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保国寺

中国古代佛教寺院建筑。位于浙江省宁波市灵山南麓。相传初建于东汉,称灵山寺。唐武宗会昌灭佛,寺废。唐广明年间(880~881)重建,改称保国寺。北宋大中祥符间(1008~1016)重建。此后历代屡有修葺。现寺内建筑除大殿外,均为清康熙以后重建或增建。大殿建筑独特,保存了典型的宋代官式做法,对于研究宋初木构建筑及“营造法式”具有重要价值。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寺坐北朝南,依山势而建。南北长 124米,东西宽64米,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有天王殿、大殿、观音殿和藏经楼。在大殿月台前的左右,分别有钟楼和鼓楼。轴线两侧建有配殿、僧房、客堂等附属建筑。

大殿为全寺的主要建筑,平面呈纵向长方形,原面阔、进深均三间,通面阔11.83米,通进深13.38米,用12根檐柱, 4内柱,上覆单檐歇山顶。清康熙年间在前檐和两山面各加建一重下檐,形成五开间重檐歇山顶的现状(见图)。

图

大殿的梁架为八架椽屋,前三椽栿后乳栿用四柱,介于宋《营造法式》中的殿堂与厅堂之间,特点是内外所施两周铺作不在同一高度上,柱网布置不求严格对称,内周铺作不完全在柱头上。当心间两缝梁架的蜀柱间,使用顺脊串,内槽三椽栿下施有顺栿串,这些对增强大殿整体构架的抗震动、抗冲击性能都有一定的作用。在殿内前槽,横置 3个斗八藻井,结构精巧,为国内现存最早的实例。大殿内柱高于檐柱,前内柱又高于后内柱,这除了结构功能外,还使内槽空间显得特别空旷高大,烘托出大殿主佛的宗教气氛。大殿柱子作瓜楞形,分为八瓣、四瓣、二瓣 3种,是宋代南方建筑中较常见的柱式。柱间以阑额、由额、内额、襻间枋等构件联系,使得木构架具有较高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在屋架的脊榑下施用叉手,其下端与平梁相接,形成三角结构。殿身斗栱作双抄双下昂七铺作单栱偷心造,用材 21.5×14.5 厘米,约相当于 《营造法式》 规定的五等材;藻井铺作用材17×11.5厘米,合《营造法式》七等材,小于殿身斗栱。柱头铺作下昂后尾长达两步架,充分发挥真昂的作用,与华林寺大殿相同。阑额重楣的做法,正心重单栱素枋的形制以及阑额至隅柱不出头、额上不施普柏枋等都保留了唐代的遗风。

殿内保存了镌刻有宋“崇宁元年”(1102)铭文的长方形须弥座佛台。柱头铺作挑斡上有“元丰七年”墨书题记。

1963、1971和1975年国家先后 5次对保国寺进行维修,更换了大殿个别已糟朽的柱子、椽子、桁条等,基本构架及绝大多数构件未动。1978年成立了保国寺文物保护管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