心躁不得睡。
用法用量每服3钱,新汲水调下。须臾当利1-2行,如人行10里未利,即再服。
摘录《圣惠》卷五十五
处方2、白鲜皮散处方白鲜皮2两,黄连1两半(去须),土瓜根1两半,芍药1两半,大青1两半,栀子仁1两半,茵陈蒿1两半,栝楼根1两半,柴胡(去苗)1两半,芒消3两半(研入),贝珠30枚(烧赤,研入),黄芩(去黑心)1两,大黄3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诸黄。皮肉如金色,小便赤黑,口干烦渴。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煎茅根汁调下,空腹顿服。取利;至晚不利再服,服了以少葱豉粥投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
处方3、分清饮处方茯苓2钱,泽泻2钱,木通2钱,猪苓2钱,栀子2钱,枳壳1钱,茵陈3钱。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主转服热盛。妊娠数月,小便短黄,继则不通,小腹胀痛,面色微黄,心烦不安,舌质微红,苔腻而黄,脉滑数。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
处方4、加减逍遥散处方茯苓5钱,白芍(酒炒)5钱,甘草(生用)5钱,柴胡1钱,茵陈3钱,陈皮1钱,桅子3钱(炒)。
功能主治妇人青带。带下色青,甚则如绿豆汁,稠粘不断,其气腥臭。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傅青主女科》卷上
处方5、当归白术汤别名当归茵陈汤
处方白术3两,茯苓3两,当归1两,黄芩1两,茵陈1两,前胡2两,枳实(麸炒,去瓤)2两,甘草(炙)2两,杏仁(麸炒,去皮尖)2两,半夏(汤洗7次)2两半。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酒疸发黄,结饮癖在心胸间,心下纵横坚满,骨肉沉重,逆害饮食,小便赤黄,脉弦涩,此由本虚,饮食生冷,与脾胃痰结所致。
用法用量当归茵陈汤(《杏苑》)。《直指》有葛根;《东医宝鉴·杂病篇》有葛根,无白术。
摘录《三因》卷十
处方6、加味清肝开窍汤处方生耆15g,当归10g,赤芍15g,白芍15g,何首乌藤30g,茵陈15g,藿香10g,佩兰10g,杏仁10g,橘红10g,郁金10g,远志10g,菖蒲10g,川连4.5g,琥珀粉1.2g(冲服),羚羊粉0.6g(冲服)。
功能主治调补气血,芳化痰湿,清肝开窍。主气血两虚,肝胆余热未清,湿痰蒙窍引起的慢性肝昏迷。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
临床应用慢性肝昏迷刘某,男,37岁。于1975年5月30日初诊。患者因肝硬化于1972年行脾切除术,术后逐渐失眠,甚至通宵不寐,渐至夜间发作性舌謇,上唇麻木,两臂不能抬高,有时出现无意识动作,说胡话,白天头晕头痛,记忆力极差,缺乏思考能力,急躁易怒,鼻衄,视物不清,大便干硬难解,曾经中西医多方治疗未效。来诊时,血液检查:谷丙转氨酶180单位,血氨0.18mg%,舌苔黄,脉沉弦,投以加味清肝开窍汤,加枣仁15g,百合12g,合欢皮12g,服药百剂左右,睡眠日渐好转,头痛头晕,急躁易怒等症状基本消失,视物清楚,记忆力和思考力有所恢复,舌苔薄白,脉转沉滑、谷丙转氨酶正常、血氨降至0.1mg%,追访半年未再发作。
摘录《千家妙方》卷上引关幼波方
处方7、伏牛花散处方伏牛花2钱,山茵陈2钱,桑寄生2钱,白牵牛2钱,川芎穷2钱,白僵蚕2钱,蝎梢2钱,荆芥穗4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男女一切头风,发作有时,甚则大腑热秘。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煎1沸,连滓服。
摘录《本草纲目》卷三十六引《护命》
处方8、加味玉屏风散处方石膏、茵陈、黄耆、白术、防风。
功能主治黄汗,汗出染衣者。
摘录《金鉴》卷四十二
处方9、半夏散处方半夏1两(汤浸7遍去滑),前胡2两(去芦头),白术1两,甘草3分(炙微赤,锉),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赤茯苓1两,黄芩1两半,当归3分(锉,微炒),茵陈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酒癖,宿食不消,胸心胀满,呕逆,不纳饮食,小便赤黄。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九
