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朱思本的《舆地图》、罗洪先的《广舆图》和杨子器跋《舆地图》

朱思本的《舆地图》、罗洪先的《广舆图》和杨子器跋《舆地图》。朱思本,字本初,号贞一,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生于元至元十年(公元1273年),卒年不详,是元朝成绩卓著的地理学家和地图学家,又是中国地图学史上一位划时代的人物。他绘制的《舆地图》经罗洪先增补为《广舆图》后,支配了中国地图200多年时间。

朱思本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自童年时起就博览群书,以后以诗文著称。他十几岁出家到信州(今江西上饶)龙虎山学道,此后在道教中地位不断上升,大德(公元1297—1307年)初至大都,至大、延祐(公元1308—1320年)年间曾多次奉旨祭祀嵩山、衡山等名山。以后又先后在杭州、龙兴路(今江西南昌)主持宫观。

在大德初应召进京和奉旨祭祀期间,朱思本进行了广泛的游历,足迹遍及今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等省,沿途考察了“山川风俗,民生休戚,时政得失、雨潮风雹,昆虫鳞介之变,草木之异”。在外出祭祀时,他还受朝廷官员的委托进行调查采访,随时画成地图,他本人也准备重绘新地图以纠正前人的错误,所以每到一地都注意实地考察和收集资料,核对旧图。在大都期间,他又充分利用了中央机构的图书资料。从至大四年至延祐七年(公元1311—1320年),历时10年,绘成了一幅长宽各七尺的《舆地图》,以后刻石于上清宫三华院。原图和碑都已失传,但从明代罗洪先的《广舆图》还能看出《舆地图》的原貌。

据《广舆图》推测,《舆地图》以中国为主,以计里画方法绘制,图上的山脉、湖泊、河流的位置、形状、距离比较准确,而州县画得较粗疏,已经系统地使用了符号图例,黄河源已被大致准确地画在星宿海西南的喀喇渠。

朱思本自己曾说过:“若夫涨海之东南,沙漠之西北,诸蕃异域,虽朝贡时至,而辽绝罕稽。言之者既不能详,详者又未可信。故于斯类,姑用阙如。”可见他的地图没有包括元帝国以外和国内少数民族聚居的边远地区。

朱思本的《舆地图》虽达到了新的水准,但在当时却没有得到流传,因而没有产生什么影响。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幅地图很难复制或印刷。罗洪先将《舆地图》缩绘、增补,改为书本式的分幅图册《广舆图》,经印刷后大量发行。后人往往以《广舆图》为蓝本和底图,沿用计里画方法编绘地图,影响所及直到清末。

罗洪先(公元1504—1564年),号念庵,字达夫,江西吉水人。自幼勤奋好学,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中进士入仕,十九年(公元1540年)因上疏获罪,被革职回乡。罗洪先在“遍观天下图籍”后,深感错误不少,因此访求三年,找到了朱思本的《舆地图》,又花了十多年时间,并参考了一些其他地图,才在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增补改编成《广舆图》。

《广舆图》共44幅,分四部分:舆地总图一幅;两直隶、十三布政使司(明朝的15个一级政区)图16幅;九边(北方边疆)图10幅,洮河、松潘、虔镇、麻阳(西北、西南边区)诸边图五幅,黄河图三幅,漕河(运河)图三幅,海运图二幅;朝鲜、朔漠、安南、西域图四幅。其中的九边、黄河、海运、漕运等图都是罗洪先增加的。各图之后,还附有简要的文字和图表。《广舆图》绘制严整,镌刻精细,山脉、河流、海岸、居民点等地理要素的相对位置都基本正确,如东南部的海岸和黄河以及长江水系的轮廓基本接近现代地图。使用的符号图例多达24种,开创了系统使用图例的制图方法。罗洪先系统地运用了当时已濒于失传的“计里画方”法,如《舆地总图》以每方为500里,分省图每方百里,其他专题地图分别采用每方40里、100里、200里、400里、500里不等。“计里画方”的系统化和图例的运用,使我国传统的地图绘制法臻于成熟。

在罗洪先《广舆图》问世前20多年,还出现了一幅由杨子器题跋的《舆地图》,至今保存在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博物馆。该图作者不详,仅有杨子器的跋。从图上出现的政区地名看,此图的绘制不会早于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而杨子器卒于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所以此图的绘制年代是这两年间。图长164厘米,宽180厘米,比例尺约为1:176万,是一幅彩绘的明朝政区图。图中用来表示山脉、河流、湖泊、海洋、岛屿、长城和行政区名的图例符号有20余种,500多座山脉均用着色的山峰表示,河流用双线着色表示。1600多个地名分级用方、圆、菱形等符号表示,名称注在符号里。海岸线画得比较正确,水系较详细。图中对万里长城、庙宇、陵墓、桥梁等名胜古迹给予醒目的表示,可以称之为早期的旅游地图。从这幅图中对黄河上游及其发源地的表示、图例符号和海岸轮廓等方面看,与罗洪先的《广舆图》十分相似,说明他们都是以朱思本的《舆地图》为底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