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组织修复

局部组织、细胞因某种致病因素的作用遭受损伤或死亡后,由邻近健康细胞的再生来修补,以恢复组织完整性的过程。修复过程的快慢及完整与否受许多因素影响,这些因素除受损伤的组织类型外,还有致损伤因子、营养、血液供应、感染、组织缺损多少等。如外科手术切口的组织破坏少,无明显感染,又得到合理处理,则可于1周内基本修复,称为一期愈合。如伤口有巨大溃疡时,则需由肉芽组织填补修复,需要较长愈合的时间,称二期愈合。

再生

指修复过程中细胞分裂增生。若再生后的组织在结构和功能上与原来组织完全相同,称为完全性再生,如缺损的组织不能完全由结构及功能相同的组织修复,而是由肉芽组织修补,最后形成瘢痕组织,则称为不完全性再生。

各种器官的主质细胞的再生能力是不同的,按其再生能力的强弱可分为三类:

(1)不稳定细胞是再生能力较强的细胞,这类细胞在正常情况下即不断分裂,以取代不断丢失的细胞,如皮肤表皮细胞,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的粘膜上皮细胞,子宫内膜腺体上皮细胞,骨髓造血细胞及淋巴细胞等。例如皮肤表皮小面积的缺损,可在24~48小时内完全修复。

(2)稳定细胞,这类细胞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当机体中该组织停止发育生长后即不再分裂,但终生保持分裂的能力。在组织发生损伤时可有一定的再生能力,如肝细胞、胰细胞、肾曲管上皮细胞、甲状腺细胞、肾上腺皮质细胞以及来自间叶组织的细胞,如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不稳定细胞及稳定细胞的再生并不一定能使组织的正常结构恢复,如暴发性病毒性肝炎时,肝组织大面积坏死,肝小叶的结缔组织支架塌陷,肝细胞再生只能形成肝细胞结节,而不能产生正常的肝小叶。因此肝功能不能完全恢复正常。

(3)永久细胞,这种细胞自婴儿时即失去分裂的能力。如神经元细胞。骨骼肌细胞及心肌细胞的再生能力很弱,损伤处常主要由瘢痕组织修复。

肉芽组织

是新生的血管及成纤维细胞,见于组织或器官损伤较大,并常有感染时的伤口愈合及机化,肉芽组织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及成纤维细胞组成,肉眼观察呈粉红色颗粒状(为血管襻向表面突出形成),故名。肉芽组织中血管丰富故易出血。肉芽组织中无神经末梢,故无感觉。新生毛细血管间有成纤维细胞及炎性细胞。以后在肉芽组织底部渐渐出现胶原纤维。健康的肉芽组织外观粉红色,表面呈颗粒状,柔软,湿润,触之易出血,而不健康的肉芽组织新生毛细血管发育不良,色苍白,表面颗粒少且大小不一,无弹性,见于有感染(如结核性肉芽组织)或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创伤,此种肉芽不易使创伤愈合,应予治疗或清除,使健康肉芽得以生长。若肉芽组织生长过多,高出皮肤表面,亦妨碍伤口愈合,则亦应切除。肉芽组织充填伤口后的同时,组织或器官表面被盖的上皮细胞再生,以覆盖伤口。

肉芽组织中的血管增生自创伤24小时后,创面下面的血管内皮细胞先分裂增生,形成毛细血管芽,毛细血管芽的生长方向与创面垂直,并向表面隆起。不久,芽中出现管腔,中有血液流通,这种血管通透性高,血液的液体成分(水、无机盐及蛋白质)及细胞成分(如嗜中性白细胞、巨噬细胞等)得以逸出血管外。故早期的肉芽组织呈水肿状态。

肉芽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来自创面下的组织细胞或纤维细胞肥大、增生,并向创口游动,这种细胞的分裂相易见,含较多的粗面内质网,可合成粘多糖(葡胺聚糖)及胶原,这种细胞可含有成束的胞浆微纤维及大量肌动球蛋白,在平滑肌收缩剂(如缓激肽)作用下,可出现收缩现象,因而又称肌纤维母细胞。