处方10、加减泻黄散别名泻黄散、加减黄连散
处方黄连5分,茵陈5分,黄柏4分,黄芩4分,茯苓3分,栀子3分,泽泻2分。
功能主治退脾土,复肾水,降心火。主小儿季夏身热痿黄。身体蒸热,胸膈烦满,皮肤如渍橘之黄,眼中白睛亦黄,筋骨痿弱,不能行立。
用法用量泻黄散、加减黄连散(《普济方》卷三八六)。
各家论述《内经》云:土位之主,其泻以苦。又云: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故用黄连、茵陈之苦寒,除湿热为君;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故以黄柏之苦辛寒强筋骨为臣;湿热成烦,以苦泻之,故以黄芩、栀子之苦寒止烦除满为佐;湿淫于内,以淡泄之,故以茯苓、泽泻之甘淡利小便,导湿热为使也。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九
处方11、化骨至神丹处方当归9钱,金银花9钱,白芍5钱,茵陈3钱,龙胆草3钱,白术3钱,柴胡1钱,生甘草3钱。
功能主治多骨疽。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各家论述此方妙在用白芍,盖白芍能平肝木,又能活筋;多骨疽者,非骨也,筋变为骨,似骨而非骨也。白芍不特平肝木之火,兼能散肝木之邪,邪去则筋舒,筋舒则似骨非骨者尽化;又加金银花,原能去毒,此二味之所以相济也。
摘录《石室秘录》卷四
处方12、开脾汤处方小柴胡8分,苍术(炒)7分,茵陈5分,香附(炒)1钱,枳实(炒)1钱,藿香叶5分,泽泻5分,茯苓4分,砂仁(炒)4分,白扁豆(炒)7分。
功能主治伤食,痿黄,洞泻。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诚书》卷十一
处方13、加味五苓散处方山茵陈1钱,山栀子1钱,白术赤7分,茯苓7分,猪苓7分,泽泻7分,黄连7分,甘草3分。
功能主治湿热郁滞为疸,烦渴引饮,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用水2盏,加灯草10根,煎8分,食远温服。
摘录《医统》卷十八
处方14、防己苡仁汤处方酒炒木防己3钱,杜赤豆3钱,川萆薢3钱,大豆卷3钱,绵茵陈3钱,晚蚕沙4钱(包),制苍术8分,宣木瓜8分,川柏5分,木通1钱。
功能主治着痹。
用法用量先用生苡仁、酒炒桑枝各1两,煎汤代水,以本方送服桃仁控涎丹。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引胡在兹方
处方15、必效散处方葶苈子(隔纸炒)、龙胆草、山栀仁、山茵陈、黄芩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黄疸。
用法用量每服3钱,新水煎服。
摘录《直指》卷十六
处方16、加减甘露饮处方熟地黄1两,生地黄1两,天门冬(去心)1两,黄芩1两,枇杷叶(去毛)1两,山茵陈1两,枳壳1两,金钗石斛1两,甘草1两,犀角3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男子、妇人、小儿胃中客热,口臭,牙宣,赤眼,口疮,一切疮疹已散未散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小儿1服分作2服,更斟酌与之。
临床应用牙宣《医学纲目》。予族中有一仆,牙宣口臭,牙齿渐至颓落,予与二服,立愈。
摘录方出《续本事》卷二,名见《医学纲目》卷二十五
处方17、甘露饮处方天冬、麦冬、生地、熟地、茵陈、枇杷叶、黄芩、苡仁、石斛、甘草、山栀(一方无茵陈、山栀,用枳壳)。
功能主治三消。
摘录《医学传灯》卷下
处方18、龙胆丸处方龙胆1分(去芦头),川大黄1分(锉碎,微炒),人参半两(去芦头),栀子仁半两,川朴消半两,茵陈1分,郁李仁半两(汤浸,去皮,微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口疮,多睡吐乳;小儿唇疮不合。
用法用量1-2岁儿以温水研下3丸。
摘录《圣惠》卷九十
处方19、半温半热汤别名半湿半热汤
处方半夏7分,茯苓7分,白术7分,前胡5分,枳壳(麸炒黄色)5分,甘草(炙)5分,大戟5分,黄芩3分,茵陈3分,当归3分。
制法上切细,作1服。
功能主治酒疸,身黄无热,靖言了了,腹满欲呕,心烦足热,或有症瘕,心中懊憹,其脉沉弦紧细。
用法用量半湿半热汤(《济阳纲目》卷三十四)。
摘录《医学正传》卷六引《活人》
