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含有风藤草根的处方(二十五)

风藤草根(别名木通),味淡;性平,祛风湿;利小便;活血止痛。主风湿痹痛;小便不利;水肿;淋浊癃闭;闭经;跌打损伤,小编整理出含有风藤草根的处方共1670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441~1500共60个。

处方1、四金化瘀排石汤

处方半枝莲30克,金钱草30克,鸡内金12克,石苇30克,郁金20克,三棱18克,滑石30克,瞿麦15克,怀牛膝15克,海金砂30克,木通10克,茅根30克,甘草10克。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清热利湿排石。主湿热蕴结下焦,气滞血瘀。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张志发方

处方2、通关瞿麦丸

处方瞿麦穗 芍药 大黄(锉,炒)当归(切,焙)葵子 甘草(炙)榆白皮(锉)栀子仁 木通(锉)石韦(去毛)大麻仁各30克

制法上十一味,捣为粗末。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治膀胱积热,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入灯心少许,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五

处方3、化疸汤

处方茵陈 苍术 木通 栀子 茯苓 猪苓 泽泻 薏苡仁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治湿热黄疸。

用法用量水煎服。停滞,加神曲、麦芽、山楂;酒疸,加葛根、苜蓿;女劳,加当归、红花;瘀血,加琥珀、丹皮、红花、红曲、蒲黄、桃仁、五灵脂、延胡索。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六

处方4、托里快斑汤

处方紫草 黄耆 鼠粘子 连翘各3克 木通1.8克 当归2.1克 甘草 桂枝 川芎 防风各1.5克 木香0.9克 蝉蜕7枚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治痘疹发迟,热不止;或痂后发热。

用法用量加淡竹叶10片,水煎服。

摘录《痘疹世医心法》卷十二

处方5、子淋散

处方麦门冬(去心)赤茯苓 大腹皮(洗去沙土,姜汁拌炒)木通 甘草 淡竹叶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治妊娠小便涩痛频数。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二

处方6、龙胆泻肝汤加减

处方龙胆草9克,焦栀9克,柴胡9克,黄芩9克,生地9克,泽泻12克,当归12克,木通9克,甘草6克,银花50克,连翘15克,板兰根15克。

功能主治清肝泻火,佐以解毒消炎。主肝胆火盛,上攻于目。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齐强方

处方7、柿蒂汤

处方柿蒂 黄柏 黄连 生地 侧柏叶 丹皮 白芍 木通 茯苓 泽泻

功能主治治血淋。血色鲜红,脉数有力,属心与小肠实热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九

处方8、清风导赤汤

处方生地 赤茯苓各3克 牛蒡子(炒,研)白鲜皮 金银花 南薄荷叶 木通各2.4克 黄连(酒炒)生甘草各0.9克 灯心165厘米

功能主治消风祛湿,清心利水。治婴儿由于胎中血热,出生后复感风邪,致生奶癣,头顶或眉端痒起白屑,形如疥癣者。

用法用量水煎,徐徐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七十六

处方9、石燕丸

处方石燕(细研)瞿麦 栀子仁 滑石(细研)木通(锉)葵子 海蛤(细研)各15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诸淋,脐下妨闷,心神烦热。

用法用量每服7丸,以葱白汤下,一日三四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二

处方10、石韦饮子

处方石韦(汤浸,刷皮)瞿麦 木通各30克 陈橘皮 茯苓 芍药 桑白皮 人参 黄芩各22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气淋,小便涩痛。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7.5克,煎至200毫升,温服。

摘录《鸡峰普济方》卷十

处方11、防风散

处方防风(去叉.三分)枳壳(麸炒.三分)沙参(半两)秦艽(去苗.一两半)犀角屑(一两)升麻(一两)木通(一两)羌活(一两)甘草(炙.一两)茯神(去木.一两)龙齿(一两)前胡(一两)

功能主治治热毒风痰壅,头目晕闷,心神不宁。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入生地黄汁一合,更煎一二沸,不拘时温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12、分清五淋丸

