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水文地球化学

研究天然水,主要为地下水的化学成分的形成和各种元素在水中迁移的学科。1982年С.Л.什瓦尔采夫把它定义为:研究水与岩石、气体及有机物间相互作用的学科。它研究这种相互作用的性质、演化、内源与外源、地下水圈的形成以及地下水圈在地球发展的地质历史中的地球化学。

发展简史

早在18世纪到20世纪初,各国学者在地下水起源讨论中,涉及到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问题。1902年,奥地利地质学家E.修斯提出了初生水的概念,并认为初生水最基本的特征是具有高温和特殊的可溶组分。1934年,苏联学者В.И.维尔纳茨基在他的《天然水历史》一书中,提出地下水按化学成分分类,阐述了各种成分的演化特征和基本的水文地球化学规律等,为这门学科奠定了基础。1940年,А.М.奥弗琴尼科夫提出了再生水的概念。1949年他又提出,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反映出一个地区的地质历史。同时,О.А.阿廖金的《水文化学原理》总结了天然水(以地表水为主)化学成分特征并提出了分类。50年代А.Н.布涅耶夫对大型盆地古海封存水进行了研究,阐明了氯化钙型水的成因。1959年,А.П.维诺格拉多夫提出地幔带是地球表面水和深部水的唯一物源区,这一观点把水文地球化学的视野拓展到“地球水圈”这一广阔领域。60年代以后,水文地球化学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延伸。1975年, Е.С.加弗利连柯在其《构造圈水文地质学》中论述了地壳下带及其以下层圈中深成地下水的形成机理及成矿过程中的水文地球化学作用。同年,美国学者A.G.柯林斯发表了《油田水地球化学》,对油田水中有机及无机组分形成的地球化学作用作了深入的论述。美国学者D.E.怀特等提出岩浆水、原生水、变质水的概念,对不同起源的天然水进行成因分类并提出识别标志。1981年,瑞士学者W.施图姆、美国学者J.J.摩根用化学原理论述水体中各种化学反应和过程,并着重讨论水质的化学平衡模式。上述建树标志着水文地球化学已发展成具有坚实理论基础的独立学科。

研究内容

可归纳为:

(1)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与变化规律,这是水文地球化学研究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包括水化学成分形成的各种因素、水化学成分形成的各种物理-化学(包括离子、气体、有机物、微生物及同位素成分)的作用、水中各种元素的来源。

(2)地下水中各种元素的迁移作用。如元素从矿物和岩浆、气体、生命等物质转移到地下水的过程,元素进入地下水后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迁移作用。元素的迁移作用是水文地球化学分带及地下水化学成分变化的制约条件。

(3)地下水在地球壳层各带中的地球化学作用。地下水圈从地球最上部的水文带起,直到下地幔带与地核之间的界限止,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研究地球壳层间的水文联系及其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是阐明地下水起源及地下水成矿地球化学作用的基础。

(4)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的经济技术活动造成水文地球化学异常,并对环境和生态产生重大影响。对于这些异常的研究,已成为当代水文地球化学的重要课题。

研究方法、手段

地下水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与分布是在一定的自然地理和地质环境下,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的产物。因此,水文地球化学十分注意对地下水所处介质环境的研究,十分注意区域自然地理和地质发展史,水文地质变迁史,地下水运动史等各种历史过程综合作用的研究,因此全部地质研究方法,水文地质研究方法和地球化学研究方法都是水文地球化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为了揭示水文地球化学现象的实质,并对其进行半定量或定量的评价,现代物理学和化学等基础学科的有关部分,是水文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方法基础。物理-化学热力学法是定量研究和解决水文地球化学问题的一种很有前途的途径和方法。许多新兴的技术手段、仪器、方法如航空摄影、遥感技术、核子物理、同位素技术、模拟试验、电子计算机技术以及其他物理化学方法等,不断引入水文地球化学。

水文地球化学研究中,有一些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加强,例如高温、高压条件下水岩相互作用的研究并应用其研究成果探索地下水在形成金属和非金属矿床方面的作用问题,极需开展多学科联合的研究。另外,人类活动对水文地球化学场的影响及水化学动态预测方法的研究等还有待于不断的深化。

参考书目
    沈照理主编:《水文地球化学基础》,地质出版社,北京,1986。А.М.Овинников,Γидpοгеοⅹимия,《Недра》,Москва,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