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意味着秋天的开始,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立秋节气一般在每年的8月7-9日之间。今年立秋交接时刻为8月7日15:39:58。小编就来给你们讲讲的立秋的习俗吧。
立秋简历
中 文 名:立秋
代表寓意:秋季开始,暑去凉来
气候特点:天气逐渐凉爽,秋老虎
风俗活动:晒秋节、秋忙会、贴秋膘
风俗食物:西瓜、四季豆、辣椒
三候: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
养生:以养收为原则
秋老虎
秋老虎是指立秋(8月8日前后)以后短期回热天气。一般发生在8、9月之交,持续约7-15天。这种天气出现的原因是南退后的副热带高压又再度控制江淮及附近地区,形成连日晴朗、日射强烈,重新出现暑热天气,人们感到炎热难受,故称“秋老虎”。
秋老虎的到来,引起气温炎热,人们往往不适应气候忽冷忽热的差异,容易出现感冒、流鼻涕、上火、燥热等症状。所以立秋之后,预防秋老虎,立秋养生重在“收”与“养”。
立秋的“养”与“收”
古人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养生一定要顺应四时,才能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立秋养生之“养”——养肺护肝
肺属金,而秋季大地一遍金黄,故肺主秋季。另外秋季主收,燥为秋季之主气,而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故很容易被秋燥所伤,因此需要润燥、养阴、润肺。
而秋天属金,金克木,所以秋天这种气会抑制你的肝气、肝血的生发。肝开窍于目,所以这时候呢眼睛的视力就会有所下降。应该注意护肝早睡,早起。
立秋养生之“收”——收敛阳气
立秋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人应当开始做好保养阳气的准备。
早睡可以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到舒展。另外,早睡早起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可预防脑血栓等缺血性疾病发生。
立秋习俗知多少
“民以食为天”,立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人们当然忘不了吃。机(吃)智(货)的先民发明了许多关于吃的习俗~
1、立秋风俗习惯:啃秋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江苏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烧酒同食,民间认为可以防疟疾。城里人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
2、立秋风俗习惯: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3、立秋风俗习惯:食秋桃
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4、立秋风俗习惯:吃“福圆”
立秋节气是台湾龙眼的盛产期。人们相信吃了龙眼肉,子孙会做大官,而且龙眼又称为“福圆”,所以有俗谚:食福圆生子生孙中状元。
5、立秋风俗习惯:食小赤豆
从唐宋时起,还有在立秋,必须用井水服食小赤豆的风俗。取七粒至十四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时要面朝西,这样据说可以一秋不犯痢疾。
立秋之运动篇
除了进补,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立秋时节,气温下降,凉爽舒怡的天气正是锻炼身体的最佳时机。
爬 山
爬山对心肺功能有极佳的锻炼效果。立秋后早晚温差大,空气温度随着山坡高度的上升而递减,这时爬山可使人的体温调节机制不断处于紧张状态,提高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跑 步
跑步能增强血液循环,改善心脏功能,改善脑的血液供应和脑细胞的氧供应,减轻脑动脉硬化,使大脑能正常工作。
秋天来了,冬天还会远吗?现在不进补更待何时,不说了小编要“贴秋膘”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