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莲池养殖泥鳅技术

近年来,随着莲藕种植效益不断攀升,部分农户将淤塞严重的鱼池用来种植莲藕,取得了较好的效益。莲池底质大多使用有机肥料,随着有机肥料的分解,池水中的水生生物会大量繁殖,而这些水生生物是泥鳅天然的适口饵料。单一种莲,不足以充分利用水面资源,造成资源的浪费。所以,进行泥鳅、莲藕间养,是一条合理利用浅水鱼池水面资源的有效途径。

间养优势

泥鳅生活在莲池中,既能摄食水中浮游生物,又能利用水中杂草、昆虫和部分底栖生物。泥鳅的粪便、残饵又为莲藕提供了肥料。泥鳅喜在底泥中钻洞活动,疏松了土层,为莲藕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土质条件。莲藕茂盛的叶为泥鳅遮阳,高温季节池水水温较一般鱼池低3℃-5℃,满足了泥鳅生活环境的要求。因此,莲池养泥鳅,鳅、莲互补,相得益彰,互利共生,能够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丰收。

技术流程

其主要工艺流程是:开挖

鱼池围沟→放养泥鳅前,清沟、消毒→施放发酵鸡粪→种植莲藕→蓄水→投放泥鳅→水质管理→饲料投喂→疾病防治→日常管理→泥鳅; 捕捞及莲藕采摘。莲藕种植按常规管理即可,以下重点介绍泥鳅的日常管理。

泥鳅管理

泥鳅活动适温在18℃-30℃,在水温25℃-28℃时生长最快,30℃以上即钻入泥底或草丛中栖息。因此每年的4-10月是泥鳅的生长旺盛期,应加强管理,这期间的管理要做到“勤”和“细”,即勤巡塘、勤管理,细心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饵料投喂 泥鳅喜夜间觅食,食性广杂,繁殖力强,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和有腐殖质的淤泥中,养殖水域或泥中的动植物、微生物及有机碎屑等均是它的良好食料。人工饲养可投喂蛆虫、蚯蚓、小杂鱼肉、蚌肉、鱼粉、畜禽下脚料等动物性饲料及麦麸、米糠、豆渣、饼粕等植物性饲料,或人工配合饲料。

人工投喂 饵料按照“四定”原则,即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投喂量视水质、天气、摄食状况而定,水温适宜时,每天早、中、晚各投喂一次,水温较低时每天上、下午各投喂一次。饵料投喂量占池中泥鳅体重的百分比:3月,占1%-2%;4-6月,占3%-5%;7-8月,占10%-15%;9月,占4%。不同水温条件下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投喂比例:水温低于10℃或高于30℃时,少投或不投;水温11℃-20℃,植物性饲料占60%-70%,动物性饲料占30%-40%;水温21℃-23℃,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各占50%;水温24℃-29℃,植物性饲料占30%-40%,动物性饲料占60%-70%。

水质管理 泥鳅放养后,根据水质肥瘦情况适时追肥,培养浮游生物,使水体始终处于活、爽的状态。水温达到30℃时,泥鳅会钻入泥中避暑,易造成缺氧窒息死亡,此时要经常加注新水,以调节水温和增加水体溶解氧含量。

注意巡池 每天早、晚各巡池一次,检查泥鳅的活动、吃食、病害等情况,同时,观察莲池有无渗漏水,泥鳅有无逃逸现象,注意清除残留饲料,做好日常记录。

这种泥鳅、莲藕间养技术,可使泥鳅种成活率在90%以上,较普通池塘养殖成活率提高15%以上。泥鳅养成平均规格为28克/尾,不足10克/尾规格的所占比例不超过15%,较普通池塘养殖减少10%以上。总体上,莲池养殖泥鳅较普通池塘养殖提高30%以上,产品达到无公害水产品质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