内芽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活跃,坏死组织或细胞经嗜中性白细胞释放的蛋白水解酶处理后的残渣、纤维蛋白等,均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清除。吞噬大量物质后的巨噬细胞或死亡,或回到淋巴管进入淋巴结。此外,肉芽组织中还可出现嗜酸性白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等。肉芽组织生长的同时,在肉芽组织的底部,纤维细胞产生的胶原纤维逐渐增多,创伤丢失的组织缺损也逐渐被填补起来。

肉芽组织边缘的上皮细胞增生与肉芽组织发生的同时出现,来自上皮层的基底细胞,开始时基底细胞增大,变扁,并逐渐与对侧的同种细胞连接,在伤口处形成桥状,后再向上推移生长,形成复层鳞状上皮,当创口由肉芽组织完全填补时,创面也全部由上皮覆盖。创口愈合后,新生血管逐渐减少,胶原纤维不断增多,最后形成灰白色坚韧的以胶原纤维为主要成分的瘢痕,其中毛细血管闭合、退化而减少,成纤维细胞成熟变成棱形的纤维细胞。瘢痕使原来断裂的组织牢固接合。有时瘢痕组织生长过度,突出于皮肤表面,即瘢痕疙瘩,若瘢痕较大,则收缩后会引起器官功能的障碍,如肠壁瘢痕可致肠管狭窄,关节附近的大块瘢痕可致肢体挛缩。

创伤愈合

创伤所致组织缺损由周围组织再生修复的过程。下面以皮肤粘膜创伤和骨折的愈合为例说明。可根据组织损伤的程度、感染的有无,分为两种类型。

皮肤粘膜创伤的愈合

主要由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组成的肉芽组织及上皮组织再生来完成。

(1)一期愈合。见于无感染的手术切口或其他无明显组织损失,创缘整齐、创面接触紧密的清洁创伤。在1~2日内,创面的组织液及血液凝固,粘合伤口。少量血凝块及坏死组织由嗜中性白细胞及巨噬细胞吞噬清除。第2~3日创口周围表皮细胞增生,逐渐覆盖伤口表面。3~5 日后毛细血管及成纤维细胞开始在伤口边缘间穿梭般地生长,并有胶原纤维沉积,一周内把两个创面结连到一起。一般手术切口在2~3周,肉芽组织完全转变为瘢痕组织。此后2~3个月左右,创伤愈合组织的抗张力强度慢慢增强。

(2)二期愈合。损伤后组织破坏缺失较多、创面不整无法紧密对合时,不可避免地发生一定程度的感染及炎症。因而首先在创面出现一层由坏死组织及渗出物覆盖。若去掉表面覆盖物,可见创面为粉红色细颗粒状的肉芽组织。后肉芽组织逐渐成熟,成为瘢痕,瘢痕表面可覆以很薄的再生上皮,这层上皮往往缺乏丁突,真皮中缺乏附属器。较大伤口愈合后的瘢痕组织会强烈地收缩,造成局部组织变形或影响器官组织的功能。

有的伤口表面,血液、渗出液、坏死组织凝固,干燥后形成黑褐色硬痂,有保护伤面及抗感染作用,在痂下进行着一期或二期愈合(称痂下愈合)。上皮再生完成后即脱落,这多见于浅表而有出血的皮肤创伤。

一般认为手术后愈合组织的抗张力强度迅速增强,持续约一个月,在术后第三个月,抗张力增强缓慢(已达峰值),其强度可达正常组织的70~80%。研究证明:这个张力增强的曲线峰值与胶原产生的多少及间质中粘多糖的多少有关,但并不成比例;生物化学研究证明,抗张力增强与胶原的类型及原胶原分子的交联关系较为密切。如肉芽组织中初期产生的胶原为Ⅲ型胶原(胚胎型),在瘢痕成熟时,Ⅲ型胶原能为Ⅰ型胶原(成人型)所代替。