处方关木通80g 车前子(盐炒)40g 黄芩80g 茯苓40g 猪苓40g 黄柏40g 大黄120g {扁}蓄40g 瞿麦40g 知母40g 泽泻40g 栀子40g 甘草20g 滑石80g

性状为白色至灰白色光亮的水丸;味甘、苦。

炮制上十四味,除滑石外,其余关木通等十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将滑石粉碎成极细粉包衣,打光,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清湿热,利小便。用于湿热下注,小便黄赤短涩,尿道灼热刺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g,一日2~3次。

注意孕妇慎用。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13、犀角搜风丸

处方干生姜(半两)木香(半两)白茯苓(去皮.一两)车前子(一两)木通(一两)青皮(去白.三两)陈皮(去白.二两)枳实(麸炒.二两)牵牛(取头末.四两)犀角(镑.一两半)

炮制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风,下痰解结顺气。

用法用量每服三十丸,加至五十丸,食后温生姜汤下。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14、五参散

处方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木通、蒺藜(炒.去刺)、乌蛇(酒浸.去皮骨)、干蝎(去土)、天麻、赤箭、何首乌(去皮)、陈皮(去白),各一两。黄芩(去黑心),半两。原蚕蛾,一分。

炮制上并生用,捣罗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恶风。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匕,热茶汤调下,服及半料,即减服二钱匕。初服三日后,先觉头项脊膂身上疼痛,乃药力与病相击也,当安卧两复时许,即无事。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15、安阳精制膏

处方生川乌24g 生草乌24g 乌药24g 白蔹24g 白芷24g 白及24g 木鳖子24g 关木通24g 木瓜24g 三棱24g 莪术24g 当归24g 赤芍24g 肉桂24g 大黄48g 连翘48g 血竭10g 阿魏10g 乳香6g 没药6g 儿茶6g 薄荷脑8g 水杨酸甲酯8g 冰片8g

性状为微红色的片状橡胶膏;气芳香。

炮制上二十四味,血竭、乳香、没药、阿魏、儿茶粉碎成粗粉,用90%乙醇制成相对密度为1.05的流浸膏,待冷后加入薄荷脑、水杨酸甲酯、冰片,混匀。其余生川乌等十六味,加水煎煮三次,第一、二次各3小时,第三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80℃)的清膏。与上述流浸膏合并,混匀,另加8.5~9.0倍重的由橡胶、松香等制成的基质,制成涂料,进行涂膏,盖衬,切成小块,即得。

功能主治消积化症,逐瘀止痛,舒筋活血,追风散寒。用于症瘕积聚,风寒湿痹,胃寒疼痛,手足麻木。

用法用量贴患处。

注意用于症瘕积聚时,患者忌食不易消化的食物。

规格8cm×0.5cm

贮藏密闭,置阴凉处。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16、跌打丸

处方三七64g 当归32g 白芍48g 赤芍64g 桃仁32g 红花48g 血竭48g 北刘寄奴32g 骨碎补(烫)32g 续断320g 苏木48g 牡丹皮32g 乳香(制)48g 没药(制)48g 姜黄24g 三棱(醋制)48g 防风32g 甜瓜子32g 枳实(炒)32g 桔梗32g 甘草48g 关木通32g 自然铜(煅)32g 土鳖虫32g

性状为黑褐色至黑色的大蜜丸;气微腥,味苦。

炮制上二十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00~12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筋断骨折,瘀血肿痛,闪腰岔气。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孕妇禁用。

规格每丸重3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17、大黄清胃丸

处方大黄504g 关木通63g 槟榔63g 黄芩96g 胆南星42g 羌活42g 滑石粉168g 白芷42g 牵牛子(炒)42g 芒硝63g

性状为黑褐色的大蜜丸;味苦、辛。

炮制以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20~15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通便。用于胃火炽盛,口燥舌干,头痛目眩,大便燥结。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孕妇忌服。

