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含有巴豆的处方(十七)

巴豆(别名双眼龙、大叶双眼龙、江子、猛子树、八百力、芒子),种子:辛,热;有大毒。根、叶:辛、温。有毒。种子:泻下祛积,逐水消肿。用于寒积停滞,胸腹胀满;外用蚀疱。用于恶疮疥癣,疣痣,白喉,疟疾,肠梗阻。根:温中散寒,祛风活络。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肿痛,毒蛇咬伤。叶:外用治冻疮,并可杀孑孓、蝇蛆。小编整理出含有巴豆的处方共1257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961~1020共60个。

处方1、巴豆丸

处方巴豆1两(不去油,只去皮心,烂研),大麦蘖2两(炒微黄),神曲1两(炙微黄),香墨半两,礞石1两(细研),麝香1分(细研)。

制法上为末,用头醋1碗于锅内,先入巴豆,煎2-3沸,后入诸药,煎令稠,可丸即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久厌食,症块不消。

用法用量每服3-5丸,空心以生姜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四十九

处方2、化症丸

处方硇砂半两(细研),巴豆10枚(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五灵脂半两,干姜半两(炮裂,锉),雄雀粪半两(微炒黄),猪牙皂荚半两(去皮,涂醋,炙令黄,去子)。

制法上为末,同研令匀,用醋煮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妇人食症,腹胀气急,面目浮肿,四肢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5丸,空心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一

处方3、巴豆丸

处方巴豆2枚(去皮,熬),桃仁(去皮,熬)2枚,松脂大豆许。

制法上药捣为2丸。

功能主治耳鸣。

用法用量绵裹塞耳中。

摘录《普济方》卷五十四

处方4、半夏散

处方麝香、雄黄、半夏、巴豆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蛇咬。

用法用量敷之。

摘录《普济方》卷三○七

处方5、立效丸

处方铅丹(炒)半钱,草乌头1枚(炮裂;去脐皮),巴豆3粒(去皮心膜,出油尽,研)。

制法上3味,先捣乌头为末,与2味同研极匀,以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水泻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丸,煎陈粟米、甘草、乌梅汤放温服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四

处方6、加减息奔丸

处方川乌头1钱,干姜1钱半,人参2钱,厚朴8分,黄连1两3钱,紫菀1钱,巴豆霜4分,桂枝3钱,陈皮1钱半,青皮7分,川椒(少去汗)1钱半,红花少许,茯苓1钱半,桔梗1钱,白豆蔻1钱,京三棱1钱半,天门冬(去心)1钱半。

制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益元气,泄阴火,破滞气,削其坚。主仲夏合,其积为病,寒热喘咳,气上奔,脉涩。

用法用量初服2丸,1日加1丸,2日加2丸,加至大便微溏利为度,再从2丸加服,食前煎生姜汤送下。

注意忌酒、湿面、五辛大料热物之类,及生冷硬物。

摘录《东垣试效方》卷二

处方7、多黑散

处方似锦(即将军)3两(小便浸3日,纸裹煨过),倚松子(即巴豆)3两半(浆水浸7日,炒黄),豫吞(即细炭)1握1茎(米醋5升滓尽用之),半两铜钱70文(铜线细用酒5升炼尽)。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逐一切败血;止血。

用法用量随你大小贴之。血出疼痛便止,更无瘕痕。逐妇人一切败血者,可服1字,温酒调服。

摘录《鸡峰》卷二十二

处方8、二妙丸

处方巴豆(不去壳)7枚,荜澄茄7枚。

制法上为细末,绵裹。

功能主治齿衄。

用法用量左齿病纳之左耳,右齿病纳之右耳。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九引何光甫方

处方9、化痞膏

处方当归尾1两,红花1两,金银花1两,三棱1两,白芥子1两,莪术1两,胡芦巴1两,昆布1两,生地黄1两,桃仁1两,乱头发1两,大黄1两,熟地黄1两,鳖甲1两,穿山甲1两,海藻3钱,两头尖3钱,阿魏3钱,蓖麻子3钱,川乌3钱,巴豆仁3钱,黄连3钱,天南星3钱,漏芦3钱,大贝母3钱,半夏3钱,川萆薢3钱,大戟3钱,胡黄连3钱,甘遂3钱,凤仙子3钱,芫花3钱,海浮石3钱,阿胶3钱,威灵仙3钱,槟榔3钱,直僵蚕3钱,全蝎3钱,瓜儿竭3钱,乳香(去油)3钱,粉甘草3钱,金线重楼3钱,没药(去油)3钱,土木鳖30个,番木鳖30个,独蒜30个,蜈蚣30条,水红花子4两,鲜商陆8两,活鲫鱼1个(重半斤),麻油3斤,黄丹(飞,晒炒)1斤半,麝香1钱。

