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及春秋时代为北狄和楼烦所居。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于公元前300年(赵武灵王二十六年)置云中、雁门、代郡,派名将李牧守卫,为赵国北部重地,大同城始建制。
秦代属雁门郡,秦大将蒙恬率兵30万北击匈奴,征集民众在城西十里河谷筑城以备胡。
西汉时置平城县,属雁门郡。汉高祖元年(前201年)封此为代国,先后派兄弟和儿子镇守。王莽时改为平顺县,属并州填狄郡。
东汉时称平城县,属雁门郡。汉灵帝末年,匈奴入侵,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平定代地,安集民众,平城县易地为今代县东。
晋代时鲜卑人拓拔猗卢封为代公,建兴元年(313年)修平城为南都,平城复还故治,属代国。
北魏时,拓跋珪于公元398年迁都平城,改元天兴,置司州,治平城。北魏在大同城区建都97年,历经六变七世,平城为北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太和十八年(494年)迁都洛阳后,置恒州,治平城。
北齐天保七年(556年)改恒州为恒安镇,隶属恒州太平县。
北周建德六年(577年)改太平县为云中县,恒安镇隶属云中县。
隋开皇元年(581年)改云中县为云内县,恒安镇隶属云内县。
唐咸通一年(869年)置大同军节度使。
五代时期,清泰三年(936年)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云州在内。
辽重熙十三年(1044年)改云州为西京,设西京道,置大同府,大同城始得其名。
宋宣和五年(1123年)置云中府路,治云中府。
辽保大二年(1122年)金占大同,改西京为西京路,府治、县治不变。
元金贞佑三年(1215年)元攻占大同,初为西京。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改大同府为大同路,隶属中书省河东山西道,大同始属山西管理。
明洪武二年(1369年)明攻占大同,洪武五年(1372年)建大同城池。洪武七年改大同路为大同府,大同为九边重镇之一。驻军达13万。
清朝设大同府,治大同县,隶属山西省。顺治六年(1649年)因姜壤之变,大同府移治阳高卫,名阳和府,顺治九年(1652)还故治。
民国元年(1912年)大同废府留县,民国二年(1913年)置雁门道,治大同,民国十六(1927年)年废道后,属山西省。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9月13日)日军入侵大同,10月15日成立“晋北自治政府”,属伪蒙疆联合委员会,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改为“晋北政厅”,属伪蒙古联合自治政府,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改为“大同省公署”。日本投降后,为国民党政府第二战区司令部大同领导组管理,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为第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理。
1949年5月1日大同解放后,改县为市,属察哈尔省领导。城内设一区,二区,三区和四区,并成立区政府,后改为区公所。同年7月28日,大同市部分农村归城内一、二区。同年8月19日又将周家店划归四区。
1950年3月,城区四个区改为三个区。一区管城内东北隅和北关地区,二区管城内西北隅、西南隅地区,三区管东南隅、东关和南关地区。1952撤消三区,城内只设两个区:一区辖东北隅、北关、西北隅;二区东南隅、西南隅、东关、南关,区公所改为区人民政府。同年10月撤消察哈尔省建制,大同市城区隶属山西省管辖。
1954年2月,城内一、二区合并成立大同市市区,随后改为城区。
1960年成立人民公社,下设的8个街道改为分社。
1967年3月成立革命委员会,复设10个街道。
1979年12月恢复城区人民政府。
1985年底辖街道10个,社区206个。
1986年南关街道分出部分辖地,成立了向阳里街道。
1989年,新建路街道分成新建南路办事处和新建北路办事处。北关街道分为北关街道和新华街街道。共有街道13个,居委会268个,街巷567条。
1992年3月14日,居委会调整为112个,新建26个。
1997年,新建南路分出部分街巷成立振华街办事处,社区共309个,街巷839个。
2000年新编社区108个。
2012年新编社区11个。
至2014年,城区共有社区11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