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青铁线莲(别名木通、亦蒙),甘;苦;平,健胃消积;解毒化湿。主食积不化;腹满痞塞;腹涌腹泻;痈疮;湿疮,小编整理出含有甘青铁线莲的处方共1670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501~1560共60个。
处方1、何首乌汤处方何首乌 防风 金银花 荆芥 苍术 白鲜皮 甘草 苦参 连翘 木通
制法以灯心为引,水煎服。或为细末,水叠为丸。
功能主治清利湿热,祛风解毒。治湿热风毒,遍身脓窠,黄水淋漓,肌肉破烂。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淡酒送下。溏泄,加泽泻;夏热,加栀子、黄芩;身痒,加白蒺藜;脾胃弱者,去苦参,加赤茯苓。
摘录《疡医大全》卷三十五
处方2、干葛石膏汤处方干葛 柴胡 黄芩 石膏 枳壳 广皮 甘草 木通 紫苏梗
功能主治治阳明燥火,胁肋疼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处方3、大分清饮处方茯苓 泽泻 木通各6克 猪苓 栀子(或倍之)枳壳 车前子各3克
功能主治主积热闭结,小水不利,或致腰腹下部极痛;或湿热下痢,黄疸溺血,邪热蓄血,腹痛淋闭。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取240毫升,空腹时温服。内热甚者,加黄芩、黄柏,草龙胆;大便坚硬胀满者,加大黄6~ 9克;黄疸小水不利,热甚者,加茵陈6克;邪热蓄血,腹痛者,加红花、青皮各4.5克。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处方4、解毒泻心汤处方黄连 防风 荆芥 山栀 黄芩 牛蒡子 滑石 玄参 知母 石膏各3克 甘草 木通各1.5克
功能主治清心解毒。治心经火旺,酷暑时生天疱,发及遍身者。
用法用量水400毫升,灯心20根,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外科正宗》卷四
处方5、火府丸处方生干地黄 黄芩 木通各60克 犀角30克 甘草9克(微炙)
制法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心、肝二经蕴蓄邪热,口燥咽干,大渴引饮,潮热烦躁,目赤睛痛,唇焦鼻衄,小便赤涩,癃闭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后用温开水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三
处方6、木通散处方木通30克(锉)槟榔 羚羊角屑 赤芍药 黄苇 当归(锉,微炒)车前子各22.5克 甘草15克(炙微赤,锉)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清热通淋。治小肠实热,心胸烦闷,小便赤涩,小腹中急痛。
用法用量每服12克,以水30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四
处方7、除热饮子别名除渴饮子(《普济方》卷一二○)。
处方甘草(炙)陈小麦 麦门冬 赤茯苓(去皮)于葛 灯心 木通 人参各等分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主心经客热,小便不通,口燥烦渴。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25毫升,入竹叶数片,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三
处方8、木通散处方木通(去皮、尖)青皮(去白)川楝子(去皮、核)各30克(以上三味,用巴豆15克炒黄,去巴豆不用)萝卜子(炒)舶上茴香30克(炒)莪茂 木香 滑石各15克
功能主治治胁肋苦痛;或心下、胁肋并小腹牵引痛者。
用法用量上为细末,煎葱白、酒调下9克。一服愈,甚者不过再服。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七
处方9、芦根汤处方芦根(锉)木通(锉)各45克 栀子仁 桔梗 黄芩(去黑心)甘草(炙)各30克
制法上六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清肺热,泻脾火。治脾肺之热熏目,赤痒生翳。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入地黄汁少许,再煎沸,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
处方10、木通散处方生干地黄 木通 荆芥 地骨皮 桑白皮(炒)甘草(炙)北梗等分