制法上药除乳、没、竭、麝、阿魏5味另研收贮。

功能主治痞积症瘕。

用法用量临摊掺膏药上,群药同油熬膏法修合。

摘录《疡医大全》卷二十一引刘长随方

处方10、立应丸

处方干姜1两(炮,另末),百草霜1两,巴豆(连皮,炒用)1两,杏仁1两(同巴豆和皮炒黑色,杵为泥后,入霜研用)。

制法用黄蜡4两,熔开蜡,次入前4味,用铁器搅匀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脏腑泄痢,脓血不止,腹中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5丸,甘草汤送下;白痢,食前用干姜汤送下;若水泻,温水送下。

摘录《神效名方》

处方11、代针膏

处方枳壳1个(大者,去瓤),巴豆5钱(去皮)。

功能主治痔漏。

用法用量上药将豆妆在枳壳内,线缚,罐内盛,醋煮干枳、豆,晒干研细,用丝线蘸湿展药,敷痔根上;津调代针膏,敷疮头尖。败肉自去。

注意如顽漏日久不可用。

摘录《袖珍》卷三

处方12、二神散

处方天将子2个,朱砂1分,轻粉1分,蝎梢5个,巴豆2个。

制法上为细末,奶汁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急慢惊风。

用法用量1岁1丸,薄荷水送下。

摘录《鸡峰》卷二十四

处方13、比金丸

处方没药(研)1钱,五灵脂(研)半两,皂荚(不蛀者,去皮子,酥炙,捣末)3钱,白丁香(雄者,研)1钱半,硇砂(研)1钱半,乳香(研)1钱半,巴豆10粒(去皮心膜,不出油,烂研)。

制法上为细末,用大枣10个(去核),刮巴豆膏入枣内,线缠了,慢火炙熟,去线捣烂,与前项药末合匀,和捣成剂,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利胸膈,除积滞。主久积伏滞成块。妇人血癖血块,及产后败血不行,儿枕刺痛,小儿奶癖。

用法用量大人腑实者5丸,虚者3丸;小儿芥子大,一岁3丸,5-7岁以上7丸,十岁以上10丸。取积,用烧皂子浓煎汤放冷送下;利胸脯,用枣1个,烂嚼裹药干咽,不得嚼药,并临卧服,急患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二

处方14、代针膏

处方乳香2分,白丁香5分(细直者是),巴豆5分(去壳,炒焦),碱各5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疮疡脓热不溃。

用法用量热水调,点疮头上,常以碱水润之,勿令干。

摘录《外科发挥》卷一

处方15、巴豆丸

处方巴豆(去皮心,出油)10粒,胡椒10粒,高良姜1分,乌头(生用,去皮)1分,桂(去粗皮)1分,麝香少许(别研)。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风齿疼痛。

用法用量以绵裹置于痛处咬之,勿咽津液。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

处方16、化铁丸

处方五灵脂(去砂石,拣净者)1两,陈橘皮(不去白,拣真者)1两,青橘皮(不去白,拣真)1两,陈糯米(拣净者)1合,巴豆(去壳并心膜)。

制法上各锉碎。用慢火先炒五灵脂香透,次下青皮,候色变,又下陈皮,亦变赤色,却下糯米、巴豆在内同炒,唯要糯米色黄赤,取出以纸摊净地上,出火气,拣去巴豆不用,或只留3-5粒在内亦得,为细末,用好酸米醋蒸饼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诸气蛊食蛊,腹肚肿胀,紧急如鼓,妨闷气促,不能坐卧,饮食顿减,手足干瘦,累治不效者;兼治翻胃。

