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含有竹叶的处方(三)

竹叶(别名淡竹叶),甘;淡;寒,清热除烦;生津利尿。主热病烦渴;小儿惊癎;咳逆吐衄;小便短赤;口糜舌疮,小编整理出含有竹叶的处方共656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21~180共60个。

处方1、大黄汤

处方牛膝、大青草、下马草、胡麻草、铁扫草、将军草(如无,用雄黄少许)、槐花头、淡竹叶、小青各等分。

功能主治毒蛇伤。

用法用量上同捣汁,用煮酒调服。将针破伤处,用葱盐汤洗净,将药滓敷疮口。

摘录《普济方》卷三○七

处方2、法制白虎汤

处方石膏1两,知母3钱,麦冬9钱,半夏3钱,甘草1钱,竹叶100片,糯米1合。

功能主治阳明胃火。轻则大渴,重则发狂。

用法用量先煎汤4碗,又加白芍4钱同煎。

各家论述此方之妙,不在石膏、知母之降胃火,妙在白芍之平肝木,使木气有养,不来克土,并不使木郁生火,以助胃火也。又妙在麦冬以清肺金,使金中有水,胃火虽炎,且去制肝,又令克土也。

摘录《石室秘录》卷三

处方3、黄耆汤

处方生地黄8两,竹叶(切)3升,小麦2升,黄耆3两,黄芩3两,前胡3两,大黄3两,瓜篓4两,通草2两,芍药2两,升麻2两,茯苓2两,甘草2两,知母2两,人参1两,当归1两。

功能主治痈疽内虚,热,渴甚。

用法用量上先以水2斗,煮竹叶及小麦,取1斗2升,去滓,复煮诸药,取4升,分4次服,日3夜1。小便利,除茯苓、通草,加麦门冬;腹满,加石膏3两;热盛,去人参、当归。

摘录《鬼遗》卷三

处方4、羚羊角散

处方羚羊角(镑)2钱,杏仁(光)3钱,米仁3钱,川芎1钱,当归3钱,茯神3钱,枣仁(炒)1钱,夏枯草3钱,甘菊2钱,石膏3钱,川贝母1钱,竹叶20片。

功能主治肝火上升,衄血牙宣。

摘录《医方简义》卷二

处方5、胡麻膏

处方胡麻油1升,腊月猪脂1升,乌鸡脂1合,丁香1两半,甘松香1两半,零陵香3两,芎藭2两,竹叶2两,细辛2两,川椒2两(去目),苜宿香3两,白芷1两,泽兰1两,大麻仁1两,桑根白皮1两,辛荑1两,桑寄生1两,牡荆子1两,防风3两(去芦头),杏仁3两(汤浸,去皮尖双仁),莽草1两,柏叶3两。

制法上细锉,米醋浸1宿,滤出,纳入油、猪脂、鸡脂中,以慢火煎,候白芷色焦黄,膏成,绵滤去滓,以瓷盒盛。

功能主治长发,令速生及黑润。

用法用量净洗头,涂之,1日2次。30日发生。

摘录《圣惠》卷四十一

处方6、羚羊散

处方羚羊角、生地、元参、麦冬、黄芩、知母、银花、僵蚕、大力、羌活、防风、甘草、竹叶。

功能主治葡萄瘟。身发青紫斑点,状若葡萄。

摘录《医学集成》卷二

处方7、点眼黄连煎

别名黄连煎

处方黄连(去须)3分,甘竹叶1握,乌梅2-7枚,古钱2-7枚。

制法上除古钱外为末,入钱,以水1碗半,渍药半日,煎取7分,绵滤密封,勿泄气。

功能主治风毒目赤痛。

用法用量黄连煎(《普济方》卷七十五)。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

处方8、固齿散

处方鼠骨1副(将鼠1个,不用毒死,只用打死者,面裹炮熟去肉,将面身等骨,放新瓦上焙干,以黄色为度,研末),花椒(炒)2两,乳香2两(以竹叶焙),香附1两(炒),白蒺藜仁(微炒)1两,青盐1两(面包煨)。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固牙齿,乌须发。