功能主治治内有积热,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上锉,每服9克,姜3片,煎服。
摘录《仁斋直指》卷十五
处方11、川升麻散处方川升麻15克 络石30克 当归15克 射干15克 犀角屑15克 甘草15克(炙微赤,锉)杏仁15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木通15克(锉)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主咽喉闭塞不通,疼痛,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2克,以水25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五
处方12、引水散处方石燕子1双(醋淬)海马 海蛤 滑石 琥珀 赤茯苓 川木通 通草 山栀子仁(炒)泽泻 猪苓(去黑皮)车前子(微炒)茴香(微炒)瞿麦穗 萹蓄 苦葶苈(纸衬炒)忘忧根 木香 白丁香 鬼棘针各30克
制法上药二十味,除石燕子、海马外,各30克同研粗散。
功能主治通淋利湿。治小便秘涩不快或不通,及肿满,脚气,一切湿证。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加灯心30茎同煎,取清汁180毫升,纳麝香0.5克,拌匀放温,空腹服麝香少许亦可。
摘录《御药院方》卷八
处方13、安胃饮处方陈皮 山楂 麦芽 木通 泽泻 黄芩 石斛
功能主治胃火上冲,呃逆不止,胸脘痞闷,便结口渴,苔黄脉数。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230毫升,煎至160毫升,空腹时服。胃火热甚,脉滑实者,加石膏。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处方14、柴芩煎处方柴胡6~9克 黄芩 栀子 泽泻 木通各6克 枳壳4.5克
功能主治解表清里。主伤寒表邪未解,外内俱热,泻利烦渴,喜冷气壮,脉滑数;疟痢并行,内热出血,兼表邪发黄者。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温服。如疟痢并行鲜血、纯血者,加芍药6克,甘草3克;如湿胜气陷者,加防风3克。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处方15、清利饮处方木通 白茯苓 麦门冬 车前子 大腹皮各4.5克 淡竹叶15克
功能主治治子淋。湿热不行,肚腹作痛,尿频急疼痛。
用法用量加灯心30茎,水煎,空腹时服。
摘录《丹台玉案》卷五
处方16、龙脑鸡苏圆处方柴胡(要真银州者)二两(同木通以沸汤大半升浸一、二宿,绞汁后入膏),木通(同柴胡浸)、阿胶(炒微燥)、蒲黄(真者.微炒)、人参,各二两;麦门冬(汤洗.去心.焙研)四两,黄蓍(去芦)一两,鸡苏(净叶)一斤(即龙脑薄荷也),甘草(炙)一两半,生干地黄末(六两.后入膏)。
炮制上除别研药后入外,并捣,罗为细末,将好蜜二斤先炼一、二沸,然后下生干地黄末,不住手搅,时时入绞下前木通、柴胡汁,慢慢熬成膏,勿令焦,然后将其馀药末同和为圆,如碗豆大。
功能主治除烦解劳,消谷下气,散胸中郁热,主肺热咳嗽,治鼻衄吐血,血崩下血,血淋、热淋、劳淋、气淋,止消渴,除惊悸,凉上膈,解酒毒。又治胃热口臭,肺热喉腥,脾疸口甜,胆疸口苦。常服聪耳明目,开心益智。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圆,嚼破热水下,不嚼亦得。虚劳烦热,消渴惊悸,煎人参汤下。咳嗽唾血,鼻衄吐血,将麦门冬汤浸去心,煎汤下,并食后、临卧服之。惟血崩下血,诸淋疾,皆空心食前服。治淋用车前子汤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7、三白散处方白牵牛二两,桑白皮(微炒)、白术、木通(去节)、陈皮(去白),各半两。
炮制上捣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膀胱蕴热,风湿相乘,阴囊肿胀,大小便不利。常服导利留滞,不损脏气。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姜汤调下,空心服,未觉再进。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8、赤茯苓汤处方木通(去节)赤茯苓(去皮)槟榔 生地黄(洗)黄芩 赤芍药 甘草(炙)麦门冬(去心)各等分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清心利尿。主小肠实热,面赤多汗,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8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19、红雪通中散处方赤芍药、人参(去芦)、槟榔、枳壳(去瓤.麸炒黄)、淡竹叶、甘草(生用)、木香,各二两;羚羊角屑、升麻、黄芩,各三两;栀子(去皮)、葛根、桑白皮、木通、大青(去根)、蓝叶,各一两半;川朴硝十斤,苏枋六两,朱砂(细研)一两,麝香(细研)半两。
