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iangtangshan Shiku
中国北方地区佛教石窟寺。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鼓山,包括南响堂、北响堂及小响堂(水浴寺)3处。南响堂位于滏阳河左岸,隔河与彭城镇相望;北响堂位于和村东南,与南响堂相距约15公里,山下有常乐寺遗址;小响堂(水浴寺)在北响堂以东薛村东山上。据金正隆四年(1159)常乐寺重修三世佛殿记碑,石窟始凿于北齐文宣帝高洋时(550~559),当时这里是自邺都至晋阳必经之地,高洋因“于此山腹见数百圣僧行道,遂开三石室,刻诸尊像”。现存北齐纪年题记。有北响堂的武平三年(572)唐邕写经记和小响堂的武平四年造像及刻法华经等残记。嗣后隋、唐乃至宋、明,都曾有小规模的增凿龛像之举,但主要窟像均为北齐时雕造。现南响堂存有7窟,北响堂存8窟,小响堂2窟,总计造像约4000余尊,并有北齐天统四年(568)至武平三年所刻维摩诘经等重要石刻。为研究北齐的佛教艺术和佛教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响堂山石窟在20世纪初遭到严重破坏,佛像头部大都被盗凿失去,不少雕刻精品散失在日本和欧美各国。1935年,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考古组对响堂山石窟进行调查,次年日本人也作了调查。1957年,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曾对响堂山石窟进行调查和实测。响堂山北齐石窟平面多呈方形,平顶,分中心塔柱式和三壁开龛式两种。
中心塔柱式窟多在窟前雕建成带有檐柱的前廊,并刻出仿砖木结构的檐瓦和椽、枋、斗栱。在檐柱间有大龛,内雕天王、力士等像。在前廊上部崖面上,有的雕出覆钵式塔顶,并有忍冬及火焰宝珠等组成的塔刹,形成独具特色的塔形窟,这是其他石窟少见的形制。南响堂的塔形窟已遭不同程度的破坏,北响堂的塔形窟保存稍好,特别是第4窟(习称“中洞”)的檐柱和其上的覆钵顶部分尚完好,可以看清原来的面貌。檐柱八角形,以仰覆莲束腰,中间两根下为狮子形柱础,雕刻精美。在洞门外两侧雕两尊菩萨立像,两侧龛柱间各开一龛,内雕着甲胄的天王立像,虽有残损,但雄姿犹存。塔形窟中以北响堂第7窟(习称“北洞”)规模最大,约12米见方,窟高约11.6米,雕刻也最为精美。该窟前廊已残毁,覆钵顶也仅留遗痕,但窟内雕刻尚完整。窟内中心塔柱边长近6米,前面和左右两侧开龛造像,后面凿出过洞,以供绕行礼拜。各龛均作天幕状,幕顶雕饰山华蕉叶。造像为一佛、二菩萨,前龛佛像高达3.5米,是响堂山石窟中最大的造像,但已残损。下部宝床侧雕火焰纹莲瓣状拱小龛,龛内雕执树、鱼等的甲胄装神王。在龛顶以上,还开有一排小龛,内雕佛像。左右两壁及后壁过洞两侧,均雕塔状小龛,龛柱由跪状怪兽承仰莲为础,柱有束莲,柱顶雕火焰宝珠,柱身浮雕精美的缠枝忍冬图案。龛顶浮雕成覆钵形,上承由仰莲、相轮、忍冬和火焰宝珠组成的塔刹。龛内造像均在1912年被盗凿一空,现存者是1922年补入的现代作品。该窟前壁开有3个明窗,左右两侧各有一龛,在龛与窟门间的两侧壁面上,原浮雕有礼佛行列,现仅存少数人物的遗痕,尚能窥知原来的画面是颇为宏伟的。
三壁开龛式窟以南响堂第7窟为代表,窟外还存有檐柱、斗栱和屋檐雕刻,但檐上崖面已经后代改建,原有的浮雕无存,推测也应有覆钵顶和塔刹浮雕。两侧檐柱间开有立龛,内雕力士像。窟内三壁开龛,均为天幕状,平顶上饰山华蕉叶,两侧刻垂幔束于龛柱上。下为雕出壸门的宝床,居中为宝炉。龛内各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藻井刻有飞天伎乐及宝珠等图案。
北响堂第3窟(习称“南洞”),也是三壁开龛式,宝床上各雕一佛、二弟子、四菩萨。该窟的特点是在窟内外刻有佛经,并有武平三年晋昌郡开国公唐邕写经碑。所刻经有《维摩诘所说经》、《弥勒下生经》、《无量寿经》等,隶书,书法精湛。在南响堂第1窟存有《华严经四谛品》、第2窟有《文殊般若经》等北齐刻经。
经幢在北响堂山下的常乐寺遗址和小响堂水浴寺遗址等处,存有宋代经幢。常乐寺有建隆三年(962)、乾德二年(964)幢,南响堂有太平兴国七年(982)幢,水浴寺有太平兴国三年幢及端拱二年(989)幢,其中端栱二年幢雕造精美,这些经幢都是北宋石雕佛教艺术品。
- 参考书目
- 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考古组:《南北响堂寺及其附近石刻目录》,1936。水野清一等:《響堂山石窟》,東方文化学院京都研究所,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