处方20、加味八味汤处方熟地3钱,山药3钱(炒),山萸肉1钱半,丹皮1钱,云苓2钱,泽泻1钱,巴戟3钱(去心,盐水炒),菟丝子1钱半,远志1钱半(去心,盐水炒),韭子1钱(炒),茵陈5分,附子5分,上元桂5分(去皮,研),芡实5钱(炒)。
功能主治肾虚受寒,而带虚火,一切遗精,白浊。
用法用量竹叶、灯心为引,水煎服。
摘录《揣摩有得集》
处方21、加味四物汤处方当归、生地、赤芍、川芎、茵陈、栀子、木通、车前、牛子、连翘、知母、滑石、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滋阴降火,利小便,泻热。主麻疹退后,余毒未尽,而热之甚者,致口鼻出血。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种痘新书》卷十一
处方22、八卦串处方茵陈1钱,苍术1钱,白术5分,槟榔5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一切黄病。
用法用量作1服。
摘录《患雅补》卷二
处方23、白英丸处方白英5两,白蔹3两,紫草2两,芒消(研)2两,大黄(锉)2两,茵陈蒿1两,葶苈子(纸上炒)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透)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中焦热结,胃气郁伏,身发黄疸。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早、晚食前用蜜汤送下,以知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四
处方24、甘露饮处方黄芩、生地黄、天门冬、麦门冬、枇杷叶、茵陈、石斛、桔梗、甘草、枳壳各等分。
功能主治痘疮,热毒攻牙,口肿。
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
注意不可吃热物。
摘录《医统》卷九十一
处方25、甘露散处方熟干地黄、生干地黄、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枇杷叶(刷去毛,净)、枳壳(麸炒,去瓤)、苦参、石斛(去根)、山茵陈、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胃热,牙龈宣露出血,口臭,脸肿,赤眼口疮,不欲乳食,肌体烦热及疮疹已未发。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煎至半盏,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八
处方26、必效散处方葶苈(隔纸炒)5分,草龙胆5分,山栀子5分,茵陈5分,枳实5分,甘草5分。
功能主治黄疸。
用法用量水2盏,加生姜3片,煎8分,食前服。
摘录《医统》卷十八
处方27、茵陈赤小豆汤处方茵陈30克,赤小豆12克,炒薏仁24克,泽泻9克,炒苍术9克,炒黄柏9克,苦参12克,防己9克,佩兰9克,木通9克,白蔻9克,生甘草3克。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芳香化浊。主湿热下注。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李廷来方
处方28、益肝汤处方党参12克,炒白术10克,炒苍术10克,藿香10克,茵陈15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香附10克,佛手10克,山楂15克,泽兰15克,生牡蛎15克,王不留行12克。
功能主治健脾疏肝,活血化瘀,佐以清热利湿。主肝郁脾虚,气滞血瘀,湿热未清。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关幼波方
处方29、肝炎Ⅲ号冲剂处方藿香10克,佩兰10克,苍术10克,厚朴6克,橘皮5克,枳壳10克,大腹皮10克,木香6克,茵陈15克,焦三仙各10克。
功能主治健脾化湿,理气降浊。主脾虚湿阻。
用法用量上药共研细末,制成冲剂,每袋15克,每服半袋,每日2次。
摘录常玉英方
处方30、茵陈粥处方茵陈30~60克 粳米50~100克 白糖适量
制法先将蔑陈洗净,煎汁,去渣,入粳米后加水适量,待粥欲熟时,加入白糖适量,稍煮一二沸即可。
功能主治清利湿热,退黄疸。适用于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用法用量每日2~3次服。7~10天为一疗程。
