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ougui dianche
[外文]:tram car
由直流架空触线供电,由牵引电动机驱动,在轨道上行驶的城市公共交通客运车辆(图1)。有轨电车是19世纪下半叶在马拉轨道车(图2)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交通工具。
沿革1879年柏林工业展览会展出了世界上第一辆以输电线供电的电动车。1884年美国人C.J.范德波尔在多伦多农业展览会上试用电车运载乘客。他试用的电车用一根带触轮的集电杆和一条架空触线输电并以钢轨为另一回路的供电方法。1888年美国人F.J.斯波拉格在里士满用上述方法在几条马拉轨道车路线上改用电力牵引车行驶,并对车辆的集电装置、控制系统、电动机的悬挂方法及驱动方式作了重要改进,于是出现了现代的有轨电车。1890~1920年是有轨电车在世界范围大发展的时期,它逐渐成为广泛使用的城市公共交通工具。
中国于1906年在天津创办了有轨电车交通系统。随后,上海于1908年、大连于1909年、北京于1921年、沈阳于1924年、哈尔滨于1927年、长春于1935年,相继建造了有轨电车系统。直到50年代末,有轨电车仍然是这些城市的重要公共交通工具。
50年代以后,汽车工业迅速发展,汽车数量激增,在城市机动车混合行驶的情况下,有轨电车的运行日益不便,加之噪声大,道路维护费用高,因而逐渐减少。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邦德国、瑞士、苏联以及东欧大多数国家,仍恢复和发展了有轨电车,并整顿了原有线路,改进了旧的车型。70年代后,由于石油短缺和汽车废气污染等原因,有轨电车在一些国家重新受到重视。
结构现代有轨电车由下列四部分组成:
(1)行走部分,即转向架(图3)。
它由牵引电动机(多用单机驱动)、传动装置和两副轮对等合装在一具轮架上成为一个整体。在轮架的中部有立轴与车厢串接,因而轮架能相对于车厢自由转动,有利于转向。单车厢的有轨电车的两端各装一具二轴转向架。两车厢车列的两端和中间共装三具二轴转向架,中间一具转向架铰接相邻的两车厢。三车厢车列的两端和中间共装四具二轴转向架,中间两具转向架分别铰接相邻的车厢。
(2)车厢。一般采用承载式,借助于弹簧支撑在转向架上。车厢包括车架、侧板、车顶和车厢内部设备等。
(3)电气设备。包括牵引电动机、电阻器、集电装置、避雷器、照明设备以及电器控制系统等。电气控制系统早期采用鼓形控制器直接控制的方式,后来采用凸轮控制器和接触器的间接控制方式。70年代后期以来,逐渐改为采用晶闸管斩波器(见无轨电车)。架空触线网常用电压有550伏、600伏、750伏三种,中国采用600伏。
(4)制动设备。包括制动闸瓦、制动传动装置、空气压缩机和输气管路等。一般设有电气制动和机械制动两套装置,相互配合使用。70年代后期以来,已大多采用电子控制的电气-机械联合制动装置。有的车还装有电磁轨闸,作为紧急制动用。
有些发达国家发展了一种快速有轨电车,在大城市繁华或狭窄街道的地下或高架轨道上运行,不受其他车辆的干扰。这种有轨电车比普通有轨电车运行速度快,最高车速达每小时60~8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