规格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18、羌活散

处方羌活(去芦)、防风(去叉)、川芎、荆芥穗、麻黄(去根节)、甘草(炙)、恶实(炒)、木通,各等分。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风热,头面生疮。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匕,茶酒调下,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19、黄连木通丸

处方黄连(二两)木通(一两半)

炮制上为末,用生姜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火证通治。

用法用量每服三十丸,食后用灯心汤下,日三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20、金沙流湿丸

处方海金沙(五钱)木通(去皮 一两)木香(一两)郁李仁(一两)泽泻(一两半)白茯苓(去皮.一两半)大黄(一两半)牵牛(头末.五两)滑石(五两)

炮制上为末,滴水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杂证,及风湿酒湿。

用法用量如小便不通,灯草汤下;伤酒,生姜汤下;酒疸食黄,萝卜汤下;痢疾,高良姜汤下;妇人血气不调,当归汤下;肢节疼痛,温酒下;心疼,韭根汤下;膈气,枳实汤下。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21、小儿金丹片

处方朱砂80g 橘红40g 川贝母40g 胆南星30g 前胡30g 玄参30g 清半夏30g 大青叶30g 关木通30g 桔梗30g 荆芥穗30g 羌活30g 西河柳30g 地黄30g 枳壳(炒)30g 赤芍30g 钩藤30g 葛根20g 牛蒡子20g 天麻20g 甘草20g 防风20g 冰片10g 水牛角浓缩粉10g 羚羊角粉5g 薄荷脑0.1g

性状为暗红色的片;气辛,味苦。

炮制以上二十六味,除薄荷脑外,冰片粉碎成细粉,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川贝母、天麻、胆南星粉碎成细粉;与羚羊角粉、水牛角浓缩粉、朱砂粉末配研,过筛,混匀;荆芥穗、橘红、羌活、前胡提取挥发油,药渣与其余甘草等十四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膏。将上述混合粉末及辅料适量加入浓缩膏中,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制成颗粒,干燥。再加入冰片、薄荷脑及荆芥穗等挥发油,混匀,压片,即得。

功能主治祛风化痰,清热解毒。用于感冒发热,痰火内盛,发热头痛,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呕吐,高热惊风。

用法用量口服,周岁一次2片,周岁以下酌减,一日3次。

规格每片重0.3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2、木香流气饮

处方半夏(汤洗七次)二两,陈皮(去白)二斤,厚朴(去粗皮.姜制.炒)、青皮(去白)、甘草、香附(炒.去毛)、紫苏叶(去枝.梗),各一斤;人参、赤茯苓(去黑皮)、干木瓜、石菖蒲、白术、白芷、麦门冬,各四两;草果仁、肉桂(去粗皮.不见火)、蓬莪(煨.切)、大腹皮、丁香皮、槟榔、木香(不见火)、藿香叶,各六两;木通(去节)八两。

炮制上粗末。

功能主治调顺荣卫,通流血脉,快利三焦,安和五脏。治诸气痞滞不通,胸膈膨胀,口苦咽干,呕吐少食,肩背腹胁走注刺痛,及喘急痰嗽,面目虚浮,四肢肿满,大便秘结,水道赤涩。又治忧思太过,怔忪郁积,脚气风热,聚结肿痛,喘满胀急。

用法用量每四钱,水盏半,姜三片,枣二枚,煎七分,去滓热服。如伤寒头痛,才觉得疾,入连根葱白三寸煎,升降阴阳,汗出立愈。脏腑自利,入粳米煎。妇人血气症瘕,入艾,醋煎,并不拘时。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3、龙胆泻肝丸

处方龙胆120g 柴胡120g 黄芩60g 栀子(炒)60g 泽泻120g 关木通60g 车前子(盐炒)60g 当归(酒炒)60g 地黄120g 炙甘草60g

性状为暗黄色的水丸;味苦。

炮制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耳肿疼痛,胁痛口苦,尿赤涩痛,湿热带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6g,一日2次。