摘录《粥谱》
处方31、秦艽散处方秦艽15克(去苗)犀角屑15克 黄芩22克 柴胡30克(去苗)赤茯苓15克 茵陈30克 麦门冬30克(去心)川大黄60克(锉碎,微炒)
制法上药捣为粗末。
功能主治清心凉营,利湿退黄。治劳黄。心脾热壅,皮肉面目悉黄。
用法用量每服12克,以水30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温服,日三四服。以利为度。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
处方32、柴葛解肌汤加减处方柴胡15克,葛根15克,白芷10克,桔梗12克,元参15克,理石25克,赤芍12克,生草10克,双花15克,连翘15克,山甲15克,川芎10克,川军5克,茵陈15克,苦参15克,黄柏15克,公英15克,地丁15克。
功能主治辛凉解肌表邪气。主风寒外袭,营卫失调,风热湿邪客于肌腠,使皮肤失去濡养而致病。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陈光发方
处方33、茵陈四逆汤别名茵陈附子干姜甘草汤(《医门法律》卷六),茵陈姜附汤(《类证治裁》卷四)。
处方干姜45克 甘草(炙)60克 附子(炮)1枚(去皮,破8片)茵陈180克
功能主治治黄疸阴证。皮肤凉又烦热,欲卧水中,喘呕,脉沉细迟无力而发黄者。(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方剂学》):温里助阳,利湿退黄。治黄疸阴证。黄色晦暗,神倦食少,肢体逆冷,脉沉细无力者。
用法用量上锉。每服酌量多少,水煎,凉服。
摘录《卫生宝鉴·补遗》
处方34、茵陈地黄汤处方怀生地 京赤芍 正川芎 大当归 天花粉 赤茯苓 结猪苓 茵陈蒿 宣泽泻
功能主治治小儿初诞,面与浑身黄如金色,此为胎中受湿热。
用法用量诸药随时定分两,水煎,母子同服。
摘录《幼幼集成》卷二
处方35、茵陈四苓汤处方茵陈 泽泻 白术各4.5克 枳实 猪苓各3克 山栀仁1.5克
功能主治治黄疸,渴饮水浆,小便亦少。
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时温服。
摘录《杏苑生春》卷六
处方36、茵陈五苓散处方茵陈蒿末30克 五苓散15克
制法上二味,和匀。
功能主治治湿热黄疸,湿重于热,小便不利者。
用法用量每次6克,空腹时用米饮送服,一日三次。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处方37、茵陈汤处方茵陈12克 黄芩6克 栀子9克 升麻9克 大黄9克 龙胆草6克 枳实6克(炙)柴胡12克
制法上八味,切。
功能主治治黄疸。身面眼悉黄如金色,小便浓如煮黄柏汁者。
用法用量以水800毫升,煮取400毫升,分三次温服。若虚羸,加生地黄30克,栀子加至21克,去大黄。
摘录《外台秘要》卷四引《近效方》
处方38、茵陈防己汤处方茯苓皮10克,茵陈12克,防己12克,苡仁30克,防风10克,白芷10克,地肤子30克,银花12克,连翘12克,鱼腥草30克,焦栀6克,乌梢蛇15克,老鹳草20克。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止痒。主脾肺风热挟湿毒。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朱洪文方
处方39、胃疸汤处方茵陈 苍术 陈皮 白术 茯苓 猪苓 泽泻 黄连 栀子 防己 葛根 秦艽
功能主治治谷疸。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四十二
处方40、滋阴甘露丸处方生地600克 熟地600克 天冬360克 枇把叶500克 石斛500克 酒黄芩300克 枳壳240克 茵陈180克 元参60克 甘草180克 麦冬360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滋阴降火。治虚火上炎,口烂龈肿,吐血衄血,口疮。
用法用量每次服9克,用白开水送下。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动火之物。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济南方)
处方41、茵陈茯苓汤处方茯苓 桂枝各30克 猪苓21克 滑石15克 茵陈60克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阴黄。病人五六日,脉沉细微,身温四肢冷,小便不利,烦躁而渴者。