炮制上药除朱砂、麝香外,并细,以水二斗五升,煎至九升,去滓,更以绵滤过,再以缓火煎令微沸,然后下朴硝,以柳木篦搅勿住手,候凝,次下朱砂、麝香等末搅令匀,顿新瓷盆中,经宿即成矣,细研,
功能主治治烦热黄疸,脚气温瘴,解酒毒,消宿食,开三焦,利五脏,爽精神;除毒热,破积滞,去脑闷,治眼昏,头痛鼻塞,口疮重舌,肠痈喉闭,及伤寒狂躁,胃烂发斑等病,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一钱至二钱,新汲水调下,更量老小虚实,临时加减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0、万金膏处方羌活 川芎 细辛 木通 麻黄 石菖蒲各3克 龙脑 麝香各少许
功能主治治郺鼻。肺受风寒,久而不散,脓涕结聚不开,不闻香臭。
摘录《片玉心书》卷五
处方21、琥珀膏处方琥珀30克 木通 桂心 当归 白芷 防风 松脂 朱砂(研)木鳖(去壳)各15克 麻油1千克 丁香 木香各22克
制法上药先将琥珀、丁香、桂心、朱砂、木香五味捣罗为末,其余药一并细锉,以油浸一宿,慢火熬,候白芷焦黄,滤出,次下松脂末,滤去滓,再澄清油,却安锅中慢火熬,下黄丹500克,以柳木篦不住手搅,令黑色,滴入水中成珠子不散,看硬软得所,入琥珀等末,搅令匀,于瓷器内盛之。
功能主治治颈项瘰疬,及发腋下,初如梅子,肿结硬强,渐若连珠,不消不溃,或穿穴脓溃,肌汁不绝,经久难愈,渐成瘘疾者。
用法用量每使时看大小,用火熁纸上匀摊,贴患处。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
处方22、除湿解毒汤处方白鲜皮15克 大豆黄卷12克 生苡米12克 土茯苓12克 山栀子6克 丹皮9克 金银花15克 连翘12克 地丁9克 木通6克 滑石块15克 生甘草6克
功能主治主急性女阴溃疡,急性自家过敏性皮炎,急性接触性皮炎,下肢溃疡合并感染。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处方23、八正散处方车前子、瞿麦、萹蓄(亦名地竹)、滑石、山栀子仁、甘草(炙)、木通、大黄(面裹.煨.去面.切.焙),各一斤。
炮制上为散。
功能主治治大人、小儿心经邪热,一切蕴毒,咽干口燥,大渴引饮,心忪面热,烦躁不宁,目赤睛疼,唇焦鼻衄,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又治小便赤涩,或癃闭不通,及热淋、血淋,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灯心,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临卧。小儿量力少少与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4、尿路结石汤处方海金砂15克,金钱草15克,车前子10克,木通6克,茯苓10克,陈皮10克,青皮10克,滑石12克,琥珀末3克。
功能主治利湿化瘀,散结通阻,补肾益气。主湿热,瘀阻,虚弱。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吴华强方
处方25、木香流气饮处方半夏(汤洗七次)60克 陈皮(去白)1千克 厚朴(去粗皮,姜汁炒)青皮(去白)甘草(爁)香附(炒去毛)紫苏叶各500克 人参 亦茯苓(去黑皮)木瓜 右菖蒲 白术 白芷 麦门冬各120克 草果 仁 肉桂(去粗皮,不见火)蓬莪术(煨;切)大腹皮 丁香皮 槟榔 木香(不见火)藿香叶各180克 木通(去节)240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气滞痞满不通,胸膈膨胀,口苦咽干,呕吐食少,肩背腹胁走注刺痛;喘急痰嗽,面目虚浮,四肢肿满,大便秘结,小便赤涩;忧思太过,怔忪郁积,脚气风热,聚结肿痛,喘满胀急。
用法用量每服12克,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去滓热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处方26、通乳丹处方人参30克 生黄耆30克 当归60克(酒洗)麦冬15克(去心)木通0.9克 桔梗0.9克 七孔猪蹄2个(去爪壳)
功能主治补气血,通乳汁。治产后气血两虚,乳汁不下。(下乳)
