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耕作学

农艺学的一个分支。又称农作学。以研究合理耕作制度的技术体系及其理论为主要任务。研究内容包括农作物种植制度(作物布局、复种、轮作,间作,混作,套作等)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土地保护培养制度(农田整治、水土保持、肥力培养和土壤耕作等)的技术与理论。目的在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作物生产力,求得农业的全面持续稳定增产,以满足社会对各种农产品的需要,增进经济效益,维护生态平衡。

中国农业素有精耕细作的传统。公元6世纪时的《齐民要术》有“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和“谷田必须岁易”的论述;公元1世纪有关于麦后种粟、豆的记载等。都体现了古人对因地种植、轮作、复种的早期认识。精耕细作培肥地力是中国农业的传统经验。12世纪的《陈旉农书》中,还提出“地力常新壮”的论点。宋、元、明、清以后已有更加完备的论著出现。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结合本国农业生产的实际和耕作制度发展的需要,开始应用现代科学对合理耕作制度的技术体系及其理论基础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并且在实践上发展、充实了有关作物布局、复种、间作、套作以及用地养地结合等方面的内容,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耕作学科。

耕作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正在发展中的边缘学科,和作物栽培学、土壤学、农业气象学、农业生态学、农业经济学等关系密切,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对耕作制度的研究正日益开展,有关多熟制、旱农以及免耕、少耕等问题已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