用法用量每服15克,水煎服。
摘录《伤寒微旨》卷下
处方42、清凉甘露饮处方茵陈3克,银柴胡3克,石斛3克,枳壳3克,麦冬3克,甘草3克,生地3克,黄芩3克,知母3克,枇杷叶3克,淡竹叶20片,灯心草20片。
功能主治清心解毒。主热毒上蒸。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食后服。
摘录《外科正宗》
处方43、消炎利胆茶处方玉米须 蒲公英 茵陈各30克 白糖适量
制法将玉米须、蒲公英、茵陈加水1000克,煎后去渣,加白糖适量。
功能主治利尿利胆,清热消炎,健胃利胆。适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
用法用量温服。每日3次,每次250克。
摘录《经验方》
处方44、清脾甘露饮别名清脾除湿饮(《医宗金鉴》卷七十四)。
处方白术 白茯苓 山栀 茵陈 麦门冬 生地 黄芩 枳壳 苍术 泽泻 连翘 甘草 元明粉各等分
功能主治治脾经湿热郁遏,致生天疱疮,下体多而疼痛者。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加竹叶20片,灯心20根,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外科正宗》卷四
处方45、小甘露饮处方黄芩 升麻 茵陈 栀子仁 桔梗(去芦,锉,炒)生地黄 石斛(去根)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脾劳实热,身体面目悉黄,舌干,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8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46、枳桔栀豉汤处方生枳壳3~5克 焦山栀6~9克 苏薄荷2.4~3克 苦桔梗3~4.5克 淡豆豉6~9克 青连翘6~9克 青子芩3~4.5克 生甘草1.2~1.8克 西茵陈6~9克 贯众6~9克 鲜竹叶30片
功能主治治湿温时疫,热重于湿,兼受风邪而发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湿温时疫治疗法》
处方47、加味解毒汤处方黄芩6克 黄连1.8克 黄柏4.5克 栀子9克 柴胡2.4克 茵陈6克 龙胆草6克 木通6克 滑石9克 升麻1.5克 甘草2.4克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清热渗湿,疏肝利胆。治黄疸。周身如金黄色,小便如浓煮柏汁,服诸药不效者。
用法用量加灯心,水煎服。大便实,加大黄6克;目睛黄,倍龙胆草。
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处方48、抗原汤处方当归10克,白芍30克,白术10克,柴胡10克,茯苓15克,虎杖15克,茵陈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甘草6克。
功能主治疏肝理脾,清热利湿解毒。主肝郁脾虚,湿热内蕴。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钟磊方
处方49、胆道排石汤处方黄连6-12克,黄柏6-12克,黄芩6-12克,茵陈12-24克,郁金12克,金钱草30克,猫爪草9-24克,大黄5-20克,法夏12克,西党12克,木香6-12克,甘草6克。
功能主治清热,疏肝,理气,通里。主肝郁气滞,湿热蕴结。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肖银昌方
处方50、十味导赤汤处方生地 山桅子 木通 瞿麦 滑石 淡竹叶 茵陈蒿 黄芩 甘草(生)猪苓
功能主治治热淋。膀胱蓄热,小便不通,淋漓涩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五十四
处方51、加味茵陈汤处方茵陈6克 木通4.5克 赤苓9克 泽泻4.5克 苡仁30克 茅术3克 厚朴3克 薄荷3克 青皮3克 车前6克 青荷梗33厘米
功能主治治脾经受湿,胃经受热,郁蒸发黄。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醇剩义》卷一
