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是指循环于周身血液中所含的胆固醇、甘油三脂、磷脂和游离脂肪酸。这些脂类本身不溶于血,但在肠系膜上皮和肝细胞内与蛋白质相结合而形成脂蛋白后便溶解于血液。血脂的正常范围是:胆固醇110~230mg%,甘油三脂20~150mg%。以上二项只要有一项超出正常标准,就称作高脂血症,常见于中、老年人。血浆中含的脂蛋白颗粒大的称为低密度脂蛋白,它含甘油三脂和胆固醇高,含蛋白质很少,促使动脉粥样硬化;而颗粒最小的高密度脂蛋自主要含蛋白质,胆固醇含量低,它把周围组织中的胆固醇带到肝脏通过代谢排除出体外,还能促使已经沉积在动脉壁的胆固醇剥脱下来,因此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血液中的正常含量低密度脂蛋白占60~70%,而高密度脂蛋白只占30%左右。中老年人容易患低密度蛋白血症,所以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高脂血症是构成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日常的食物中含一定数量的脂肪,经过消化吸收,一部分过剩的脂肪堆积在体内。存入皮下的脂肪可使人肥胖。存入肝脏,会形成脂肪肝。存入动脉内膜下的脂肪就形成粥样斑块。这些斑块向着动脉管腔内突起,使管腔狭窄,同时动脉壁逐步纤维化,弹性减低。从外慧来看,这种斑块呈灰黄色,高低不平,很像稠米粥,称为动脉粥样硬化。当粥样斑块阻塞动脉管腔达一半以上时,就显著地阻碍动脉血液的流通。再加上血脂增高时血液变得粘稠,血流本来就已缓慢,结果,血液供应就更加不足。到了动脉硬化晚期,粥样斑块发生溃疡、出血、钙化和局部血栓形成,动脉管腔完全被阻塞,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在整个过程中,单纯高脂血症,其本身并没有任何症状,引起症状的是动脉硬化。其症状的轻重取决于动脉硬化的程度、发生的部位和出现的并发症。 动脉硬化都有哪些表现呢? 脑动脉硬化时有头晕、一侧肢体麻木、记忆力减退、思维迟钝。有时发病轻,二十四小时内可以恢复,称为小卒中。这种小卒中往往是脑血管意外的先兆。严重的可发生脑梗塞或脑出血,通称为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患者表现为语言障碍,肢体活动障碍,甚至半身不遂。脑动脉广泛硬化时虽然没有局部症状,但最后发生脑萎缩或老年性痴呆(参见“老年性痴呆”一节)。 冠状动脉硬化后,输往心脏的血液量逐渐减少,引起心脏供血不足而产生心绞痛和心律失常,称为冠心病。若冠状动脉某枝完全阻塞就发生急性心肌梗塞。 椎——基底动脉硬化常引起眩晕,甚至发生突然摔交。下肢动脉硬化可引起腿脚麻木,走路时小腿疼痛而出现“间歇性跛行”。 严重者可发生足趾和足部坏死。肾动脉硬化引起肾性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症。由此可见,高脂血症的危害很大,其中尤以动脉硬化的后果最为严重。怎样防治高脂血症呢?首先要注意合理的膳食结构。控制血脂增高应从饮食控制着手。总热量不宜过高。少吃肥肉、大油、动物内脏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禽、鱼类和瘦肉可不受限制,多吃青菜、水果、豆制品。含钾、铁、镁、钙等有益元素及植物纤维的食物也必不可少。少吃盐和甜食。食盐中的钠离子与水在小动脉壁内潴留,增加血液粘度及血容量,促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每日食盐量不要超过5~8克。总之,食物以清淡为宜。 其次,要经常参加与自己体力相适应的体育活动,但应循序渐进,坚持不懈。运动,可刺激体内各器官的活动,提高心肌功能,增强心肌的应激能力。运动能增加体内热量的消耗,降低血脂,防止肥胖,改善新陈代谢。老年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散步、打拳、跳舞、气功等。多参加户外活动。再次是药物治疗。虽然说药物治疗不是降脂的唯一办法,但适当用些降脂药物有助于血脂水平的下降。降高血脂的药物种类很多,原则上选择毒、副作用小,服用方便,疗效好的天然制品。服用各种降血脂药最好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这样更安全些。有些药物对肝肾功能有损害,服用时间长可能产生一些副作用,因此眼用此类药物需要观察肝肾功能的变化。多食用香菇、黑木耳、芦笋和燕麦片既利于降血脂又能延缓动脉硬化的发生,长期食用有利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