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太虚

图

太虚(1890~1947),中国近代僧人、佛学家。俗姓吕,乳名淦森,学名沛林,法名唯心,字太虚。浙江海宁县长安镇人。光绪十五年生于乡。16岁出家,终生以振兴佛学、改革佛教为职志,并与政界人物时相往还。

1918年,太虚与陈元白、章炳麟等人在上海成立觉社,主编《觉社丛书》季刊,翌年改为《海潮音》月刊,历时近30年。1928年在南京创设中国佛学会,同时筹组中国佛教会。随后历游欧美宣讲佛学,在巴黎筹组世界佛学院,为华僧赴欧美传播佛教之始。抗日战争期间,太虚号召佛教徒参加抗战救国,率领中国佛教访问团出访南亚和东南亚诸国,争取国际佛教徒同情中国抗日,抗战后受国民党政府宗教领袖胜利勋章。为培养佛学人材,从20年代起先后创办武昌佛学院、汉藏教理院、大雄中学,主持过闽南佛学院、柏林教理院。一生著述七百余万言,门人辑为《太虚大师全书》。主要哲学著作有《道学论衡》、《人生观的科学》、《自由史观》、《法相唯识学》等。

太虚以法相唯识学为理论基础,吸取佛教其他宗派的观点,构筑自己的哲学体系。将近代自然科学、学术思想与佛学互相比较,用新知识论证佛学,用佛学解释新知识,对东西方主要哲学流派一一予以论列评判,而归本于“三世唯心,万法唯识”的唯心主义宇宙观。他认为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又是宇宙万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太虚的哲学思想包含某些辩证法观点,其中对各种粗糙有神论的批判也有合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