用法用量每日擦牙,咽吐任意。

摘录《回春》卷五

处方9、茯苓散

处方茯苓8分,麦门冬8分,通草8分,升麻8分,紫菀1钱,知母1钱,桂心4分,赤石脂、淡竹叶10片,大枣2个。

功能主治心经实热,口干烦渴,眠卧不安。

用法用量水2盏,煎8分,温服。

摘录《医统》卷二十

处方10、既济汤

处方竹叶石膏汤加熟附子3-5分。

功能主治上热下寒。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六

处方11、柴芩清膈煎

处方川柴胡8分,生锦纹(酒浸)1钱半,生枳壳1钱半,焦山栀3钱,青子芩1钱半,苏薄荷1钱半,苦桔梗1钱,青连翘2钱,生甘草6分,鲜淡竹叶36片。

功能主治攻里清膈。主少阳表邪,内结膈中,膈上如焚,寒热如疟,心烦懊憹,大便不通。

各家论述君以凉膈散法,生军领栀、芩之苦降,荡胃实以泄里热;佐以枳、桔,引荷、翘、甘、竹之辛凉,宣膈热以解表邪;妙在柴胡合黄芩分解寒热。此为少阳、阳明攻里清膈之良方。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卷二

处方12、健脾除湿汤

处方茯苓皮、白术、黄芩、山栀、泽泻、茵陈、枳壳、生地、竹叶、灯心、甘草。

功能主治健脾除湿。主脾虚湿盛而致掌跖发疱,皮肤皲裂。

摘录《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

处方13、黄芩知母汤

处方黄芩1两(去心),知母(焙)1两,山楂3分,黄柏(去粗皮,炙)半两,甘草(炙)半两(一方加竹叶)。

制法上捣筛。

功能主治小儿热痢不止。

用法用量1-2岁儿每服半钱,水7分,煎至4分,去滓,分2次温服,空心、午后各1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七

处方14、黄耆汤

处方黄耆3两,芎䓖3两,白柘皮(无刺者)3两,白术4两,通草4两,芍药4两,甘草2两(炙),桂心2两,大枣40枚(擘,去核),石膏8两(碎,绵裹),竹叶(切)1升。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调筋,止怒,定气。主筋实极则好怒,口干燥,好嗔,身躁不定。

用法用量以水9升,煮取3升,去滓,分为3服。

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葱、桃、李、雀肉等。

摘录《外台》卷十六引《删繁方》

处方15、除瘟化毒汤

别名桑葛汤

处方桑叶4钱,葛根1钱,薄荷3钱,川贝母4钱,甘草2钱,木通3钱,竹叶3钱,银花4钱,瓜蒌皮4钱,土牛膝根6钱。

功能主治疏表,清热,解毒。主风热型白喉。

用法用量水煎服。以上系成人用量,小儿酌减。大便闭结者,加郁李仁4钱;胸下胀满者,加枳实、炒麦芽各3钱;小便短者,加车前、灯心各3钱。

摘录《中医喉科学讲义》

处方16、草豆蔻饮

处方草豆蔻(去皮)1分,高良姜1分,常山1分,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分,生姜半分,淡竹叶1握,黑豆50枚。

功能主治寒疟。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即用水3盏,煎至1盏半,去滓,未发时通口分2次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四

处方17、除瘟化毒汤

处方粉葛根、忍冬花、霜桑叶、薄荷叶、生甘草、川尖贝、小生地、童木通、枇杷叶、淡竹叶。

功能主治清解肺胃。主白喉初起,肺胃受邪,伏热未发,形寒发热,汗少心烦,咽喉红痛,脉来浮数,舌苔底绛薄白。

用法用量大便闭,加瓜蒌仁2钱,郁李仁2钱;胸下胀闷,加焦栀壳1钱5分,炒麦芽2钱;小便短赤,加车前子3钱,灯芯1钱。

摘录《喉科家训》卷三

处方18、柴胡汤

处方柴胡3两,黄芩3两,甘草(炙)3两,茯苓3两,麦门冬(去心)3两,枳实(炙)3两,生地黄3两,竹叶(切)1升。

功能主治膈上热。

用法用量上切。以水1斗,煮取3升,去滓分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六一

处方19、涤烦汤

处方青荷叶、麦冬、五味、生地、茯神、远志、竹叶、酸枣仁、炙草、莲肉。

功能主治心虚有热而烦。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钞类编》卷四

处方20、钩藤饮

处方党参(去芦)1钱,防风1钱,蝉退(去头足)4只,钩藤1钱5分,荆芥6分,竹叶10片,陈皮4分,甘草2分。

功能主治感冒,兼肝风内动者。

用法用量如有痰,加竺黄1钱1分。

摘录《不知医必要》卷三

处方21、大青散

处方黄芩2两,芍药2两,羚羊角(屑)2两,苦竹叶2两,黄柏2两,大青2两,升麻2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口疮。