用法用量水煎服。二剂乳如泉涌。
摘录《傅青主女科》卷下
处方27、清膈煎处方陈皮4.5克 贝母(微敲破)3~9克 胆星3~6克 海石6克 白芥子1.5~2.1克 木通6克
功能主治清化痰热。治痰因火动,气壅喘满,内热烦渴。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至200毫升,温服。如火盛痰不降者,加童便50毫升;如渴甚者,加天花粉3克;如热及下焦,小水不利者,加栀子4.5克;如热在上焦,头面红赤,烦渴喜冷者,加生石膏6~9克;如痰火上壅而小水不利者,加泽泻3~6克;如痰火闭结,大便不通而兼胀满者,加大黄9克,或朴消3~6克。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处方28、清肝渗湿汤处方川芎 当归 白芍 生地 山栀 黄连 连翘 龙胆草各3克 银柴胡 泽泻 木通各2克 滑石6克 芦荟1.5克 甘草0.9克 防风2.4克
功能主治治肝经郁滞,湿火下注,阴部肿痛,时或作痒。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加淡竹叶20片,灯心20茎,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外科正宗》卷四
处方29、加减火府丸处方生干地黄(切,洗,焙)30克 木通45克 黄连(去须)22克 黄芩(去黑心)7.5克 赤茯苓(去黑心)15克
制法上五味,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清心泻火。治心经蕴热,头目壅赤,小便秘涩。
用法用量每服7~10丸,食后温水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三
处方30、橘核丸处方橘核(炒)海藻(洗)昆布(洗)海带(洗)川楝子(去肉、炒)桃仁(麸炒)各30克 厚朴(去皮、姜汁炒)木通 枳实(麸炒)延胡索(炒,去皮)桂心(不见火)木香(不见火)各15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行气活血,软坚散结。治颓疝。睾丸肿胀,偏有大小,或坚硬如石,不痛不痒,或引脐腹绞痛,甚则阴囊肿大,或成疮毒,轻则时出黄水,甚则成痈溃烂。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腹时用盐酒或盐汤送下。虚寒甚者,加炮川乌30克,坚胀久不消者,加硇砂6克(醋煮、旋入)。
备注本方所治颓疝,是由肝经气滞血瘀,肾有寒湿而成。方中橘核、木香入厥阴气分而行气,桃仁、延胡,入厥阴血分而活血;川楝、木通导小肠膀胱之热由小便下行,所以去湿;官桂能暖肾,补肾命之火,所以祛寒;厚朴、枳实并能行结水而破宿血;昆布、藻、带,润下而软坚散结,配合成方,共奏行气活血,软坚散结之功。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31、安神镇惊丸处方天竺黄(另研)人参 茯神 南星(姜制)各15克 酸枣仁(炒)麦门冬 当归(酒炒)生地黄(酒洗)赤芍药(炒)各9克 薄荷 木通 黄连(姜汁炒)山栀(炒)辰砂(另研)牛黄(另研)龙骨(煅)各6克 青黛3克(另研)
制法上药为末,蜜为丸,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急惊风惊退后调理,以预防再惊。
用法用量每服3~5丸,淡姜汤送下。
摘录《保婴撮要》卷三
处方32、木香调胃散处方木香4.5克,陈皮4.5克,甘草4.5克,三棱3克,莪术3克,车前子3克,大腹皮3克,红豆3克,砂仁3克,苍术3克,木通3克,山楂3克,川萆解4.5克,生姜皮1.5克。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利水消肿。主肝郁脾虚。
用法用量上为粗末,水煎服。
摘录《胎产新书》
处方33、龙脑鸡苏丸处方柴胡(要真银川者)60克(锉,同木通以沸汤100毫升浸一二宿,绞汁后入膏)木通(锉,同柴胡浸)阿胶(炒微燥)蒲黄(真者,微炒)人参各60克 麦门冬(汤洗,去心,焙干)120克 黄耆(去芦)30克 鸡苏(净叶)500克 甘草(炙)45克 生干地黄末(后入膏)180克
制法上除别研药后入外,并捣罗为细末,将好蜜1千克先炼一二沸,然后下生干地黄末,不住手搅,时时入绞下前木通、柴胡汁,慢慢熬成膏,勿令焦,然后将其余药末同和为丸,如豌豆大。
功能主治治肺热咳嗽,鼻衄吐血,血崩下血,血淋、热淋、劳淋、气淋,胃热口臭,肺热喉腥,脾疽口甜,胆疸口苦。
