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uechi mu
[外文]:Zoraptera
有翅亚纲的1目。小型稀见昆虫。头三角形,触角念珠状,口器咀嚼式,无翅或有翅。翅膜质,脉少,后翅小于前翅。尾须不分节、短小。本目昆虫通称缺翅虫,种类稀少,仅缺翅虫科1科、缺翅虫属1属。目前,全世界已知不足30种。中国已知2种,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1913年意大利昆虫学家F.西尔韦斯特里首先报道缺翅昆虫,描述了加纳、斯里兰卡和印度尼西亚爪哇的种类。
由于最初发现的缺翅虫均为缺翅型,所以定名为缺翅目。1920年,А.N.考迪尔在美洲得到这类昆虫的有翅类型。从此,人们明确了缺翅目昆虫有缺翅和有翅两个类型。
形态缺翅虫成虫的体长一般不到 4毫米。有翅型翅展约7毫米。缺翅型体褐色,头近三角形,触角9节。念珠状。无单眼和复眼。口器咀嚼式。胸部发达,前胸背板近方形,中、 后胸背板后缘稍大,成梯形。6足粗壮,适于奔跑。后足腿节下侧缘有一列从基部开始的由长到短、整齐排列的刚刺。腹部前8节构造相似。雄虫第9节背板后缘中央有棒状突出,最后一节背板后缘中央有一片状结构,在第9节棒状突出下面。腹末节腹板因种类不同而各异,有不同的毛序。尾须不分节,乳头状。有翅型体色暗黑,头额部两侧有黑色复眼,中部有 3个单眼。胸部有2对狭长的翅,翅面密布绒毛,前翅长于后翅,翅脉简单,仅有径脉(R、Rs)、中脉(M)和肘脉(Cu);后翅脉更少,仅有人字脉纵贯其间(见图)。
习性发育为渐变态。卵为卵圆形,胚胎后期由于膨胀,头上胚膜突然爆破而孵化成第一龄若虫。缺眼。触角8节。周身密布短毛。有翅型若虫在老熟期,触角可达9节;头部两侧有复眼,额面有3个单眼;中、后胸各有1对翅芽,深褐色,密布小毛,翅脉简单,隐约可见。成虫和若虫有集群性。有翅成虫双翅脱落后也能残留翅基。这些特点与白蚁相似,但无社会性组织结构和品级分化。缺翅虫一般生活在常绿阔叶林中,多发现于楠木树皮下、朽木或腐殖土内,有时可生活在白蚁巢附近,在消化道内可找到真菌孢子和螨类残片。
演化与分布多数学者认为缺翅目与啮虫目有比较密切的亲缘关系。缺翅虫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雨林和季雨林内,就整个类群而言,它是一个广布的目,东西半球各有十几个分布区;但就各个种来说,却是典型的窄分布,90%以上的种仅出现于某一特定的地区。这种广布目和窄布种的现象表明缺翅虫是一个相当古老的类群。大陆和岛屿上的缺翅虫的起源和进化可能与大陆漂移有关。在原始的同一个大陆上,缺翅虫有共同的起源。随着原始大陆的解体和漂移,缺翅虫的祖先也分离、解散,并且在新的条件下生活、繁衍、发展与进化。
中国已知 2种缺翅虫的分布区域十分接近,相距仅200多公里,但并不互相重叠,分别生活在各自的分布区内。由于形态特征十分相象,雄性外生殖器同属一个类型,它们显然是来自同一祖先的近缘种。它们的祖先类群生活在低海拔的阔叶林内,并与南亚原始缺翅虫有着密切联系。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发生的时候,第四纪曾经出现多次冰期,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缺翅虫在高原的庇护下避免了严寒的袭击而被保存下来,形成东半球缺翅虫最北的分布区。随着造山运动的继续发展,西藏地区的原始缺翅虫又被分隔,在漫长的进化道路上形成同一地域的两个近缘种。
- 参考书目
- 黄复生:《西藏昆虫》,第1册,科学出版社,北京,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