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石龙芮
名称出处:《本经》
概况异名:苦堇(《尔雅》),胡椒菜(《救荒本草》),黄爪草(广西),胡椒草(福建),野芹菜、鸡脚爬草(陕西),水虎掌草(云南)。
基源:为毛茛科毛茛属植物石龙芮的全草。
原植物:石龙芮Ranunculus sceleratus L.
历史:石龙芮始载于《本经》,列入中品。《纲目》载:“处处有之,多生于近水下湿地,高尺许,其根如芥,三月生苗,丛生,圆茎分枝,一枝三叶,叶青而光滑,有三尖,多细缺,江淮人三、四月采苗,渝过,晒蒸黑色为蔬,四、五月开细黄花,细小实,大如豆,状如初生桑椹,青绿色,搓散则子甚细,如葶苈子”。此即为本品无疑。
形态:一年生草本。须根簇生。直立,高10~50cm,上部多分枝,具多数节,下部节上有时生根。基生叶多数,叶片肾状圆形,基部心形,3深裂不达基部,裂片倒卵状楔形,不等2~3裂,有粗圆齿,无毛。茎生叶与基生叶相似,上部叶较小,3全裂,裂片披针形至线形,基部扩大成膜质宽鞘抱茎。聚伞花序有多数花,花直径4~8mm;花瓣5,倒卵形,等长或稍长于花萼,基部有短爪,蜜槽呈棱状袋穴;花托在果期伸长增大呈圆柱形。聚合果长圆形,长8~12mm,为宽的2~3倍。瘦果近百枚,紧密排列,呈倒卵球形,无毛,喙短。花果期5~8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28卷.311页.图版96)
生境与分布:生于河沟边及平原湿地。分布于中国各地。亚洲、欧洲、北美洲的亚热带至温带地区广布。
化学性质全草中含毛茛甙(Ranunculin)、原白头翁素(Protoanemonin)、和原白头翁素的二聚物白头翁素(Anemomn)。又含胆碱、生物碱、不饱和甾醇、没食子酚鞣质(Pyrogallol tannin)、黄酮类、及7种色胺衍生物,其中有5-羟色胺[1,2]。毛茛甙、原白头翁素、白翁素三者含量分别为0.671%~0,679%、0.250%~0.253%、0.051%~0.053%。
叶中含有很强抗真菌活性的物质:原白头翁素[3]。
参考文献[1]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599。[2] 长白山植物药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409。
药理新鲜叶含原白头翁素,可引起皮炎,发泡;久置或加热后,变为白头翁素,即丧失其辛辣味或刺激性。新鲜植物的茎叶中含有7种色胺衍生物,对大鼠子宫的5-羟色胺受体有收缩作用。
参考文献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599。
药性性味:苦、辛,寒。有毒。 ①《纲目》:“甘,寒。微辛、苦、涩。” ②姚可成《食物本草》:“苦,寒,有小毒。” ③《广西中药志》:“微辛,温,有毒。” ④《全国中草药汇编》:“苦、辛,平,有毒。” ⑤《中草药学》:“苦,寒。” ⑥《新华本草纲要》:“苦,寒,鲜时有毒。”
功效:消肿,散结,截疟,祛风湿。
主治:痈疖肿毒,瘰疬结核,疟疾,下肢溃疡。
①《唐本草》:“《别录》云:主毒肿痈疖疮,蛔虫,齿龋。捣汁,洗马毒疮,并服之,又涂蛇蝎毒及痈肿。” ②孟诜:“久食除心下烦热,主寒热鼠瘘,瘰疬生疮,结核聚气,下瘀血,止霍乱。” ③《上海常用中草药》:“外用截疟消肿。” ④《全国中草药汇编》:“淋巴结结核,疟疾,痈肿,蛇咬伤,慢性下肢溃疡。” ⑤《中草药学》:“淋巴结结核,疟疾,风湿关节痛。” ⑥《新华本草纲要》:“外用敷穴位或患处消瘰疬,截疟,祛风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捣汁或煎膏涂。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①《濒湖集简方》:“治血疝初起:胡椒草叶按揉之。” ②《上海常用中草药》:“治疟疾:石龙芮鲜全草捣烂,于疟发前6小时敷大椎穴上。” ③《中草药学》:“治风湿关节痛:石龙芮鲜草,捣成糊状,敷膝眼、曲池等穴(视病变部位而定),约8~10小时有灼痛感时取去,局部生小水泡,逐渐连成大泡,可用消毒镊子撕去水泡,以无菌纱布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