注意孕妇慎用。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4、鼻窦炎口服液

处方辛夷、荆芥、薄荷、桔梗、柴胡、苍耳子、白芷、川芎、黄芩、栀子、茯苓、川木通、黄芪、龙胆草

性状为深棕黄色至深棕褐色的液体;气芳香,味苦。

炮制上十四味,辛夷、荆芥、薄荷、柴胡用水蒸气蒸馏提取芳香水,蒸馏后的药渣与其余桔梗等十味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静置,取上清液,滤过,滤液加入上述芳香水与适量防腐剂,混匀,加水至规定量,搅匀,滤过,灌封,灭菌,即得。

功能主治通利鼻窍。用于鼻塞不通,流黄稠涕;急、慢性鼻炎,副鼻窦炎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ml,一日3次,20日为一疗程。

规格每支装10ml

贮藏密封,遮光,置阴凉处。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5、红雪

别名通中散(《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五)、红雪通中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处方川朴消5千克 羚羊角屑90克 川升麻90克 黄芩90克 枳壳60克(麸炒微黄,去瓤)赤芍药60克 人参60克(去芦头)淡竹叶60克 甘草60克(生用)木香60克 槟榔60克 葛根45克 大青45克 桑根白皮45克 蓝叶45克 木通45克 栀子45克 朱砂30克(细研)苏枋90克(捶碎)麝香15克(细研)

制法上药除朱砂、麝香外,皆锉细,以水15升,煎至5.4升,去滓过滤,再以微火煎沸,下朴消,以柳木篦不住手搅,候凝,下朱砂、麝香等末搅匀;倾子新瓷盆中,经宿即成;再研细。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开窍安神,解热破积。治伤寒狂躁,温瘴脚气,湿热黄疸,头昏目昏,鼻口生疮,喉痹重舌,肠痈。

用法用量每服3~6克,以新汲水调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五

处方26、八正散

处方大黄、瞿麦、扁蓄、车前子、木通、山栀子、甘草,各一钱。滑石(二钱),加木香(加一钱.尤佳)。

功能主治火证通治。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灯心二十茎,煎至一钟,不拘时温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27、林檎散

处方麻黄(去节)、肉桂(去粗皮)、苍术(去皮)、川大黄、干葛、石膏、山栀子(去皮),各一两半。木通、瞿麦、甘草(炙)、前胡、川芎,各一两。藿香(用叶)、川乌头(炮.去皮.脐),各半两。

炮制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伤寒及时行疫疠,头痛项强,壮热恶寒,腰背四肢拘急烦疼,面赤咽干,呕逆烦渴。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入林擒糁十数片,新者亦得,煎至七分,去滓,稍热服,不计时,相次再服。衣被盖覆,汗出为度。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8、济坤丸

处方紫丹参30克 益智仁30克 木通30克 当归90克 桔梗30克 生地60克 龙胆草60克 远志(炙)15克 天冬60克 枣仁(炒)15克 麦门冬90克 草豆蔻15克 川楝子120克 乌药24克 茯苓60克 白芍60克 于术24克 建神曲120克 阿胶(炒珠)15克 丹皮30克 青木香24克 藏红花60克 枳壳(炒)30克 陈皮24克 熟地120克 香附(炙)12克 谷芽(炒)30克 延胡索(醋炙)90克青皮(炒)45克

制法上药共二十九味,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朱砂为衣,蜡壳封固。

功能主治养血调经,和胃安神。治妇女经期不准,胸膈不舒,食欲不振,心悸失眠。

用法用量每服1丸,日服二次,黄酒或温开水送下。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29、桂星散

处方辣桂 川芎 当归 细辛 净石菖蒲 白蒺藜(炒,杵去刺)木通 木香 麻黄(去节)甘草 大南星(煨裂)白芷梢各12克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治风虚耳聋。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加葱白2根,紫苏5叶,生姜5片,空腹时煎服。晚少食,临卧加些全蝎服。

