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uxiu
[外文]:Sichuan embroidery
以四川省成都市为生产中心的手工丝线刺绣。中国四大名绣之一。
西汉时蜀绣已见于史籍。扬雄(公元前53~公元18)的《蜀都赋》记载,“若挥锦布绣,望芒兮无幅”,并有《绣补》之诗留传。晋代《华阳国志》以蜀锦、蜀绣并称为“蜀中之宝”。《丝绣笔记》中记载了北宋崇宁年间(1102~1106),成都转运司奉旨绣军旗500面。西南师范大学博物馆藏有宋代绍熙年间(1190~1194)的蜀绣“公鸡和鸡冠花”。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成都出现了专业刺绣作坊,以“华兴”、“裕龙”、“德春”声名最著。光绪年间(1875~1908),官府设置劝工局,下设刺绣科,组织刺绣艺人和国画家合作,提高蜀绣的艺术水平。宣统三年(1911),成都有刺绣作坊兼商号75家,产品行销西南、西北各省。1915年,蜀绣在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博览会上获奖。30年代,蜀绣从业人员众多。80年代以来,蜀绣又有双面异色、异形绣等新技艺,产品不断外销,并有不少精品在日本和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展出。
蜀绣的特点是丝线粗细兼用,运针自如,针迹平齐,严谨而一丝不苟。传统针法有平金绣、打子绣、缠针绣、锁链绣、包绣、编绣等类,约有晕针、铺针、牵针、掺针、织金等几十种。蜀绣日用品以软缎被面为主。欣赏品的传统品种是“芙蓉、鲤鱼”和“公鸡、鸡冠花”。“芙蓉、鲤鱼”是在白色软缎面料上绣制粉红色的芙蓉花和几条大小不一、摇头摆尾的鲤鱼,针法细腻,层次分明。仅一条鲤鱼就运用了30多种针法,如用虚实针表现鳍和尾的轻薄而透明的质感。“公鸡、鸡冠花”中的公鸡尾羽,以晕针绣制,针迹排列平整而光亮,充分表现了闪耀着蓝、黑色光泽的羽毛质感。公鸡的鸡冠和鸡冠花都以打子针绣制,质地厚实而丰腴,使两者取得协调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