用法用量每服15丸至20丸,煎葱汤或茶汤送下,妇人醋汤或艾汤送下。

摘录《杂病广要》引《卫生家宝》

处方17、二香化积丸

处方大乌梅8个(去核,炒),巴豆16个(微去油),胡椒(大者)15粒,陈皮半两,青皮半两,缩砂仁半两,丁香1钱。

制法上为末,米醋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诸食积。

用法用量《奇效良方》有木香一钱。

摘录《袖珍》卷三

处方18、分气丸

别名塌气丸

处方蝎半两,胡椒1两,木香半两,巴豆1分(去壳皮膜,出油尽)。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腹胀。

用法用量每服3-5丸,葱白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四

处方19、分气丸

处方巴豆10个(去壳皮膜,出油尽),木香1钱,附子1个(重半两。炮,去皮脐尖)。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腹胀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2-3丸,熟水送下。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四

处方20、紫双丸

别名双丸(《类证活人书》卷二十)。

处方巴豆22.5克 麦门冬12.5克 甘草6克 甘遂2.5克 朱砂2.5克 蜡12.5克 蕤核仁22.5克 牡蛎10克

制法上八味,先以汤熟洗巴豆,研,新布绞去油。别捣甘草、甘遂、牡蛎、麦门冬,下筛讫。研蕤核仁令极熟。乃纳药末更捣二千杵。药燥不能作丸,再稍加炼蜜。

功能主治治小儿身热头痛,食饮不消,腹中胀满,或小腹绞痛,大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半岁儿服如荏子2丸,一岁至二岁儿服如半麻子2丸,三至四岁,服如麻子2丸,五至六岁服者,服如大麻子2丸,七岁至八岁服如小豆2丸,九岁至十岁,微大于小豆2丸。常以鸡鸣时服,至日出时不下者,饮热粥适量即下,皆双出也。下甚者,饮以冷粥即止。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五

处方21、珍珠丸

处方巴豆霜6克 腻粉6克 滑石6克 天南星4.5克 蝎梢24个 续随子24个 粉霜4.5克

制法上药研令极细,以糯米粥为丸,如黄米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积热惊痫。

用法用量小儿一岁以下,每服1~3丸,十五岁每服5~10丸,茶汤或荆芥汤送下。

摘录《宜明论方》卷十四

处方22、化痰丸

处方干姜(或用姜屑)1两,半夏(炮)1两,南星(炮)1两,枯矾1两,滑石1两,巴豆霜1钱。

制法上为细末,水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化痰坠涎,止嗽定喘。

用法用量每服5-7丸,生姜汤送下。食后微溏利妙。

摘录《普济方》卷一五八

处方23、乾坤一气膏

处方当归 白附子 赤芍 白芍 白芷 生地 熟地 川山甲 木鳖肉 巴豆仁 蓖麻仁 三棱 蓬术 五灵脂 续断 肉桂 玄参各30克 乳香 没药各36克 麝香9克 真阿魏60克(切薄片)

制法上药切片,除后四味外,用香油2.5千克,余药皆人油浸(春三天,夏五天,秋七天,冬十天),浸毕,用桑柴火熬至药枯,细绢滤清。每用以净油500克入锅内,加飞丹360克,槐枝搅拌,候膏成,端下,渐下阿魏片,至化尽,方下乳、没、麝香,再搅匀,乘热倾入瓷罐内,临用汤中顿化。

功能主治治痞疾,无论新久;诸风瘫痪,湿痰流注,诸般恶疮、怪症;男子遗精,妇人赤白带下;男女精寒血冷,久无嗣息。(不育不孕)

用法用量痞病,以红缎摊膏,贴患处;余病,用绫绢摊之;有肿者,对患处贴;男子遗精、妇人白带,贴丹田;诸风瘫痪,贴肾俞穴。

摘录《外科正宗》卷四

处方24、九仙山何处士黑神丸

别名黑神丸、九仙丹

处方巴豆(新好者)1两(轻捶去皮,以长流水约两碗,浸1宿,然后更煮30-50沸后冷,粗去心膜,以布子拭去水,然后研如膏,用厚纸10数张裹,以重物压去油用),豆豉3两(须是新者好的,软者为妙。不得用盐煮干,与上巴豆膏同研细匀),京三棱半两(生用),大戟半两(生用,不去皮。其里面白如粉白者为妙),五灵脂1分(黑色者为上),杏仁半两(烧过后研,入药再研之)。