摘录《仁斋直指》卷二十一

处方30、加减清胃汤

处方元参 连翘 生地黄 黄柏 麦冬 木通 白茯苓 天花粉 陈皮 桔梗 甘草

功能主治清胃泻火。治麻后口疮。

用法用量加灯心为引。水煎服。

摘录《麻科活人全书》卷四

处方31、通草散

处方通草(半两)木通(半两)泽泻(一分)竹茹(二钱少用.老人减半)

来源崇宁二年,自太府出为发运,夏及秋患痢两月,一日一夜三四十次,然血多白少,名医皆曰此痢也。闻泗州青阳镇李中和助教善医,即遣人召之。中和至看脉,即曰此非痢也,始甚怒之,徐叩之,李曰,血多白少,小便涩少,即非痢。其言中余之病,心已神之。乃是旧因伏暑,小便转导入大腑,由心经而过,遂化为血,大小便下,故其状似痢而非痢也。但令大小便各归本藏即安。信知天下有如此妙医,余家致婢久痢,服之皆安,故记传久。

炮制上剉如大米粒,或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伏暑,下血如久痢。

用法用量就剉时每服秤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温服细末。即每服抄二钱。依前法煎,食后并夜卧各一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32、石苇散

处方芍药、白术、滑石、葵子、瞿麦,各三两;石苇(去毛)、木通,各二两;王不留行、当归(去芦)、甘草(炙),各一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肾气不足,膀胱有热,水道不通,淋沥不宣,出少起数,脐腹急痛,蓄作有时,劳倦即发,或尿如豆汁,或便出砂石,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煎小麦汤调下,食前,日二、三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3、调荣汤

处方白茯苓 当归 生地 山楂各3克 赤芍 木通 香附 丹皮各1.8克 川芎 甘草各1.5克 乌梅5个

功能主治凉血调荣,行气化滞。主产后痢疾,属于血热气滞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丹台玉案》卷五

处方34、归苓散

处方当归 茯苓 芍药 生甘草梢 木通 陈皮 白术 灯心各等分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产后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时温服。

摘录《杏苑生春》卷八

处方35、服蛮煎

处方生地 麦门冬 芍药 石菖蒲 石斛 川丹皮(极香者)茯神各6克 陈皮3克 木通 知母各4.5克

功能主治清心滋水,安神开窍。治狂病已久,水不制火,心肾微虚,肝郁气滞。症见神志失常,时而发狂,言语不避亲疏,行为失检,污洁不知,喜怒无常,狂势渐减,则精神疲惫,时而烦躁,形瘦面红,舌质红,脉象弦滑或弦细者。亦治情志不遂,渐致痴呆,言辞颠倒,举动失常,或多汗,或善愁者。

用法用量上药以水300毫升,煎至210毫升,空腹服。如痰胜多郁者,加贝母6克;痰盛兼火者,加胆星4.5克;阳明火盛,内热狂叫者,加石膏6~9克;便结胀满多热者,加玄明粉6~9克调服,或暂加大黄亦可;气虚神困者,加人参随宜。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处方36、龟背丸

别名龟胸丸(《婴童百问》卷五)。

处方大黄0.9克(炒)天门冬(去心,焙)百合 杏仁(去皮、尖,炒)木通 桑白皮(蜜炙)甜葶苈(隔纸炒)朴消 制枳壳等分

制法上药为末,蜜和为丸。

功能主治治饮热伤肺,肺气胀满,而成龟胸、龟背。

用法用量食后用温汤化服。

备注本方原名龟背散,现据剂型改。

摘录《永类钤方7》卷二十一

处方37、当归散

处方当归(洗)木香(煨)赤茯苓 桂心 槟榔 赤芍药 牡丹皮 陈皮 木通 白术(各锉,焙干)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主全身水肿,足胫尤甚,二便不畅,喘急气逆,膇股间冷,口苦舌干,心腹坚胀。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紫苏叶2片,淡木瓜如指大1片,同煎至120毫升,温服,一日三次。觉气下或小便通利为效。脏寒者,去槟榔;腹大脐凸,加大腹皮、木猪苓各30克。

