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鳜鱼养殖注意要点

1、养殖地点的选择

鳜鱼为典型的凶猛肉食性鱼类,生活环境要求水质清新、溶氧丰富。鳜在没有驯化的情况下,只吃活的饵料鱼。这些条件要求养殖鳜,选择的池塘条件要注排水方便,水深1.5~2.5m,池底淤泥小于10㎝,有增氧设施,池塘面积不宜过大,1000~3000㎡较为合适。为了保证随时有活的饵料鱼供应,养殖池塘最好位于天然野杂鱼丰富的区域,如靠近河道、水库、湖泊等。如自己培育饵料鱼喂养鳜,采用饵料鱼池塘与鳜养殖池塘面积比为4:1的比例确定养殖规模。当然,交通是否便利也是选择养殖地点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为鳜养殖过程中饵料鱼的运输量比较大。

2、苗种的种质

通过养殖鳜鱼获得的经验,鳜鱼的苗种质量参差不齐。现在,由于渔业行政部门对苗种管理的滞后和鳜繁殖所用亲鱼的退化,总体鳜的苗种质量有下降的趋势。当从外地选购鳜鱼苗种时,要考察鳜鱼繁育场的规模和技术水平,尽量从自繁自育,所用亲鱼为天然水域捕捞的育种单位购苗种。做到购入的苗种种质纯正、抗病能力强、生长速度快。

3、成鱼养殖模式

北方养殖地区一般5~6月份投放4~5cm的鳜鱼种养殖成鱼。每666㎡水面放养1000尾左右,当年大部分的鳜达不到商品鱼规格,11月份时规格为350g左右。要达到500g以上的商品鱼规格,需要继续养殖到来年6、7月份。但是,鳜商品鱼,特别是活鳜,在一年中的价格变化较大,呈现两头低、中间高的走势。在7、8月份卖鳜,一般都是全年最高价格。因此,采用跨年度养殖鳜成鱼模式,尽管养殖时间较长,但效益也是可以的。

4、养殖过程中的管理

4.1 饵料鱼的投喂

若采用鳜鱼自然捕食饵料鱼生长的方式,鳜鱼种放入池塘后,应立即投喂活饵料鱼,饵料鱼规格(体重)为鳜的1/10以下。饵料鱼尽量采用在天然水域捕捞的低值野杂鱼,当野杂鱼数量不足时,再采用人工培育的家鱼种。在养殖过程中,应随时注意饵料鱼的多少,池塘中要一直存有鳜重量1~2倍的饵料鱼。投喂饵料鱼前要用3~4﹪食盐水药浴消毒,并剔除病、死鱼。为了保持饵料鱼的体质,每天投喂一定量的粉状饲料。

4.2 池塘水质调节

鳜鱼为肉食、底栖性鱼类,对水质要求严格,同时,由于鳜食量较大,排泄物较多,养殖过程中易造成池塘水质的败坏。因此,调节好水质是养殖好鳜的关键环节。调节池塘水质主要采用以下方法:①加注新水。每15d左右加水一次,每次加水水深20~30cm;水质恶化时还应及时更换新水,每次的换水量不超过原水位的1/3。②泼洒生右灰。生石灰调节水质十分有效,经常使用可保持水质具有适宜的碱度和硬度。每隔20d施用1次生石灰,每666㎡水面用量15~20kg,兑水成乳全池泼洒。③增氧机增氧。2000~3000㎡鱼池水面要配备3KW搅水式增氧机1台。增氧机的使用遵循“三开、三不开”的原则,保证池塘中溶氧丰富。④使用微生态制剂。像光合细菌、芽孢杆菌及EM原液等,使用时需保证次数和用量。

4.3 鱼病防治

鳜鱼为底栖性鱼类,有病时不易被及时发觉。所以在平时的养殖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及早发现养殖的鳜是否得病,以便及早采取治疗措施。鳜在正常情况下,不易得病,但在人工高密度养殖状态下,若发生一些常规的鱼病,治疗起来难度也相当大。因此,经常采取疾病的预防措施极为重要。鳜在鱼种阶段易得车轮虫病、指环虫病,可用0.7ppm硫酸铜、硫酸亚铁(5:2)合剂或常规的杀虫药物全池泼洒治疗。鳜养殖过程中危害最大的疾病是传染性脾肾坏死病,对此病应采取预防措施,不放养带该病菌的鱼种,养殖期间注意保持水质清新。另外,鳜对药物比较敏感,最好用碘制剂作为消毒杀菌药物,治疗寄生虫病时也应用刺激性小的杀虫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