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西安城墙的简单介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安城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安城墙

西安城墙,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区内,是明代初年在唐长安城皇城基础上建筑起来的,是中国六大古都中规模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城墙。始建于明洪武三年至十一年(1370~1378年),整个工程历时8年。1961年,西安城墙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安城墙为长方形,东墙长2590米,西墙长2631米,南墙长3441米,北墙长3241米,周长13.7公里。城墙用黄土分层夯筑,最底层用石灰、土和糯米混合夯打,十分坚固。现存的西安城墙高12米,底宽15-18米,顶宽12-14米,可作为守城时调兵遣将的通道。

城墙上筑有98座敌台,4座角楼,城墙外有又宽又深的护城河。城垣外围的护城河宽20余米,深达10余米,流水清澈,与城墙共同构成了一套完整的防御体系。

城门共四座,东为长乐门,西为安定门,南为永宁门,北为安远门。每座门外设有箭楼,内建有城楼,两楼之间建瓮城。城楼高33米,面阔七间,宽40米,顶歇山式,重檐回廊,气势雄伟。

箭楼是单檐建筑,内分成四层,外辟有48个箭窗,用于射击防御。城墙的内面建有六处马道,作为兵马登城之用;外面建有防御性的设施——敌台。敌台俗称马面,可以使攻城者三面受敌,两台相距120米,恰在箭簇、火铳等武器的有效射程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