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影响神经功能恢复的因素有哪些?

一、一般因素   1年龄:一般认为年龄越小,神经功能恢复越好。   2全身情况:全身营养状况较差或身患慢性消耗性疾病者,神经功能恢复较差。   二、损伤因素   1损伤性质:切割伤的修复效果明显好于撕裂、牵拉、挤压等性质的损伤。   2损伤程度及范围:严重外伤所致的神经完全断裂,且常伴有皮肤、骨骼、肌腱或其它神经损伤,修复效果往往不理想。合并有主要动脉伤如尺神经伤合并尺动脉伤或正中神经伤合并桡动脉伤时,如仅修复神经不修复动脉,功能恢复的质量常会受到影响。   3损伤平面:损伤平面越高者,神经生长的距离及时间就越长,损伤以远常发生严重肌萎缩、关节僵硬、皮肤溃疡等问题,影响修复效果。低平面损伤距终未器官距离较近,恢复时间短,因此肌萎缩等问题的发生率及程度较低,功能恢复较满意。   4神经缺损度:损伤越重,神经缺损就越大,如不能有效地克服,会直接影响神经吻合和恢复质量。   三、技术因素   技术因素是影响神经功能恢复的最重要因素。   1修复时机:一般认为,神经断裂后一个月内缝合效果最好。时间一长,神经退变严重,瘢痕增生较多,终末器官萎缩加重,均对神经再生不利。但实践证明,时间因素并不是绝对的。传统的观点认为,周围神经断裂一年以上基本无功能恢复可能。实际上神经断裂一年甚至更长时间以后缝合,仍有获得较满意恢复的可能。   2神经游离范围过大,影响神经的血供。游离时应多保留神经系膜及周围部分健康组织,可减少对其血供的干扰。   3手术操作应按无创要求,若手法粗糙,可造成创伤大,瘢痕多,甚至误伤正常分支。   4断端神经瘤切除不彻底,再生轴突受瘢痕阻挡,不能全部通过吻合口。   5神经缺损的处理:吻合口张力是影响神经功能恢复至关重要的原因。若有缺损,均应设法克服,以达到无张力下吻合。克服神经缺损的方法较多,如游离神经、轻柔牵拉、屈曲关节,或通过神经移位,缩短骨质(合并上肢骨折时)等。有时为克服缺损,第一次手术时暂不切除神经瘤,缝合后经关节屈伸牵拉使神经延长,3个月后再次手术切除神经瘤重新吻合神经。对少数缺损过大,经上述方法仍难以克服者,可采用神经移植,或神经带血管蒂移植术。如用尺神经带蒂移植修复正中神经。过长或过粗的游离神经移植,可发生移植段缺血性中心性坏死,影响神经再生。对此可采用带血管的神经移植术。   6缝合方法与技术:大致可分外膜缝合与束膜缝合两大类。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均应做到吻合精细、准确,应在手术显微镜或放大镜下进行。吻合技术不过关,是神经功能恢复不佳的常见原因。   7修复的神经没有健康的软组织衬垫,或缺乏良好的软组织与皮肤复盖,使神经周围环境不佳,瘢痕多,血供应差,也是影响神经再生的重要原因。   8包扎与外固定的位置不当或过久,可造成或加重肢体关节僵硬及继发畸形,即使再生轴突长入终末器官,肢体功能也难以恢复满意。不做外固定,或固不定牢、时间过短,可使神经吻合口受到牵张甚至撕裂,影响吻合口愈合及神经再生。   9功能锻炼:术前不进行功能锻炼,可发生关节僵直或硬、畸形、肌萎缩等,对功能恢复不利;术后功能锻炼不够,同样可发生上述问题,加上术后需外固定一段时间,可能会加重肌萎缩、关节僵硬及畸形,严重影响肢体功能恢复。因此,神经损伤除手术治疗外,有必要接受系统的康复治疗,以促进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