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uichan ziyuan
[外文]:fishery resources
水域中经济动植物的种类及其数量。又称渔业资源。水产资源的种类可随着人类的开发利用而扩大。如秘鲁鳀在20世纪60年代前人类未加捕捞而被大量海鸟等吞食,是一种潜在的水产资源。又如南大洋的燐虾过去也一直只是须鲸类的饵料,60年代以来发展了燐虾捕捞业,才成为重要的水产资源。
特性水产资源主要有下述特性。
新旧更替和自身调节水产资源的更替是通过水生动植物的繁殖、生长和死亡进行的。繁殖和生长使其数量得到补充和增加。自然死亡和捕捞死亡使其数量减少。补充量加生长量减去自然死亡量,则为自然增长量或称剩余生产量。水生动植物的种或种群是通过一定形式的调节反应来适应多变的环境的。在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下,一个未开发的种群的自身调节能使其数量波动于某一最大水平上,这时的平均资源量称为原始资源量。当人类进行开发后,资源量开始下降;但水产资源的自身调节能力,可使其补充和生长的数量大于自然死亡量。随着捕捞强度的增加,一方面资源量继续下降,另一方面自然增长量则逐渐增加。如果捕去的量等于自然增长量,资源量就可保持相对稳定,因此捕去的那部分就称平衡渔获量或持续产量。当资源量下降到某一限度时,自然增长量达到最大值,这时的平衡渔获量称最大平衡渔获量,又称最大持续产量,这时的资源量则称最佳资源量。当资源量低于最佳资源量时,自然增长量则随着资源量的下降而减少。因此,如果在获得最大平衡渔获量之后继续增加捕捞强度,即使产量可能暂时有所增加,但随之而来的便是产量的下降,造成捕捞过度。由于水产资源具有自身调节能力,因此在正常的环境条件下,只要合理捕捞,水产资源种群就可长期延续,持续为人类所利用。
游动性除少数固着性水生生物外,绝大多数水产动物都有在水中洄游移动的习性。一般来说,甲壳类和斧足类的移动范围较小,鱼类和哺乳类的移动范围较大;而溯河产卵的大麻哈鱼以及大洋性鱼类,有些可移动达1000多海里,如金枪鱼可从加利福尼亚外海洄游到日本外海。许多种类产卵时洄游到近岸海区,产卵后游向外海。许多种类在发育的不同阶段生活于不同海区。因此有些种类的资源管理必须由有关国家共同组织的国际机构进行方能奏效。
波动性水生生物对诸如温度、盐度、水流、溶氧量、营养盐和饵料生物等的变化有很大的敏感性。它们对环境的变化虽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超过可耐量时繁殖和生长就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引起大量死亡。人类的捕捞,往往可以引起种群数量的急剧变动,还可引起一个水域种类组成的变化。这些都是资源数量波动和渔业不稳定的原因。
生产潜力低水域生态系的食物链主要从浮游植物开始。水域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一般低于陆地生态系统;人类利用的鱼类和其他经济水生生物的营养层次一般都比陆地经济动物的高。由于水域生态系统的食物关系比陆地生态系统复杂,在食物转换过程中能量损失较大,因此水域生态系统的生产潜力比陆地生态系统要小。
种类和分布水产资源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不同水域的资源密度不同,种类组成也不一。一般初级生产力大的水域,其水产资源的密度较大;大陆架海区的资源密度比深海大;涌升流海区的资源密度比非涌升流海区大。由于许多种类有明显的昼夜垂直移动和季节洄游习性,同时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环境的要求不同,分布场所常有很大的变化。许多种类?杏子惴视 ⒉殉 ⒃蕉『退鞫〉那帧?