功能主治瘟疫时气及中恶,心气闷绝,面青手冷,痢疾,疳疾,水肿胀满。

用法用量黑神丸(《活人书》卷十八)、九仙丹(《医方类聚》卷八十九引《王氏集验方》)。

摘录《普济方》卷二五六引《博济》

处方25、交泰丸

处方干姜(炮制)0.9克 巴豆霜I.5克 人参(去芦)肉桂(去皮)各3克 柴胡(去苗)小椒(炒去汗,并闭目去子)白术各4.5克 厚朴(去皮,锉,炒。秋、冬加至21克)酒煮苦楝 白茯苓 砂仁各9克 川乌头(炮,去皮、脐)13.5克 知母12克(一半炒,一半酒洗。此一味,春、夏所宜,秋、冬去之)吴茱萸(汤洗七次)15克 黄连(去须。秋、冬减至4.5克)皂角(水洗,煨,去皮、弦)紫菀(去苗)各18克

制法上药除巴豆霜另入外,余同研为极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升阳泻阴,调营和中。治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沉困懒倦。

用法用量每服10丸,温水送下。

摘录《脾胃论》卷下

处方26、小儿脐风散

处方牙皂120克 大黄120克 巴豆霜6克 当归18克 全蝎60克 硇砂(炙)6克 朱砂330克 牛黄3克

制法以上八味,共研为细粉,过罗。再兑大赤金80张,每包0.06克。

功能主治镇惊驱风,清热化痰。治初生小儿,肠胃不清,痰盛身热,脐带受风,啼哭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0.06克,温开水冲服。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27、立应丸

处方干姜(炮,另末)30克 百草霜30克 巴豆(连皮,炒用)30克 杏仁(同巴豆和皮炒黑色,杵为泥后,入霜研用)30克

制法上药用黄蜡120克,熔开蜡,次入前四味,用铁器搅匀,旋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脏腑泄痢,脓血不止,腹中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5丸,甘草汤下;白痢用干姜汤下,空腹时服。若水泻,温水下。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五

处方28、五香夺命丹

处方沉香 木香 丁香 乳香 没药(各去油)葶苈 牙皂 巴豆(去壳衣,捣烂,纸包压去油)各3克 生甘草1.5克

制法煎汤打神曲糊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治急慢心痛,绞肠沙症,小儿夹食伤寒,泻痢积聚,妇人血块,食痞噎食。

用法用量每服3~7丸,量人虚实大小,俱用冷水或温开水下。

摘录《惠直堂经验方》卷二

处方29、青金丸

处方贝母 知母各15克 巴豆(去油,膜)1.5克

制法上药为末,姜泥和丸,辰砂为衣(一法青黛为衣)。

功能主治治食积火郁,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每服5丸,食后用白汤送下。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五

处方30、朱砂丸

处方朱砂30克(细研,水飞过)肉桂30克(去皱皮,为末)巴豆20粒(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禹余粮30克(烧,醋淬三遍,细研)紫石英30克(细研,水飞过)

制法上药研匀以汤浸蒸饼和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症病。腹中硬痛,不欲饮食,经久不愈,羸弱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5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九

处方31、茴香散

处方香附子(用去壳巴豆2~7粒,同炒焦,巴豆不用)茴香(炒)各3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小儿外肾肿大,胀闷作痛。

用法用量幼儿每服1.5克,空腹时煎紫苏叶汤调下,如是3岁以上服3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九

处方32、水银扁丸子

处方黄明胶(炒令黄燥)4克 腻粉 干蝎(全者)百草霜(研)牛黄(研)铅霜(研)青黛(研)各7.5克 巴豆(去皮、膜、脂,煮黄)黑铅(同水银结砂子)水银各30克 香墨(烧、淬)9克

制法上为细末,入研药匀,以陈粟米饭为丸,如绿豆大,捏扁。

功能主治清热定惊,化痰利气。治小儿惊风壮热,涎盛喘粗,或发抽搐,目睛上视。及因乳哺不节,胸满呕逆,精神迷闷,发病瘈疭。

用法用量每一岁儿服1丸,四岁儿以上服4丸,乳食后用干柿汤或薄荷汤送下。以利下青粘滑涎为度。此药不得化破。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处方33、雄黄圣饼子

处方雄黄15克 巴豆100枚(去油、心,膜)白面300克(炒,筛二次)

