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高脂血症系指血液中的脂肪含量高于正常而言。正常人空腹时血液中含胆固醇3.1~5.7mmoL/L,甘油三脂0.56~1.7mmoL/L。如果血液检验数值超过了这一标准限值,即称为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与脑血管病的关系尚有争议。一般认为血脂增高,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塞的危险因素。但近年来,也有人对喜欢食用大量海洋生物的人进行研究发现,尽管摄入了大量的脂肪饮食,但动脉硬化的发生率却较低,提出胆固醇并不像人们认为的那么可怕,适当摄入有益无害。 那么,应该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呢?只要真正认识了脂肪的生物特性,就不难找出答案。 血脂在血液中既可单独存在,也可与血中蛋白质结合在一起成为脂蛋白。与α蛋白结合称为α脂蛋白;与β蛋白结合在一起,称为β脂蛋白,因此,高脂血症又称高脂蛋白血症。 脂蛋白按粒子大小,分为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三种。前两种脂蛋白粒子小,含胆固醇和甘油三脂较高,容易在动脉内膜中浸润沉积,促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造成动脉硬化。它的含量越高,动脉硬化的程度越重。相反,高密度脂蛋白粒子大,含胆固醇和甘油三脂较少,能将肝脏外组织中的胆固醇运到肝内,起到清除动脉血管内胆固醇的作用,这样就能降低血液中脂肪的浓度,不但不引起动脉硬化,反而有保护血管的作用。高密度脂蛋白下降,是脑梗塞的易发因素。糖尿病和长期吸烟的人,就常有高密度脂蛋白下降的现象。 以上现象提示人们,在饮食方面,既不能片面限制高脂肪的摄入,也不能过食肥甘厚味,要科学合理地安排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