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老年人有什么心理特点?

有关心理因素和健康长寿的关系,《内经》中就已注意到了,“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以及“大怒伤肝,过喜伤心,思虑伤脾,悲忧伤肺,惊恐伤肾”。古人的这些戒语,说明良好的心境、稳定的情绪是保证健康无疾的重要条件。   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人体各组织器官的逐渐衰老以及生理功能的退行性变化,心身对社会、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在日益降低。诸如社会上的某些变革、观念上的部分更新等,年轻人则能够顺乎潮流,不以为然,而对老年人的思想、行为、生活来说,却会产生强烈的影响。因此,老年人在这个时期需要努力维持心态平衡,正确对待、处理面临的矛盾。在日常生活中,多数老人比较注意生理健康,认为只要不得病就是身体不错,而不太注重心理上的健康与否,甚至有个别老人在已经产生明显心理障碍时还固执己见,而不承认自己的心理疾患。其实,不健康的心理不仅可以引起心身疾病,还会影响老年人的生活与工作。例如老年人在心境不佳时,即便吃美味佳肴也会觉得味同嚼蜡;在神情恍惚、心烦意乱时,即使是做平时习惯的事情和工作,也会时常出差错,这些都说明了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按正常发展来说,是与生理老化同步进行的。但由于每位老人的社会经历、文化层次不同,故他们之间的心理特点表现也较复杂,一般有以下几方面。   (1)记忆力减退:老年人的记忆特点往往对中青年时代的往事记忆犹新,而对眼前的事情却随时遗忘,有的甚至话到嘴边,竟临时遗忘了。因此,老人总爱唠叨往事,百聊不厌,而对新事物的出现,反应比较淡漠。   (2)感知觉迟钝:老年人由于生理上感知觉系统的老化,可表现出听觉、视觉、味觉、嗅觉的减弱。如对事物反应迟钝、模糊、分辨不清,因而认错了人、听错了话、闻不出气味、吃不出味道等。另外,因感知觉障碍还能引起老人的某些错觉和幻觉。如视物变形、时间停顿、旧事如新等。   (3)思维与想像的弱化:老年人由于在感知和记忆方面的减退,思维想像能力比较低下,特别在创造性思维方面,远不如青壮年机智。主要表现有思维奔逸,漫无边际,唠叨没完;或思维迟钝,缺乏主题,语言缓慢,词汇短缺,联想间断,逻辑紊乱等。   (4)情感变化:一般来说,一个人的性格若在青年时期是乐观奋进型的,那么到了老年也多仍然是乐观热情、助人为乐的。但也有的老人例外,由于社会、家庭环境的突然变化,诸如朝夕相伴的配偶突然去世,或因子女、财产纠纷等,会使他们变得心境抑郁、忧心忡忡、沉闷寡言。   总之,多数老人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容易出现情绪波动,甚至因情绪的反复无常导致疾病的发生和病情的加剧。因此,老年人在精神上不宜受大的刺激。   我们在了解老年人的基本心理特点后,应采取什么样的方法以维护老人的心理健康,以及作为老年人自己应如何调适自身的心理变化,使他们愉快地度过晚年,却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