制法上三味,除白面外,余药同研细末,再与面和匀,用新汲水搅和作饼,如手大,以浆水再煮至浮于水上,漉出,看硬软,捣作剂,丸如梧桐子大,然后捏作饼子。

功能主治治一切酒食所伤,心腹满不快。

用法用量每次服5~7饼,渐加至10~15饼,空腹时用茶或酒送下。嚼食一饼,利一行;二饼,利二行。

摘录《脾胃论》卷四

处方34、驱风丸

处方皂角7锭(炮,按水500毫升)巴豆49粒(去壳、心、膜)枳壳30克

制法上药以皂角水煮干为度,去巴豆不用,炒枳壳为细末,入木香15克,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大便不通,或年高风秘。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白汤下。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六

处方35、雄黄丸

处方雄黄15克(细研)真珠末15克 麝香3克(细研)牛黄3克(细研)巴豆20枚(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

制法上药都研令匀,入枣瓤及炼蜜和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中恶心痛。

用法用量每次3丸,用薄荷汤送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

处方36、齑汁丸

处方杏仁7粒(去皮、尖)巴豆1粒(去皮、膜)朱砂少许

制法上药共研成膏,丸如黄米大。

功能主治治痰饮咳嗽并酒食所伤。

用法用量每服3丸,临卧时用淡齑汁送下;如酒积,沮酒送下。小儿服1丸。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八

处方37、掌中金丸

处方川山甲(炮)甘草 苦丁香 川椒 苦葶苈 白附子 草乌头 猪牙皂角各6克 巴豆3克(全用,研)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生葱绞汁和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治妇人干血气。

用法用量每用1丸,新绵包定,纳阴中。

摘录《医垒元戎》

处方38、朱砂丸

处方朱砂15克(细研,水飞过)牛黄7.5克(细研)麝香15克(细研)天麻15克 天南星15克(炮裂)干蝎15克(微炒)白附子15克(炮裂)干姜15克(炮裂,锉)巴豆15克(去心、皮,研,压去油)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慢惊风,四肢拘急,心胸痰滞,身体壮热。

用法用量每服1丸,以奶汁或荆芥汤下。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

处方39、消积丸

别名丁香丸(《普济方》卷三九二)。

处方丁香9个 缩砂仁20个 乌梅肉3个 巴豆2个(去皮、油、心膜)

制法为细末,面糊丸,黍米大。

功能主治温中消积。治乳食停滞不化,脘腹膨胀,大便酸臭。

用法用量三岁以上3~5丸,3岁以下2~3丸,温水送下。

摘录《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处方40、剪草散

处方槿树皮240克 剪草120克 白及120克 巴豆14个(连壳研)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顽癣延久不愈。

用法用量水调为糊,厚厚敷于癣上,干即去之再敷,立效。不须抓破。

摘录《瑞竹堂经验方》卷五

处方41、下积丸

处方丁香 缩砂仁各12个 使君子5个(焙)乌梅肉(焙)川巴豆肉各3个(不去油)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和匀,烂饭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治乳食伤积,心腹胀满,气粗壮热,或泻或呕。

用法用量每服3丸,用橘皮煎汤送下。

摘录《直指小儿方》

处方42、五香拈痛丸

处方木香 官桂 丁香 乳香 藿香叶 沉香各15克 斑蝥7枚 巴豆3粒(去油)

制法上八味,共为细末,白面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心腹痛,或又有小腹痛者。

用法用量每服50丸,姜汤送下。

摘录《女科百问》卷上

处方43、煮黄丸

别名煮雄丸(《脉因证治》卷上)。

处方雄黄30克(另研)巴豆15克(生用,去皮,研烂)

制法上二味,入白面60克,合和研匀,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泻结导滞。治内伤饮食,外感风寒,卒发心痛,大便或秘,久而滞闷,心胸高起,按之愈痛,不能饮食者。

用法用量每服时,先煎浆水令沸,下药24丸,煮三十沸,捞人冷浆水中沉冷,一时服1丸,一日24丸,加至微利为度,用浸药水送下。

摘录《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

处方44、天台乌药散

处方天台乌药 木香 茴香(炒)青皮(去白)良姜(炒)各15克 槟榔2个(锉)川楝子10个 巴豆70粒

制法上八味,先将巴豆微打破,同川楝子用麸炒,候黑色,去巴豆及麸不用,令诸药为末。

功能主治行气疏肝,散寒止痛。治寒凝气滞所致的小肠疝气,少腹痛引睾丸,喜暖畏寒。

用法用量每服3克,温酒送下。疼甚者,炒生姜、热酒下亦得。

备注方中乌药行气疏肝,散寒止痛;木香、小茴香、青皮、高良姜行气散结,散寒除湿;槟榔行气破坚,直达下焦;用巴豆炒过的川楝子以去其苦寒之性,增强其行气散结之功。诸药同用,使寒凝解,气滞散,肝脉和,疝痛自除。

