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蔚县的历史沿革

蔚县历史悠久,唐尧最初把中国分为九州,蔚县属冀州地。

护城河

蔚县

蔚县

虞舜时将中国分为十二州,蔚县属并州。夏禹重新分中国为九州,蔚县又回属冀州。在殷商时期,蔚县称代国(都今代王城),依属冀州。周朝时代,蔚县依然称代国,属冀州。战国为赵国代郡地,周赦王十八年(公元前三零三年),赵武灵王雍封子章于安阳,号安阳君。安阳是代国的下属.安阳即今天的定安县村。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二二一年),将天下分为郡和县,蔚县称代郡。

西汉时属并州,辖桑干、代、道人、当城、高柳、马城、班氏,延陵,且如、平邑、阳原、东安阳、参合、平舒、灵丘、广昌、卤城、狋示十八县。汉高祖初曾置代国。东汉时属幽州代郡。

三国时属幽州,辖代县、平舒县、当城县、桑干县、马城县。

西晋时属幽州,辖代县(今蔚县代王城镇)、当城县(今蔚县定安县村)、平舒县(今广灵县平城村)、广昌县(今涞源县)。

从史籍考证看,蔚州的设置和辖境是有变化的、有移徙的。追溯蔚州最早建置于东魏永安中(公元528-530年)改怀荒、御夷二镇(分别在张北县与赤城县北)置,寄治并州邬县界。《中国历史地图集》北朝·东魏图(武定四年,公元546年)中蔚州治,即标定在此。正如清朝顺治十六年版《蔚州志·古迹》载:“蔚州废城:在平遥西北二十五里,后魏迁蔚州民居此,州废。”当时领郡有三:即始昌郡、忠义郡、附恩郡。领县有七;即于门县、兰泉县、苇池县、西凉县、利石县、化政县。今之蔚州,东魏孝静帝天平二年(公元535年)始置蔚州(治今蔚县城),蔚自此始,北周宣帝时(公元579年)又置蔚州,是著名的“燕云十六州”之一,置大昌县州治在灵丘(今山西省灵丘县)蔚县地属之。

隋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罢蔚州置雁门郡,为雁门郡灵丘县地。隋末陷于突厥。

唐朝武德六年(公元623年)重轩蔚州,寄治并州阳曲县,贞观五年(公元631年)破突厥,复故地,移治灵丘县,属河东道。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置安边县(治今蔚县城),天定元年(公元742年),改蔚州为安边郡,并自灵丘移州治于安边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安边郡为兴唐郡,并改安边县为兴唐县。干元元年(公元758年)又置蔚州,并置横野军,辖安边县(今蔚县、广灵县、阳原县)、飞狐县、灵丘县。

辽朝时属西京道,并置忠顺军,辖灵仙县(今蔚县中西部)、定安县(今蔚县部,涿鹿县小部分、阳原县小部分)、广陵县(今广灵县)、灵丘县、飞狐县(今涞源县)。辽末归宋仅一年,属云中路,辖县不变。

金朝时属西京路,并置忠顺军,辖灵仙县、定安县、广灵县、灵丘县、飞狐县

元朝时属上都路顺宁府(宣德府),辖灵仙县、定安县、广灵县、灵丘县、飞狐县。

明朝时属山西大同府,辖广昌县(今涞源县)、广灵县、灵丘县,并置蔚州卫属山西行都指挥使司,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改属万全都指挥使司(万全都司)。

清朝时初属山西大同府,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改属宣化府,遂不再辖县。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蔚县(原蔚州卫,康熙三十二年改为蔚县)归入蔚州。

中华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蔚州属直隶省口北道,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改蔚州为蔚县,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划归察哈尔省。

1952年划归河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