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凌霜傲雪,冷艳芬芳,清雅高洁,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古往今来,历代文人墨客不仅为我们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咏梅诗,而且也撰写了不少耐人寻味的赏梅联。
雪中白梅,雪映白梅梅映雪;风中绿竹,风翻绿竹竹翻风。
一日,宋代米芾与佛印禅师于雪后观赏梅花。米芾出上联,佛印对下联。联语并用复字、顶针格,上下联各以相同之字(雪、风)为头脚,前后句交叉为用,甚为奇巧,意出天然,妙手偶得。雪梅互映,风竹相翻,动感极为强烈,形象极为鲜明。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写的一副赞梅对联言简意深,耐人寻味: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联语中的“心”、“头”、“骨”、“面”皆是人的器官和部位,将“竹”与“梅”人格化。语句前后和谐自然,写出了虚心竹和傲骨梅的形象特征。看似写物,实为写人的精神、品质。
清代的篆刻家兼书画家黄易撰写的一副讴歌梅竹品格的佳联:
格超梅以上;品在竹之间。
“梅”、“竹”二物,看得见又摸得着,历来为人们崇仰之物。用此实物映衬比喻虚象之“品”、“格”,哲理美感俱含联语中。
淡如秋菊何妨瘦;清到梅花不畏寒。
这是清代同治年间进士姚步瀛撰写的一副官署联。联语不仅盛赞了秋菊和梅花“气节高坚”的“不畏寒”精神,同时勉励自己要像秋菊一样“正直浑厚”,淡泊宁静;像梅花一样清廉刚直,淡泊名利。因此,其为官一世,佳绩颇多。
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
这是清代袁枚为江苏扬州个园题写的对联。上联摹形,真切自然;下联突出与竹为伴的梅花,酷寒凛冽,色彩斑斓。一叶一花,相映成趣。
现代作家郑逸梅,一生淡泊名利,著作等身,且又生性爱梅。南社诗人、郑逸梅的挚友高吹万,为其题写了一副对联:
人澹如菊;品逸于梅。
郑逸梅,本姓“鞠”,“鞠”是“菊”的古写。看来,上下联把“郑逸梅”姓名嵌入,此为一巧。郑诞生于九月,正是秋菊盛开之时,郑又生性爱梅,以“菊”、“梅”相饰人品,此为二巧。联语雅逸工丽,有譬喻人品效菊梅之妙,故将此联归于格言之类了。
现代著名画家黄宾虹曾题画联:
心肠铁石梅知己;肌骨冰霜竹可人。
作者喜欢梅和竹,更欣赏梅和竹的性格和品质。因而,把敢于迎风斗雪、铁骨横斜的梅视为知己;把凌寒屹立、经霜愈翠的竹比作自己。展现了作者心怀恬淡、情趣盎然的大家风范。
两树梅花一潭水;四时烟雨半山云。
这是昆明黑龙潭联,是联,是诗,更是画。联语历举黑龙潭周围如画的景色,仅用数词、名词,不用动词,颇有特色。
蝴蝶花上驻蝴蝶,蝴蝶恋蝴蝶;红梅阁旁栽红梅,红梅伴红梅。
这是一副复字联。联中“蝴蝶”、“红梅”各出现了四次,语带双关,颇具风趣。
天地心从数点见;山河春借一枝回。
全联吟梅不见一个“梅”字,却让人见其影、闻其香。上句“数点”,下句“一枝”,皆为状梅之词,可谓妙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