摘录《医学发明》卷三

处方45、枳巴丸

处方枳壳(去瓤,每2片入巴豆去壳者1粒,以线扎定,用米醋煮软烂成黑色,去巴豆,锉碎,焙干)

制法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酒食所伤,遂成痔疾,发则便血。

用法用量每服30丸,腊茶汤下,不拘时候。疾作服之,不宜多服。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七

处方46、一捻金散

处方半夏 天南星(锉),巴豆各60克 皂角子180克 阿胶60克(锉)黄明胶90克(锉)杏仁180克 白矾45克

制法上药,都放人瓶内,外留一眼子出烟,盐泥固济,候千。用炭煅令烟尽为度,即用泥塞合出烟眼子,放冷一宿,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虚损劳嗽,咯血吐血,心胸不利,上气喘急,寒热住来,盗汗羸瘦,肢体酸痛,肌肉枯槁,咳嗽不已,痰涎壅盛,夜卧不安;痫病倒卧,不省人事,口吐涎沫。

用法用量每服105克,临卧时用生姜自然汁调成稠膏,入斋汁75毫升和服。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八

处方47、硇砂丸

处方木香 沉香 巴豆肉(全者)各30克 青皮60克(不去皮)铜青15克(研)硇砂7.5克(研)

制法上二香、青皮三味细锉,同巴豆慢火炒令紫色为度,去巴豆为末,入铜青、硇砂二味研匀,蒸饼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膀胱疝气,外肾肿胀,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7~10丸,空腹时用盐汤吞下,每日二至三次。

摘录《普济本事方》卷三

处方48、雄黄散

处方雄黄3克(研)巴豆1个(去皮,研)

制法上二味,同研如泥,入乳香、没药少许,再研细。

功能主治治诸疮有恶肉,不能去者。

用法用量敷患处,恶肉自去。

摘录《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下

处方49、进食圆

处方代赭石(烧醋淬.研)、当归(去芦.微炒)、朱砂(研.飞)、枳壳(去瓤.麸炒微黄)、木香,各半两;麝香(细研)一分,巴豆霜半分。

炮制上件药捣,罗为末,入研药匀,面糊为圆,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治乳食不消,心腹胀满,壮热喘粗,呕吐痰逆,肠鸣泄泻,米谷不化;或下痢赤白,腹痛后重,及食症乳癖,倂气痞结,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一岁儿服一圆,温米饮下,更量虚实加减服之,食后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0、小犀角圆

处方巴豆二十二枚(去皮.膜.心.炒出油.细研),大黄(蒸.焙)一两一分,犀角三两,黄连(去须)、栀子(去皮)、干蓼蓝、升麻、黄芩、防风(去芦)、人参、当归(去芦)、黄蓍(去苗)、甘草(炙),各一两。

炮制上为细末,入巴豆匀,炼蜜搜和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肠痈、乳痈、发背,一切毒肿,服之化为水。

用法用量每服三圆,温汤下,利三、两行,吃冷粥止之,不利,加至四、五圆,初服取快利,后渐减圆数,取微溏泄为度,老小,以意加减,肿消及和润乃止。利下黄水,觉肿处微皱色变,即是消候。一切肿毒皆内消,神验不可论。

注意忌热面、蒜、猪肉、芦笋、鱼、海藻、菘菜、生冷、粘食。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1、感应圆

处方百草霜(用村庄家锅底上刮得者.细研)称二两,杏仁(拣净者.去双仁者.百四十个.去尖.汤浸一宿.去皮.别研极烂如膏),南木香(去芦头)二两半,丁香(新拣者)一两半,川干姜(炮制)一两,肉豆蔻(去粗皮.用滑皮仁子)二十个,巴豆七十个(去皮.心.膜.研细.出尽油如粉)。

