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夏季鲫鱼大红鳃病及鳃出血病的生态防控措施

鲫鱼大红鳃病

患病鲫鱼鳃部水肿、出血,呈鲜红色,故老百姓称之为“大红鳃”。此病发病猛、传染快、致死率高。解剖病鱼发现腹腔内充满淡黄色液体,与空气接触十几秒钟即呈果冻;肠道无食且红肿,最明显的症状是肝脏出血,严重的伴有肾脏等内脏器官出血;胆囊肿大,颜色变深或呈墨绿,胆汁充盈,有的胆汁变褐色;一般泄殖孔无红肿现象。鲫鱼大红鳃病病原初步被证实为嗜水气单胞菌。每年的5-7月和10-11月份,当水温在22-26℃时,是大红鳃爆发的高峰期,水温超过26℃,发病情况会逐渐减弱,主要危害体重250克以下的鲫鱼。

鲫鱼鳃出血病

濒死鱼离群独游(但是此种现象较少)全身发黑,各鳍条末端发白,最典型特征为死亡的鱼鳃盖上有一红点。检查濒死鱼,眼球突出,眼球及下颌、胸鳍基部点状充血,部分鱼有身体出血现象,病鱼捞出水面后,鳃部即开始大量出血。解剖发现,内脏粘连,肝脏充血严重,部分鱼有黄色半透明腹水,鱼鳔有点状出血。鲫鱼鳃出血病病原初步被证实为鲫鱼造血器官坏死病毒(鲤鱼疱疹病毒Ⅱ型,CyHV-2),该病毒能引起鲫鱼鳃部动脉血管的病变。发病与温度密切相关,每年5-7月和10-11月份,当水温在22-28℃时,是鳃出血病爆发的高峰期,死亡率高,水温超过28℃,死亡率会迅速下降。

发病诱因分析

(1)鲫鱼种质退化导致鲫鱼生长速度、抗病能力下降,苗种引进检验检疫制度不严格,导致苗种带入病原微生物,扩大了疾病的传播蔓延。

(2)投喂劣质饲料,适口性、诱食性差,鲫鱼食用后营养差难消化,容易导致肠道及肝胆疾病,且劣质饲料存在病菌毒素感染,容易污染水质,外加过量投喂高蛋白饲料,鲫鱼肝脏负担加大,造成鲫鱼体质减弱,免疫力差,且池底酸化、残饵沉积,水质环境恶化,极易导致疾病暴发。

(3)塘口多年不清淤,不晒塘,底泥淤积严重。底泥微生物厌氧呼吸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释放到水体中,造成了池塘水质变差,对底栖性鲫鱼产生毒性最为显着,同时引起池塘菌相、藻相失衡,降低了池塘生态缓冲性,鲫鱼容易产生应激而疾病暴发。

(4)池塘透明度偏低,藻类老化,微藻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导致池塘微藻的自净能力降低,微生物生态系统紊乱,水质恶化。藻类白天产氧不足晚上又消耗大量溶氧,加之增氧机配置不足和开机时间不够,导致池塘溶解氧普遍不高,池底氧债更是明显,鲫鱼长期处在低氧环境会引起体质变差,抗病力减弱,更易遭受病原的感染。

(5)鲫鱼高密度养殖、过度投饲、施肥加之池塘老化及环境污染等影响,易造成水质恶化、池塘缺氧及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增多,从而引起鲫鱼体内血红蛋白降低导致鲫鱼极度贫血、体质虚弱,极易感染致病菌和病毒,在鲫鱼应激状态下,易导致大红鳃病和鳃出血病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