水产资源种类繁多。主要的类别有鱼类、甲壳动物类、软体动物类、藻类和哺乳类等。鱼类是水产资源中数量最大的类群,全世界有20000多种,中国有记录的约有2800余种。但主要捕捞鱼类全世界仅 100多种。按栖息水域可分内陆水产资源、海洋水产资源和溯河降海种类。
内陆水产资源江、河、湖泊和水库等内陆水域的水产品主要有鱼类、甲壳类和斧足类,其产量(包括养殖产量)约占全球总渔获量的11.2%(1982)。 鱼类以鲤类和非鲫类的产量最高。前者主要分布于中国和苏联内陆水域;后者主要产于非洲、亚洲和大洋洲内陆水域。甲壳类的主要经济种类罗氏沼虾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内陆水域。斧足类中产量较高的日本蚬主要分布在日本和朝鲜内陆水域(表1)。中国内陆水域水产资源丰富,产量约占全球内陆水域产量的五分之一。主要种类有青鱼、草鱼、鲢、鳙以及鲤、鲫、青海湖裸鲤、团头鲂和鲮等。
溯河降海种类分为溯河产卵和降海产卵两种类型。成体栖息于海洋或河口,产卵时溯河到淡水水域产卵的种类称溯河产卵种类,如分布于日本海的大麻哈鱼于每年秋末由日本海溯黑龙江进入乌苏里江上游砂砾处产卵。在内陆水域栖息和生长,成熟后游至海中产卵的种类为降海产卵种类,如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的鳗鲡进入长江口后上溯进入长江干、支流和与江河相通的湖泊中生活。
海洋水产资源全球海洋面积辽阔,渔业资源种类丰富。用渔获量表示的资源丰盛度以太平洋西北部最大,约占全球海洋渔业产量的30%(1982),其次为大西洋东北部和太平洋东南部(表2)。主要渔获种类的分布海区不同:毛鳞鱼、大西洋鲱、黍鲱、狭鳕、挪威鳕、绿青鳕、黑线鳕和拟庸鲽主要分布于寒带海区;日本鳀和南非无须鳕主要分布在温带海区;秘鲁鳀、南非拟沙丁鱼和黄鳍金枪鱼主要分布于温带和亚热带海区;长头小沙丁鱼和圆鲹属鱼类主要分布在热带海区;鲸主要分布在南极海区。中国面临黄海、东海和南海,水产资源种类繁多。其种类依黄海、东海、南海依次递增。各海区的主要经济种类见表3。
海洋水产资源按所在水层可分为:
(1)底层种类,主要栖息于底层,通常用拖网捕捞,产量约占全球海洋渔业产量的40%以上。主要是鳕科和无须鳕科鱼类;
(2)岩礁种类,栖息于岩礁区,主要采用钓捕,如石斑鱼;
(3)沿岸中上层种类,在大陆架海区栖息于中上层的种类都属这一类型,主要为鲱科、鳀科、鲹科和鲭科鱼类;
(4)大洋性中上层鱼类,主要栖息于大陆斜坡和洋区透光层的表层,如金枪鱼等。
资源潜力水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产资源的潜在渔获量。潜在渔获量是指通常环境条件下用传统捕捞方式可捕到的最大年平均渔获量。海洋水产资源的潜在渔获量一方面取决于水域的初级生产力,另一方面又与各种水产资源在海洋生态系食物链中的位置,即营养层次的高低有关;同时也与它们的生态效率有密切关系。60年代以来不少学者对全球海洋水产资源的潜在渔获量,主要通过3个途径进行了估计,即根据各水域初级生产力的大小,各营养层次的生态效率和水产资源营养层次的估计值进行理论推算;根据渔获量的变化趋势作经验估计;将条件相似的已开发海区的单位面积潜在渔获量估计值应用于其他海域,进行经验估计。
所得估计值基本上在1~2亿吨之间。差别较大是由于所用估计方法和估算的有关数据不同造成的(见图)。中国沿岸海区水产资源潜在渔获量的估计值,南海北部大陆架和北部湾海区约为130万吨,东海和黄海约为300~350万吨。
虽然目前全球海洋渔业产量还未达到潜在渔获量水平,但70年代以来海洋渔业产量增长幅度很小。如果人类的捕捞活动继续局限于已大量开发的种类和已大量开发的渔场(特别是沿岸海区)和传统的捕捞技术,渔获量很难有较大幅度的增大。因此除进一步摸清未开发海域的水产资源以开辟新渔场并革新捕捞技术外,还要做好水产资源管理和增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