炮制上除巴豆粉、百草霜、杏仁三味外,馀四味捣为细末,与前三味同拌,研令细,用好蜡匮和,先将蜡六两熔化作汁,以重绵滤去滓,以好酒一升,于银石器内煮蜡熔,数沸倾出,候酒冷,其蜡自浮,取蜡称用。凡春夏修合,用清油一两,于铫内熬,令末散香熟,次下酒煮蜡四两,同化作汁,就锅内乘热拌和前项药末;秋冬修和,用清油一两半,同煎煮热作汁,和匮药末成剂,分作小铤子,以油单纸裹,旋圆服饵。

功能主治治虚中积冷,气弱有伤,停积胃,不能转化,或因气伤冷,因饥饱食,醉酒过多,心下坚满,两胁胀痛,心腹大疼,霍乱吐泻,大便频并,后重迟涩,久痢赤白,脓血相杂,米谷不消,愈而复发。又治中酒呕吐,痰逆恶心,喜睡头旋,胸膈痞闷,四肢倦怠,不欲饮食。又治妊娠伤冷,新产有伤,若久有积寒吃热药不效者。又治久病形羸,荏苒岁月,渐致虚弱,面黄肌瘦,饮食或进或退,大便或秘或泄,不拘久新积冷,并悉治之。又治小儿脾胃虚弱,累有伤滞,粪白臭,下痢水谷,每服五粒黍米大,干姜汤下,不拘时候。前项疾证,连绵月日,用热药及取转并不成效者。常服进饮食,消酒毒,令人不中酒。

用法用量旋圆如绿豆大,每服三、五粒,量虚实加减,温水吞下,不拘时候。大病不过三服,便见痊愈。

备注此药温无毒,并不燥热,不损胃气,亦不吐泻,止是磨化积聚,消逐温冷,疗饮食所伤,快三焦滞气。此高殿前家方也。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2、酒症圆

处方雄黄(拣六个.如皂荚子大)、巴豆(不去皮.不出油)、?各十五个。

炮制右三味,同研细,入白面称重五两半,滴水和如豌豆大,候稍干,入麸内同炒香,将一粒放水中。如药粒浮于水上,即去麸不用。

功能主治治饮酒过度,头旋恶心,呕吐不止,及酒积停于胃间,遇饮即吐,久而成癖。

用法用量每服二粒,温酒下,食后服。寻常伤酒,每服一粒,茶、酒任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3、七珍丸

处方僵蚕(炒)160g 全蝎160g 麝香16g 朱砂80g 雄黄80g 胆南星80g 天竺黄80g 巴豆霜32g 寒食曲160g

性状朱红色的水丸;气芳香浓郁,味辣、微苦。

炮制以上九味,除麝香、巴豆霜外,雄黄、朱砂分别水飞成极细粉;其余僵蚕等五味粉碎成细粉;将麝香研细,与上述粉末(取出朱砂适量作包衣用)配研,过筛,混匀,用水泛丸,低温干燥,用朱砂粉末包衣,即得。

功能主治定惊豁痰,消积通便。用于小儿急惊风,身热、昏睡、气粗、烦燥,痰涎壅盛,停乳停食,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口服,小儿三至四个月,一次3丸;五至六个月,一次4~5丸;周岁,一次6~7丸;一日1~2次;周岁以上及体实者酌加用量,或遵医嘱。

规格每200丸约重3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4、七味榼藤子丸

处方榼藤子仁(炒)250g 毛叶巴豆茎及叶250g 阿魏3g 胡椒15g 蔓荆子及叶250g 黑香种草子250g 墨旱莲草汁适量

来源傣族验方。

性状为黑褐色的水丸;有蒜样臭气,味辛、微苦。

炮制以上七味,除墨旱莲草汁外,其余{嗑}藤子仁等六味粉碎成细粉,混匀,用墨旱莲草汁泛丸,低温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祛暑,和中,解痉止痛。用于吐泻腹痛,胸闷,胁痛,头痛发热。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6g,一日3次;外用,研末以麻油调敷患处。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5、卢氏异方感应圆

处方黄蜡(真者十两),巴豆(百粒,去皮,研为粉,用纸数重裹捶,油透再易纸,至油尽成白霜为妙),乳香(研)三钱,杏仁七十枚(去皮、尖,研细,依巴豆法去油),丁香(怀干)、木香(湿纸裹.煨)、干姜(炮)、肉豆蔻(面裹.煨)、荜澄茄、槟榔、青皮(汤洗.去瓤.炒)、百草霜(筛细)、片子姜黄,各一两。