用法用量每服20丸,嚼破热水下,不嚼亦得。虚劳烦热,消渴惊悸,煎人参汤下;咳嗽唾血,鼻衄吐血,将麦门冬(汤浸去心),煎汤下,并食后、临卧服之。惟血崩下血,诸淋疾,皆空腹时服。治淋用车前子汤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处方34、二陈汤处方陈皮 半夏(姜汁炒)茯苓(去皮)白术(去芦)苍术(米泔制)砂仁 山药(炒)车前 木通 厚朴(姜汁炒)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药锉为一剂。
功能主治主痰湿中阻,泄泻或多或少,脉象沉滑者。
用法用量用生姜3片,乌梅1个,灯草1团,水煎,温服。泄泻不止,加肉蔻,诃子,去厚朴。
摘录《万病回春》卷三
处方35、驱风散处方金银花9克 牛蒡子(炒)防风 荆芥 当归 川芎 白芍 黄芩 连翘各2.4克 木通 甘草各1.2克
功能主治治紫赤丹毒,诸疮,咽喉肿痛;伤风发热烦躁,鼻塞气喘,痰嗽惊风。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400毫升,煎取320毫升,母子同服。
摘录《外科大成》卷四
处方36、降火化痰汤处方陈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贝母 胆星 海石 木通各1.5克 白芥子1.8克
功能主治治痉病,因痰火而成者。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如火盛痰不降者,加童便60毫升。
摘录《会约医镜》卷十二
处方37、青麟丸处方大黄10千克 黄柏250克 黄芩250克 猪苓250克 赤苓250克 泽泻250克 木通250克 车前子250克 米仁250克 粉萆薢250克 生侧柏250克 玄参250克 广皮250克 薄荷250克 制香附250克
制法上药除大黄外,煎汁去滓,将汁拌大黄蒸黑晒干,将蒸余之汁加黄酒2.5升,再拌大黄,蒸三小时晒干;将锅内余汁拌大黄,再晒干研末。每500克净粉用白蜜120克,炼熟化水泛丸,如椒目大,约成丸9.5千克。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治湿毒疮疡,目赤口碎,头痛齿痛,二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日二次,每次3克,开水吞服。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中药成方配本》
处方38、川连枳壳汤处方川连 枳壳 木通 甘草 大腹皮 地骨皮
功能主治主脾实腹胀,肚腹肘热,肛门热。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症因脉治》卷三
处方39、柳皮膏处方柳白皮3千克 楸皮3千克 木通600克 枳壳300克 皂荚600克 木香末90克
制法上药细锉,以水48升,煮取汁6升,去滓,移于小锅子中,下木香,煎至4.2升去滓,又移于小锅中,以慢火煎,搅勿住手,炼如饧,捻成丸即住,以油帛裹收之。
功能主治治诸疮愈后,疮瘢胬肉未消,瘰疬。
用法用量每日涂于帛上贴之,取平复为度。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
处方40、四圣散别名四圣汤(《鸡峰普济方》卷二十四)。
处方紫草茸 木通(锉)甘草(锉,炒)枳壳(麸炒,去瓤)黄耆(切,焙)各等分
制法上同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疮疹出而不快及倒靥。
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250毫升,煎至200毫升,温服,不拘时。
摘录《阎氏小儿方论》
处方41、二陈汤处方陈皮 半夏(姜汁炒)茯苓 枳壳(麸炒)牛膝(去芦)猪苓 木通 山桅 麦门冬(去心)车前子 黄柏(酒炒)各等分 甘草减半
制法上药锉为一剂。
功能主治主痰气闭塞,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用灯草1团,水煎,空腹时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四
处方42、五淋散别名山栀子汤(《鸡峰普济方》卷十八)。
处方木通(去节)滑石 甘草(炙)各180克 山栀仁(炒)420克 赤芍药 茯苓(去皮)各250克 淡竹叶120克 山茵陈(去根,日干)60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通淋化浊。治膀胱有热,水道不通,尿少次频,脐腹急痛,作止有时,劳倦即发,或尿如豆汁,或尿有砂石,或尿淋如膏,或热淋尿血。
用法用量每服9克,水150毫升,煎至12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处方43、蒲黄汤别名蒲黄散(《证治准绳·类方》卷六)。