骨折愈合

骨组织再生能力很强。骨折后,骨折部形成血肿,新生毛细血管及间质细胞从骨内、外膜进入血肿内,间质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等,血肿演变成肉芽组织,于是纤维结缔组织将骨折端初步连接(纤维性骨痂)。后纤维组织大部分转变为软骨,软骨细胞增生,化生,形成骨组织。成骨细胞发育成熟为骨细胞,骨基质钙化,形成骨性骨痂,此时骨折的断端已牢固连接,但骨痂中骨小梁排列紊乱,经改建后才按力学原则重新排列(见骨折)。

与组织损伤愈合有关的因子

控制组织损伤愈合的机理尚不完全清楚,现仅讨论愈合时的促进生长因子及抑制生长因子。

促进生长因子

有下列几种:

(1)上皮生长因子(EGF),是一种多肽。自人尿中提取者称尿抑胃素。可使新生小鼠表皮细胞增生及角化,它也是成纤维细胞的促细胞分裂剂。EGF与表皮细胞膜上的特殊受体结合后,进入胞浆内,导致RNA合成及随之而发生的DNA合成及上皮增生。

(2)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为一种多肽,储存于血小板的α颗粒中,当血小板与胶原等接触、粘附而被激活时,PDGF被释放出来,它是成纤维细胞及平滑肌细胞的强大促细胞分裂剂,也是血清中的主要促生长的因子。体外实验表明它也有趋化白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的作用。

(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也是一种多肽。可自牛脑及垂体中分离出。可刺激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及平滑肌细胞增生。

(4)巨噬细胞源性生长因子,从激活的巨噬细胞可提取可溶性因子,能刺激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生长,也可在体内刺激血管生长。

(5)纤维蛋白,与形成肉芽组织有关,纤维蛋白原与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对各种白细胞(包括巨噬细胞)有趋化作用。纤维联接蛋白对成纤维细胞有趋化作用。凝血酶是成纤维细胞及内皮细胞的促细胞分裂剂。体外实验证明胶原及胶原片段、PDGF、肝素、淋巴因子等对成纤维细胞亦有趋化作用。

抑制生长因子

现在对抑制生长的因子知之甚少。一般称这种因子为抑素,研究较多的有表皮细胞抑素,颗粒白细胞抑素、及淋巴细胞抑素。抑素被认为存在于成熟的细胞中,对某一种组织或细胞是特异的。如内皮细胞释放的类似肝素的分子只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的生长。

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

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很多。如:

(1)受创伤的细胞类型,是影响愈合的重要因素,完善的愈合只能生于稳定的和不稳定细胞受累时。若累及永久性细胞,则只能以形成瘢痕而愈合。

(2)血液供应,创伤组织的血液供应状况是愈合的重要条件,若受累组织受外力压迫或存在血管疾病(如血栓、动脉粥样硬化、静脉炎等),动脉血的输入或静脉血的引流减少,都不利于创伤的愈合,如股骨颈部的骨折常因无血管性骨坏死(又称无菌性骨坏死,病因不清楚。可能与创伤后骨折、脱位有关)而推迟愈合。

(3)感染,感染原释放的毒素可引起组织细胞的变质、坏死以及水肿、静脉性充血等,都不利于愈合,如手术切口可因明显感染而不能一期愈合。

(4)营养,营养状况对愈合起着极重要的作用。蛋白质或氨基酸缺乏可明显推迟愈合过程,而充足的蛋白质供给可促进愈合,有人认为蛋氨酸和胱氨酸对愈合很重要,维生素C缺乏使脯氨酸及赖氨酸不能羟化,影响胶原的合成,金属酶以及RNA、DNA聚合酶的作用是依赖锌的,锌缺乏则影响RNA及DNA合成。

(5)内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及泼尼松可抑制抗体产生,从多方面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影响愈合,甲状腺素对愈合是必须的。粘液水肿(见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病人的创伤愈合便明显迟缓,糖尿病患者的嗜中性白细胞趋化物减少,吞噬能力降低,从而易受感染。

(6)异物、血凝块。均不利于愈合,也容易促使感染发生。其他如创伤组织损失多少、创伤部的保护(如防止感染、保持适宜的温度等)均与愈合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