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陶瓷器

陶器和瓷器的总称。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普通陶器与瓷器绝大部分属于以粘土为主要原料烧成的硅酸盐制品。陶瓷一般说是陶瓷器的简称,广义地说是陶器、瓷器以及含粘土很少或不含粘土的特种陶瓷如高铝瓷、镁质瓷、锆质瓷、磁性瓷、电子陶瓷、高温陶瓷、工程陶瓷、核能陶瓷等的泛称。

陶与瓷在外观与微观结构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尽管两者均由结晶态物质、玻璃态物质和气泡 3种组分组成,但粗细、致密程度和气孔数量有所不同。陶器制造主要采用粘土质原料,加工比较简单,烧成温度偏低(一般为1000℃左右),因而质地粗糙,致密度差,气孔率高,吸水性强。而且一般粘土中含铁、钛等化合物杂质较多,使烧成的制品多数带有颜色。瓷器制造大都选用杂质含量较少的粘土,适量配以熔剂原料和瘠性原料(见陶瓷器原料),在较高的温度下(1300℃左右或高于1300℃)烧成,所得成品组织细腻,结构致密,强度较高,而且吸水率很低。如果制造中选用更纯的原料,特别是氧化铁含量很低的粘土,并采用适当配料和较高的烧成温度,则可制成白度很高、透光度良好的高质量瓷器。

简史

陶器制造起源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陶器制造已较普遍地在世界各民族中独立地得到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对生活与艺术需求的增长,陶器的品种、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逐渐完成了陶到瓷的演变。瓷器起源于中国东汉时期(公元25~220),然后向东、西方传输,影响着世界瓷器制造业的发展(见陶瓷史)。

产区及概况

世界各地的陶瓷器生产,既有传统品种和传统工艺的继续,也有大量新兴品种的出现。

在中国,某些失传的成就,如唐代就已有名的长沙窑,宋代列为名窑的定窑、钧窑、汝窑、耀州窑都先后通过分析研究与科学总结,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中国的陶都宜兴(见宜兴陶瓷)与瓷都景德镇(见景德镇瓷),长时期称誉于世界,现在仍是重要产区。宜兴的紫砂陶器与宜均陶,景德镇的青花瓷、玲珑瓷、颜色釉瓷以及其他艺术名瓷,仍保持着原有风彩。德化的建白瓷观音、达摩等雕塑艺术品,其声誉不减当年(见德化瓷)。被法国人誉为“雪拉冬”的浙江省龙泉青瓷,质量与产量均较过去有大的提高。华北地区的唐山陶瓷、邯郸陶瓷,华南地区的醴陵瓷、潮州瓷器、石湾陶器,华东地区的淄博陶瓷以及东北的海城陶瓷均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跃居为中国陶瓷的优良品种。

英国的北斯塔福德郡 (North Staffordshire)是英国近200多年来著名的瓷区,尤其是19世纪初期发展起来的骨瓷,以及由韦奇伍德创立的类碧玉(jasper)陶器,一直是风格独异的优良产品。法国的塞夫尔(Serves)瓷厂自1750年建成后以生产软质瓷著称。后在法国里摩日(Limoges)发现瓷土,于19世纪初改制硬质瓷,从而以生产各种雕像、花卉为主,具有装饰华丽、色彩鲜艳的特点,为欧洲许多瓷厂仿制。德国的迈森(Meissen)瓷厂自1715年开始生产白度很高的硬质瓷(烧成温度1400℃),是欧洲最早成功地制造硬质瓷的工厂,并左右了欧洲瓷器的风格。这种传统产品风格一直保留到今天。荷兰的代尔夫特(Delft)地区 16~17世纪以生产白釉蓝彩陶器称誉欧洲。17世纪生产锡釉陶。这种陶器连同“代尔夫特”的名称传入英国,成为两国共有的品种而沿用至今。日本濑户陶瓷产区13世纪起即以陶瓷业著称,目前的900多家陶瓷工厂除生产日用器皿外,还生产工业用瓷。

制造原理

陶瓷器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利用其可塑性,使泥料塑成陶瓷器物生坯,经过高温煅烧,使生坯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烧成为陶瓷器。为使陶瓷器更加美观实用,其中一些产品须再经釉烧和彩烧。