处方赤茯苓 木通 车前子 桑白皮(炒)荆芥 灯心 赤芍药 甘草(微炒)蒲黄(生)滑石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清心肾,利小便。治心肾有热,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葱白、紫苏煎汤调服。
摘录《袖珍方》卷二引《太平圣惠方》
处方44、瞿麦汤处方瞿麦(用穗)45克 黄芩(去黑心)鸡苏各30克 当归(切,焙)23克 木通(锉)45克 白茯苓(去黑皮)芍药 滑石(研)各23克
制法上药八味,捣为粗末,过筛。
功能主治治气淋。膀胱热结,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八
处方45、圣灵丹处方人参(去芦)木香 汉防己 茯苓(寒食面煨)槟榔 木通各6克(炒)苦葶苈15克(炒)
制法上七味,研为细末,枣肉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肺益气,利湿退肿。治脾肺有湿,喘满肿盛,小便赤涩。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煎桑白皮汤送下。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四
处方46、家秘枳壳黄连汤处方川连 枳壳 木通 甘草
功能主治治中热腹泻,发热口渴,唇干齿燥,面赤烦躁,小便赤涩,小腹中一泛即泻,一泻即止,少顷复痛复泻,肛门如火,粪色多黄,脉沉数。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处方47、调卫饮处方广木香 木通 枳壳各2.4克 当归 穿山甲 漏芦 柴胡各3克 甘草0.9克
功能主治行气通乳。主产后感寒,气滞血凝,乳汁不行。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酒各200毫升,煎至20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丹台玉案》卷五
处方48、大连翘饮处方连翘 瞿麦 滑石 车前子 牛蒡子 赤芍 山栀 木通 当归 防风 黄芩 柴胡 甘草 荆芥 蝉蜕 石膏各1.5克
功能主治主小儿丹毒发热,痰涎壅盛,一切诸疮痧疹,颈项生核,或伤风、伤寒、时行发热。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加灯心20根,煎至320毫升,母子同服。
摘录《外科正宗》卷四
处方49、辛夷散处方辛夷仁 细辛(洗去土、叶)藁本(去芦)升麻 川芎 木通(去节)防风(去芦)羌活(去芦)甘草(炙)白芷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肺虚,风寒湿邪外袭,鼻内壅塞,涕出不已,气息不通,或不闻香臭。
用法用量每服6克,食后用茶清调服。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50、常山饮处方常山 川山甲(醋炙)木通 秦艽各7.5克 辰砂0.5(别研)甘草(炙)15克
制法上锉为散,作一剂。
功能主治主体虚及年老之劳疟。
用法用量用水450毫升,加乌梅、大枣各7枚,煎至80毫升,再入汤15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入辰砂,温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六
处方51、结核消解散处方南星(姜制)半夏(姜制)枳实 桔梗 柴胡 连翘 黄连 赤芍 防风 独活 白附子 苏子 莪茂 蔓荆子 木通 甘草
功能主治治瘰疬。
用法用量加生姜、灯心,水煎服。有痰,加竹沥。
摘录《证治宝鉴》卷九
处方52、八正散处方车前子 瞿麦 萹蓄(亦名地萹竹)滑石 山栀子仁 甘草(炙)木通 大黄(面裹煨、去面,切,焙)各500克
制法上药为散。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利水通淋。心经邪热,一切蕴毒,咽干口燥,大渴引饮,心忪面热,烦躁不宁,目赤睛疼,唇焦鼻衄,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及小便赤涩,或癃闭不通,热淋、血淋。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入灯心,煎至100毫升,去滓,食后临卧温服。小儿量力少少与之。
备注方用瞿麦利水通淋,清热凉血,木通利水降火为主;辅以萹蓄、车前、滑石、灯心清热利湿,利窍通淋,以桅子、大黄清热泻火,引热下行;甘草梢和药缓急,止尿道涩痛。诸药合用,而有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之功。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处方53、地黄散处方生地黄 熟地黄 当归 大黄各22.5克 谷精草 白蒺藜 木通 黄连 防风 生犀角 木贼 玄参 沙苑蒺藜 羌活 蝉蜕 粉草各15克