炮制上除巴豆粉、百草霜、杏仁、乳香外,馀并为细末,却同前四味拌和研匀。先将上项黄蜡十两,于银、石器内熔化作汁,用重绵滤去滓,以无灰好酒一升,于银、石器内煮蜡熔,数滚取起,候冷,其蜡自浮于酒上,去酒不用。春夏修,合用清麻油一两,秋冬用油一两半,于入银器内熬,令香熟;次下酒煮蜡,同化作汁,乘热拌和前项药末十分均匀了,候稍凝,分作剂子,用罐子盛之,半月后方可服。

功能主治常服健脾进食,永无寒热泻痢之疾。盖消磨积滞以渐,自然无疾,温酒食醉饱,尤宜多服,神效不可述。

用法用量如服,旋圆如萝卜子大,任意服之,二、三十圆加至五十圆无碍。此药以蜡多,虽难圆,然圆子愈细,其功愈博,临睡须常服之。若欲治病,不拘时候。

备注与和剂方大不同,但用,修制须如法,分两最要匀停,止是暖化,不可偏胜。此药积滞不动脏腑,其功用妙处在用蜡之多,切不可减。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6、胃肠安丸

处方木香、沉香、枳壳(麸炒)、檀香、大黄、厚朴(姜制)、朱砂、麝香、巴豆霜、大枣(去核)、川芎

性状为朱红色的水丸;气芳香,味甘、辛、苦。

炮制上十一味,巴豆霜、麝香分别粉碎成细粉;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其余沉香等八味粉碎成细粉,与巴豆霜、麝香粉末配研,混匀,过筛,用水泛丸,低温干燥,用朱砂包衣,打光,阴干,即得。

功能主治芳香化浊,理气止痛,健胃导滞。用于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肠炎,菌痢,脘腹胀满,腹痛,食积乳积。

用法用量口服,小丸一次20丸,一日3次;小儿一岁内一次4~6丸,一日2~3次;一至三岁一次6~12丸,一日3次;三岁以上酌加。大丸一次4丸,一日3次;小儿酌减。

规格(1)小丸每20丸重0.08g(2)大丸每4丸重0.08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7、寸金圆

处方楮实子、川楝子(炒),各一两半;巴豆(炒)七个,全蝎(炒)四十个,当归(去芦.酒浸一宿)一两半。

炮制上为细末,用浸当归酒打面糊和圆,如鸡头实大。

功能主治治元阳虚弱,寒气攻冲,膀胱、小肠发肿作痛,或在心胁,牵连小腹,连属阴间,致身体憎寒撮痛。

用法用量空心,温酒盐汤吞下二圆至三圆,并进二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8、备急圆

处方干姜(炮)一两,巴豆(去皮.油.研)、大黄,各二两。

炮制上件为末,炼蜜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心腹诸卒暴百病,中恶客忤,心腹胀满,卒痛如刀所刺,气急口噤。

用法用量每服三圆,温水下,不拘时。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9、大茱连丸

处方蓬莪术 京三棱各7.5克(醋煮)干姜(炮)青皮(去白)陈皮(去白)木香 丁香各60克 巴豆21粒(去壳、心、膜,出油)绿小细茱萸6克

制法上药研末,醋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主小儿饮食过度,腹部膨胀,胸膈痞闷,强食不化,口渴烦躁,坐卧不安,肢体倦怠。

用法用量每服7~10丸,大者加服,用生姜、枣子汤送下。

摘录《活幼口议》卷十七

处方60、九痛圆

处方狼毒(炙香)一两,附子(炮.去皮.脐)三两,干姜(炮)、巴豆(去皮.心膜.炒干.取霜)、人参、吴茱萸(汤洗七次),各一两。

炮制上六味为细末,炼蜜和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九种心痛:一、虫心痛;二、疰心痛;三、风心痛;四、悸心痛;五、食心痛;六、饮心痛;七、冷心痛;八、热心痛;九、去来心痛。又治连年流注心胸痛。并疗冷冲上气,落马堕车,瘀血等疾。

用法用量每服空腹温酒下一圆。卒中恶心腹胀痛,口不能言者,服二圆立瘥。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