粘土与适量的水混练以后形成泥团,这种泥团(称坯料)在外力的作用下塑成器形,并在外力去掉后仍保持其形状不变。这种性质为粘土的可塑性。坯料成型后有较高的屈服值和干燥后能维持坯料颗粒之间相互结合而不散垮的结合强度。干燥过程水分蒸发,颗粒间空隙减少而发生体积收缩。坯料中加入瘠性原料(石英或煅烧熟料)和减少水量,可以改变过大的流动性,调节可塑性能,减小干燥收缩。

高温煅烧时粘土中的熔剂原料如长石、滑石等达到一定温度时熔融,出现液相,填充于未熔颗粒之间的空隙中,靠其浸润性和表面张力,使气孔率下降,发生烧成体积收缩,同时能溶解难熔组分,而从液相中析出新的结晶相(莫来石)并发育长大。原料中加入的石英可部分溶解在液相中,提高粘度,防止高温变形。难熔颗粒溶解和莫来石析出的反应不断进行,最终,莫来石、残留石英与其他晶相组分借助于玻璃相(液相)连结,伴随气孔而构成复杂的结构,组成致密的陶瓷器坯体。

釉是附着于陶瓷器坯体表面的经熔烧的玻璃质层。釉料细浆首先须粘附于坯体表面,釉烧时绝大部分熔融,而与坯互相渗入,形成夹杂残留气泡和晶体的釉层,使陶瓷器表面平滑并具有光泽,易于清洁,还可以增加强度和提高抗腐蚀性,并能增进色调和进一步彩饰(见陶瓷釉)。

种类

陶瓷器的种类很多。按用途可分为饮食用具与艺术陈设品两大类;按原料分类,有紫砂陶、叶蜡石精陶、石灰石精陶、高岭石瓷、瓷石瓷、滑石质瓷、骨瓷等;按釉色可分为白釉瓷、颜色釉瓷、花釉瓷、结晶釉瓷等;按装饰方法分有釉上彩瓷、釉中彩瓷、釉下彩瓷、雕塑刻瓷等。

生产工艺

陶器与瓷器在外观与内在质量上虽存在着差异,但制造原理相同,生产工艺基本一致。综合起来为:坯料制备、成型、干燥、施釉(可不施釉)、烧成和装饰(可不装饰) 6个过程。每一个过程又可分为若干工序。

坯料制备(见陶瓷器原料)主要包括原料净化、配料、粉碎和练泥等工序。由于天然矿物原料中杂质含量波动较大,往往需要采用拣选、淘洗、强磁除铁等方法使之净化,以保证配料的统一和符合预定组成要求。原料按比例配合,经过粉碎、掺水后,如果水分过多,要通过压榨去掉多余水分,还须排除夹入的气泡并使坯料中的水分均匀,以提高可塑性。一般可以利用陈腐、捏练和真空练泥等办法。其中真空练泥效果好,效率高。

陶瓷器成型主要采用可塑法与注浆法。湿压法与等静压法也有应用。可塑法成型又可分为旋压、滚压、印坯、雕镶以及较古老的拉坯法。这些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器型(例如扁平的或深凹的)、坯体的质量要求(如致密度大小)和生产效率。

陶瓷器的器型设计既要满足产品的艺术效果和实用价值,还需要考虑生产技术的要求。因此,设计工作者在具有较高的审美素质的同时,还须熟悉生产工艺和工艺材料性质。例如将器型的弯曲部分设计成90°的折角,在干燥与烧成中则容易出现裂纹。此外,器型设计还要结合使用要求,考虑减少洗涤、贮存、包装、运输等因素造成的损失。

陶瓷器烧成是陶瓷器生产中的关键工序。烧成中必须制订正确的温度制度(包括升温速度、最高温度、保温时间、冷却速度等)和气氛制度(包括氧化、还原和中性气氛的温度范围和强度)。这些制度的制订要依据坯体在温度变化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同时还须考虑窑炉的形式、结构和装窑方法等的影响。

陶瓷器是一种实用品,同时也是一种艺术品。史前时期的人类在陶器艺术方面就有突出的成就,彩陶上的彩绘艺术与器型的配合,浑然一体。这些原始陶器的艺术表现到现在还为人们所赏识。现代陶瓷器装饰的设计和艺术远比过去丰富,彩色颜料已从天然呈色矿物扩大到人工合成颜料多种系列,可以适应1300℃以上的烧成温度,使陶瓷器的装饰得到空前的发展。

参考书目
    中国硅酸盐学会编:《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北京,1982。景德镇陶瓷研究所编著:《中国的瓷器》,轻工业出版社,北京,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