注意服药期间,忌鸡肉、咸、酸、海味。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

处方38、清肺饮子

别名清肺散(《证治准绳·类方》卷六)。

处方灯心0.3克 通草0.6克 泽泻 瞿麦 琥珀各1.5克 萹蓄 木通各2克 车前子(炒)3克 茯苓(去皮)6克 猪苓(去皮)9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热在上焦气分,渴而小便闭涩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30毫升,煎至150毫升,空腹时稍热服。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处方39、导赤散

处方生干地黄、木通、甘草(生),各等分。

炮制上俰咀。

功能主治治大人、小儿心经内虚,邪热相乘,烦躁闷乱,传流下经,小便赤涩淋涩,脐下满痛。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竹叶少许,同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拘时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0、五香连翘汤

处方沉香(不见火)、乳香(不见火.研)、甘草(生)、舶上青、木香(不见火),各一分;连翘(去蒂)、射干、升麻、桑寄生(无.以升麻代之)、独活(今铺家所卖者.只是宿前胡.或是土当归.不堪用.只用羌活.甚妙)、木通(去节),各三分;丁香(不见火)半两,大黄(蒸)三两,麝香(真者.别研)一钱半。

来源出《三因方》

炮制上俰咀。

功能主治治一切恶核,瘰疠痈疽,恶肿等病。

用法用量每服四大钱,水二盏,煮取一盏以上,去渣,取八分清汁,空心热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1、分心气饮

处方木通(去节)、赤芍药、赤茯苓、肉桂(去粗皮)、半夏(汤洗七次)、桑白皮(微炒)、大腹皮、陈皮(去瓤)、青皮(去白)、甘草(炙)、羌活,各一两;紫苏(去粗梗)四两。

炮制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一切气不和,多因忧愁思虑,怒气伤神,或临食忧戚,或事不随意,使郁抑之气留滞不散,停于胸膈之间,不能流畅,致心胸痞闷,胁肋虚胀,噎塞不通,噫气吞酸,呕哕恶心,头目昏眩,四肢倦怠,面色萎黄,口苦舌干,饮食减少,日渐羸瘦,或大肠虚秘,或因病之后,胸膈虚痞,不思饮食,并皆治之。常服消化滞气,升降阴阳,调顺三焦,和脾进食。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枣二个,灯心五茎,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2、沉香大腹皮散

处方连皮大腹子如克 沉香(锉)槟榔(锉)桑白皮(锉,微炒)乌药(锉)荆芥穗 陈皮(洗,去瓤,焙干)茴香(炒)白茯苓(去皮)木通(锉)紫苏子(微炒)紫苏叶 甘草(炒)各30克 干木瓜75克(去瓤)枳壳(麸炒,去瓤)45克

制法上药十五味,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主湿气郁滞经络,脚气肿满,沉重疼痛,经脉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5片,萝卜5大片,同煎至105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一日二次。十日之后,每日服一次,病愈即止。

摘录《御药院方》卷三

处方43、导赤圆

处方赤芍药、茯苓(去皮)、滑石,各四两;生干地黄(焙)、木通(去节),各半斤;大黄(炒)十五两,山栀子仁(炒)一十二两。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心肾凝滞,膀胱有热,小便不通,风热相搏,淋沥不宣;或服补药过多,水道蹇涩,出少起数,脐腹急痛,攻注阴间,或心肺壅热,面赤心忪。口干烦渴,及痈肿发背,血脉瘀闭。服此排脓,内消肿毒,疏导心经邪热,应内蕴风热,五般淋疾,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圆至三十圆,食后,用温热水吞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4、分心气饮

处方紫苏茎叶120克 羌活 半夏(汤浸七次)肉桂(去皮)青皮(去白)陈皮(去白)大腹皮 桑白皮 木通(去节)芍药 甘草 赤茯苓各30克

制法上哎咀。

功能主治调顺三焦,消化滞气。主治忧愁思虑,或因酒食过伤,气不流畅,心胸痞闷,胁肋胀满,噎塞不通,嗳气吞酸,呕哕恶心,头目昏眩,饮食减少,四肢倦怠,面色萎黄,日渐瘦羸。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生姜3片,枣2枚,灯心10茎,煎取10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八一引《如宜方》

