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漳绒

中国传统手工织锦。以丝线为经,棉线为纬交织而成,在织物表面形成绒圈、绒毛的丝织品。因起源于福建漳州地区而得名。又称天鹅绒。

漳绒是由西汉的绒圈锦和元代的剪绒锦“怯绵里”发展而来。明代,漳绒主要产于福建漳州,后流传至南京。在最兴盛时期,南京漳绒织机多达7000台,主要集中于东郊的孝陵卫一带,产品多作为贡品,人称卫绒。

漳绒织造使用木机,以变化的斜纹组织为地,每织造3根纬线,夹织一根直径约0.6mm的钢丝作为起绒杆(又称假织纬),使经线在织造时形成绒圈。每织成2m左右,以撬棍在木机上绷紧织物,用刀割断绒圈,取出钢丝,即成绒毛柔和而紧簇的漳绒。漳绒有素漳绒和花漳绒两种。素漳绒为不用刀割断绒圈,拔出钢丝,织物表面全部呈横条罗纹状的绒圈,类似古代的绒圈锦,是雕花漳绒的坯料。花漳绒是在素漳绒下木机后,置于长3.8m、宽1.35m的绷架上绷紧,逐段用白粉在织物表面印出花纹图案,然后依照花纹要求,用刀割断织物表面的部分绒圈,拔出钢丝,割断后绒毛与没有割断的绒圈相间,形成花地分明的花漳线。花漳绒割断线圈后,起绒毛而形成花纹的工艺称为雕花。雕花有正、反之分。正雕是将花纹部位的绒圈割断而起绒毛,与没有割断的绒圈罗地形成对比;反雕是将地子部位的绒圈割断而起绒毛,与没有割断的花纹部位的绒圈罗地形成对比。

漳绒的传统图案大多是团龙、团凤、蟠桃如意、五福捧寿等,织物均为单色,以黑、蓝、紫红、墨绿、古铜等色为主,古朴典雅。漳绒坚牢耐磨,不仅是高级服装面料,也可制成台毯、靠垫、沙发套、窗帘、帷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