处方52、虎杖煎剂处方虎杖30克,茵陈30克,板蓝根30克,蒲公英30克,陈皮10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主湿热内蕴,熏蒸肝胆。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黄文章方
处方53、泽黄英土汤处方泽兰15克,酒大黄12克,虎杖10克,土茯苓10克,板蓝根10克,蒲公英10克,茵陈10克,生甘草5克。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主湿热内蕴,致瘀血停于肝胆。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蔡永良方
处方54、化疸汤处方茵陈 苍术 木通 栀子 茯苓 猪苓 泽泻 薏苡仁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治湿热黄疸。
用法用量水煎服。停滞,加神曲、麦芽、山楂;酒疸,加葛根、苜蓿;女劳,加当归、红花;瘀血,加琥珀、丹皮、红花、红曲、蒲黄、桃仁、五灵脂、延胡索。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六
处方55、清凉甘露饮处方犀角 银柴胡 茵陈 石斛 枳壳 麦门冬 甘草 生地 黄芩 知母 枇杷叶各3克
功能主治清热养阴。治情志不遂,过食膏粱厚味,痰火内蕴,致患茧唇,唇部高突坚硬,或损破流血。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加淡竹叶20片,灯心20根,煎至320毫升,食后服。
摘录《外科正宗》卷四
处方56、清化抗癌汤处方茵陈12克,山栀9克,三棱9克,莪术9克,山甲9克,广郁金9克,炒枳壳9克,生牡蛎30克,半枝莲30克,七叶一枝花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露蜂房15克。
功能主治清化湿热,祛瘀理气。主气滞瘀阻。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林宗广方
处方57、加减五皮饮处方茯苓皮9克,大腹皮6克,五加皮6克,防己6克,茵陈6克,桑枝15克,苍术4.5克,菖蒲1.5克。
功能主治行水利湿。主水迫心肺。(妊娠水肿)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
处方58、桃花化浊汤处方桃仁6克 红花L5克 牛膝6克 延胡索3克 归尾4.5克 赤芍3克 丹参6克 茵陈9克 泽泻4.5克 车前6克 降香1.5克 血余炭1根
功能主治治女劳疸,血瘀不行,积于膀胱少腹,膀胱急,小腹满,身尽黄,额上黑,足下热,大便黑而时溏。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醇剩义》卷三
处方59、利胆排石片处方金钱草250g 茵陈250g 黄芩75g 木香75g 郁金75g 大黄125g 槟榔125g 枳实(麸炒)50g 芒硝(精制)25g 厚朴(姜制)50g
性状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褐色;味苦、咸。
炮制上十味,木香、大黄、芒硝粉碎成细粉;其余金钱草等七味加水煎煮,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状,加入上述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或薄膜衣,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胆道结石,胆道感染,胆囊炎。
用法用量口服。排石:一次6~10片,一日2次;炎症:一次4~6片,一日2次。
注意体弱、肝功能不良者慎用;孕妇禁用。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60、万灵丸处方草乌(去皮脐.挫.盬炒)、细辛(去苗)、赤芍药、五灵脂、地龙(去土.炒)、防风(去芦)、黄蓍(去芦)、海桐皮、骨碎补(去毛),各一两。黑狗脊、青皮(去白)、牛膝(酒浸)、何首乌、蔓荆子、御米子(炒),各二钱。紫荆花(三钱),白附子(炮.去皮)、巨胜子、川乌头(炮.去皮脐)、苍术(米泔浸),各一两。黑牵牛(半两、为末)、山茵陈(一两)。
炮制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肾脏虚寒,耳鸣腰痛,筋骨酸痛。
用法用量每服十丸至二十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