处方45、导赤丸

处方连翘120g 黄连60g 栀子(姜炒)120g 关木通60g 玄参120g 天花粉120g 赤芍60g 大黄60g 黄芩120g 滑石120g

性状为黑褐色的大蜜丸;味甘、苦。

炮制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20~14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利尿通便。用于火热内盛所致的口舌生疮,咽喉疼痛,心胸烦热,小便短赤,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规格每丸重3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6、紫菀膏

处方枇杷叶 木通 款冬花 紫菀 杏仁 桑白皮各等分 大黄减半

制法上药为末,蜜丸如樱桃大。

功能主治治肺热久嗽,身如火炙,肌肉消瘦,将成肺痨者。

用法用量食后、夜卧时各含化1丸。

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世医得效方》卷五补。

摘录《本草衍义》卷十八

处方47、通气丸

处方木通(锉)射干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恶实(微炒)昆布(洗去咸,焙)词黎勒(煨,去核)海藻(洗去戊,焙)黄耆(锉)各30克 白茯苓(去黑皮)23克

制法上九味,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治瘿气咽喉肿塞,毒气壅闷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1丸,含化,日晚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五

处方48、排石颗粒

处方连钱草、车前子(盐水炒)、关木通、徐长卿、石韦、瞿麦、忍冬藤、滑石、苘麻子、甘草

性状本品为黄棕色的颗粒;气微,味甜、略苦。或为灰色至灰棕色的颗粒;味微甜、微苦(无糖型)。

炮制上十味,取连钱草(相当于总量的15%),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液,静置沉淀,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备用;取剩余的连钱草及其他车前子等九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放冷后,加乙醇适量,静置,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稠膏,备用。将上述两种稠膏混匀,加蔗糖及其他辅料适量,制成颗粒,干燥,即得;或将上述两种稠膏混匀,干燥,加辅料适量,制成颗粒,干燥,得无糖型颗粒。

功能主治清热利水,通淋排石。用于肾脏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等病属下焦湿热证者。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3次;或遵医嘱。

规格每袋装(1)20g(2)5g(无糖型)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9、加减滋阴清肺汤

处方鲜生地18克 细木通2.4克 薄荷叶2.4克 金银花9克 京玄参9克 川雅连1.5克 冬桑叶9克,连翘壳9克 鲜石斛12克 甘中黄2.4克 大贝母9克 鲜竹叶30张 活芦根(去节)30克

功能主治治疫喉白喉,内外腐烂,身热苔黄,或舌质红绛,不可发表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如便闭,加生川军9克,开水泡,绞汁冲服。

摘录《喉痧症治概要》

处方50、沉香散

处方沉香23克(磨)白术 茯苓各15克 木通 当归 橘皮 青皮 大腹子 大腹皮 槟榔 芍药各30克 甘草(炙)45克 白芷90克 紫苏叶120克 枳壳(麸炒,去瓤)90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理气宽中,通噎进食。主五噎五膈。胸中久寒,诸气结聚,呕逆噎塞,食饮不化,结气不消。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105毫升,空腹时温服。

备注方中原无沉香,疑脱,现据《古今医统》卷二十七补。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

处方51、补心丸

别名补心丹(《证治准绳·类方》卷五)。

处方麦冬75克 远志(甘草汤煮)石菖蒲 香附子(童便浸)60克 天冬 栝楼根 白术 贝母 熟地 茯神 地骨皮各45克 人参 川归 牛膝黄耆各30克 木通24克

制法俱为细末,大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心气不足,惊恐健忘。

用法用量每服用酒或圆眼汤吞服50~70丸。

摘录《赤水玄珠》卷十

处方52、八正合剂

处方瞿麦118g 车前子(炒)?118g 扁蓄118g 大黄118g 滑石118g 川木通118g 栀子118g 甘草118g 灯心草59g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液体;味苦、微甜。