制法上药研为末。
功能主治主小儿心肝壅热,致生混睛障。目赤肿痛,赤筋,白膜遮睛,渐致失明。
用法用量每服6~9克,食后用猪肝或羊肝煎汤调服,每日四次。
摘录《阎氏小儿方论》
处方54、下乳涌泉散处方当归 川芎 天花粉 白芍药 生地黄 柴胡各30克 青皮 漏芦 桔梗 木通 白芷 通草各15克 穿山甲45克 王不留行90克 甘草7.5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组成】产后乳汁不行。
用法用量每服6~9克,临卧时用黄酒调下。
摘录《清太医院配方》
处方55、白虎青龙汤处方生石膏 木通 贝母(去心,杵)桑叶(生用)连翘 牛蒡子(生用,杵)板蓝根 银花 蝉蜕(去足、翅)麦冬(去心)生地 黄芩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养阴化痰。白喉,太阴燥火挟有少阳相火,喉间红肿而痛,甚则颈项亦肿,初起辄多痰涎。
用法用量上药十二味,水煎,分二次服。一日二剂或三剂。太阴燥火盛,少阳标证轻者,去黄芩、牛蒡子,加西洋参,倍石膏、地、冬;标证独盛者,以黄芩易龙胆草;痰涎壅盛者,仍用牛蒡子,或冲入鲜莱菔汁、牛黄,减冬、地,加杏仁、旋复花、瓜萎皮。
摘录《白喉条辨》
处方56、泽泻散处方泽泻30克 牡丹23克 桂心23克 甘草23克(炙微赤,锉)榆白皮23克(锉)白术23克 赤茯苓30克 木通30克(锉)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虚劳,膀胱气滞,腰中重,小便淋沥。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30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九
处方57、木通汤处方木通 滑石各15克 牵牛(取头末)7.5克
制法上作一服。
功能主治治小便不通,小腹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加灯心10茎,葱白1根,煎至20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奇效良方》卷三十五
处方58、龟甲散处方龟甲(炙)木通(锉)远志(去心)菖蒲各15克
制法上四味,捣罗为细散。
功能主治治健忘。
用法用量空腹时用酒调服1.5克,渐加至3克。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三
处方59、柴胡散处方柴胡30克(去苗)半夏15克(汤洗七遍去滑)川大黄22克(锉碎,微炒)枳壳22克(麸炒微黄,去瓤)百合22克 桑根白皮30克(锉)麦门冬60克(去心)赤茯苓30克 秦艽22克(去苗)紫菀22克(洗,去苗、土)黄芩22克 赤芍药22克 甘草15克(炙微赤,锉)鳖甲60克(涂醋炙令黄,去裙襕)知母22克 木通22克(锉)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主妇人骨蒸劳热、咳嗽,胸膈痰壅,腹胁妨闷,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入生姜4克,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七十
处方60、蠲风饮子处方防风(去芦)杜仲(去粗皮,姜汁炒)羌活 白芷 川归(去芦头,酒浸洗)川芎 生地黄(酒浸洗)白芍药 川牛膝(去芦,酒洗)秦艽(去芦)何首乌 萆薢 苍术(米泔浸一二宿)白术 木通(去皮)大枫子肉 威灵仙 血藤(即过山龙)防己 丁松藤各30克 荆芥穗 海桐皮(去粗皮)五加皮 天南星(煨制)半夏(汤泡七次)橘红(去白)赤茯苓(去皮)桑寄生 天麻 僵蚕(炒)钓藤钩各15克 薄桂(去粗皮)草乌头(去皮、尖)甘草节 川乌(去皮、脐,炮)猪牙皂角各7.5克 两头尖 阴地蕨(一名地举)大蓟 小蓟 理省藤 桑络藤各45克 生姜30克(另研细)
制法上药各切细,无灰好酒6升,以瓷罐一个盛酒浸药,以皮纸十数重包封罐口,冬半月,夏七日,秋、春十日。
功能主治治中风瘫痪,口眼歪斜,及一切手足走注疼痛,肢节挛急,麻痹不仁。
用法用量每日清晨,午前、午后、临卧各服适量。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鸡,猪、鱼,羊、驴、马、飞禽、虾蟹等肉味,及煎烙油腻、水果生冷、养麦、热面等一切动气发风之物。
摘录《医学正传》卷一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