炮制以上九味,车前子用25%乙醇浸渍,收集浸渍液。大黄照流浸膏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用5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减压回收乙醇。其余七味加水煎煮三次,滤过,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约1300ml,与浸渍液、渗漉液合并,静置,滤过,滤液浓缩至近1000ml,加入苯甲酸钠3g,加水使成1000ml,搅匀,分装,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通淋。用于湿热下注,小便短赤,淋沥涩痛,口燥咽干。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5~20ml,一日3次,用时摇匀。

规格每瓶装(1)100ml(2)120ml(3)200ml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3、化毒汤

处方紫草 升麻 甘草 蝉蜕 地骨皮 黄芩(酒炒)木通各等分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治痘疹已出,热毒未解,痘疹红紫,甚或黑陷。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处方54、琥珀膏

处方琥珀一两,木通、桂心、当归、白芷、防风、松脂、朱砂(研)、木鳖(去壳),各半两;麻油二斤,丁香、木香,各三分。

炮制上件药,先用琥珀、丁香、桂心、朱砂、木香五味捣,罗为末,其馀药并细,以油浸一宿,于铛中以慢火煎,候白芷焦黄滤出。次下松脂末,滤去渣,再澄清油,却安铛中慢火熬,下黄丹一斤,以柳木篦不住手搅,令黑色,滴入水中成珠子不散,看硬软得所,入琥珀等末搅令匀,于瓷器内盛之。

功能主治治颈项瘰倁,及发腋下,初如梅子,肿结硬强,渐若连珠,不消不溃,或穿穴脓溃,肌汁不绝,经久难瘥,渐成俈疾,并治之。

用法用量每使时看大小,用火匀摊,贴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5、龙胆散

别名龙胆汤(《圣济总录》卷六十)。

处方龙胆30克(去芦、头)木通30克(锉)土瓜根30克 石膏60克 犀角屑30克 栀子仁30克 川大黄30克(锉碎,微炒)茅根1握(锉)川朴消30克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治急黄,面目如金色,烦躁,渴欲饮水。

用法用量每服15克,以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

处方56、榆白皮散

处方冬葵子、榆白皮、瞿麦,各一两;木通半两,大麻仁(去壳)、牛膝(去苗.酒浸.焙),各三分。

炮制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滑胎易产。治妊娠曾因漏胎去血,或临产惊动太早,产时末至,秽露先下,致使胎胞干燥,临产艰难,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渣,温服,不拘时。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7、加减射干鼠粘汤

处方射干 山豆根 白僵蚕各3.3克,鼠粘子 紫草茸 紫菀各3.6克 桔梗 石膏 诃子 木通各3克 升麻 蝉蜕各2.4克 甘草1.5克

制法上锉为粗散。

功能主治治痘疮热毒上冲,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每服12~15克,水煎,空腹时服。

摘录《证治准绳·幼科》卷六

处方58、山栀汤

处方山栀4.5克,木通4.5克,黄芩3克,白术6克,陈皮6克,甘草0.9克。

功能主治清热利水,理气和胃。主胃热上冲。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妇科玉尺》卷一

处方59、牛膝汤

处方滑石八两,当归(去苗.酒浸)、木通,各六两;牛膝(去苗.酒浸.焙)、瞿麦,各四两;冬葵子五两。

炮制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治产儿已出,胞衣不下,脐腹坚满,胀急疼痛,及子死腹中不得出者,亦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两盏,煎至八分,去滓消热服,不拘时。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60、黄连泻心汤

处方黄连 山栀 荆芥 黄芩 连翘 木通 薄荷 牛子各3克 甘草1.5克

功能主治清心泻火。治大人、小儿心火妄动,结成重舌、木舌、紫舌,胀肿坚硬,语言不利。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灯心20根,煎至320毫升,食后服。

摘录《外科正宗》卷四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