用法用量以水7升,煎取2升,去滓,纳蜜2合搅,含冷吐,愈。

摘录《普济方》卷二九九引《肘后方》

处方22、桔梗汤

处方川贝、桑皮、瓜蒌、玄参、当归、桔梗、竹叶、甘草、枳壳、杏仁、百合。

功能主治上焦风壅热毒,喉痹热肿。

摘录《麻症集成》卷四

处方23、柴胡发泄汤

别名柴胡汤

处方柴胡3两,升麻3两,黄芩3两,泽泻4两,细辛3两,枳实3两,淡竹叶(切)1升,栀子仁3两,生地黄(切)1升,芒消3两。

功能主治其人所禀偏阳,壮火食气,肝热髓实,勇悍过甚,或热遗精窍,痛楚不宁。

用法用量柴胡汤(《圣济总录》卷五十三)。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髓脏有虚无实,有补无泻,而此专用发泄以折强暴之威。升麻、柴胡发之于上,枳实、芒消泄之于下,黄芩、栀子佐升、柴为开发之上使,竹叶、泽泻佐枳、消为分泄之下使,独取地黄保护真阴以制亢阳,细辛引入中精以通疏泄。

摘录《医心方》卷六引《删繁方》

处方24、栝楼煎

处方栝楼根1两,茯神1两,石斛1两(去根节),肉苁蓉2两(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令黄),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知母1两,黄连半两(去须),当归半两,五味子半两,人参1两(去芦头),丹参半两(上并捣罗为末),地骨皮2两,葳蕤2两,胡麻1两,蜜5合,生地黄汁1升,牛髓1合,淡竹叶50片,生麦门冬汁5合,生姜汁1合。

制法以水3升,煮地骨皮、葳蕤、胡麻、淡竹叶4味,去滓,取汁1升,和地黄汁、麦门冬、牛髓、蜜、姜汁等,入前药末,搅令匀,又煎成膏,入于银器中。

功能主治虚劳渴,四体虚乏,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半匙,以粥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七

处方25、大黄汤

处方大黄(炒令香)1两,细辛(去苗)1两,甘草(炙)1两,黄芩1两(去黑心),芍药2两,青州枣(去核),淡竹叶1分。

功能主治赤眼肿痛。

用法用量方中青州枣用量原缺。

摘录《普济方》卷七十四

处方26、点眼金丝膏

处方黄连(去须)2两,大黄1两,龙胆1两,黄柏(去粗皮)1两,当归1两,山栀子仁1两(以上为末),青竹叶100片(切),大枣20个(去核,切),灯心(切)1分,蓬砂(明者)1分,乳香(研)1分。

功能主治风热上攻,目赤肿痛。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原书文瑞楼本作“金丝膏”。

摘录《圣济总录》(人卫本)卷一○四

处方27、柴胡汤

处方柴胡(去苗)1两,秦艽(去苗土)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芦根1两,淡竹叶1两。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足少阳疟,热多汗出。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加青蒿自然汁半合,再煎沸,未发前五更初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六

处方28、金星膏

处方金星凤尾草1两5钱,实竹叶1两,葱白32根,侧柏叶1两5钱。

制法上用香油1斤,浸药1日,用火熬,看药焦黄为度,用棉布袋滤去滓,仍入锅内熬,熟油1斤(净),入顶好铅粉3两,用竹搅匀,文武火熬,看烟起黑色,再入铅粉4两,着四五十下锅,仍用竹不住手搅匀,滴水成珠,取起放在地上,再搅,去火毒。

功能主治痰核。

摘录《寿世保元》卷六引苏九宁方

处方29、黄柏汤

处方黄柏半两(炮,去皮,炙),黄芩(去黑心)1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石膏(先捣罗为末)1两,桂皮(炙)1两1分,竹叶半两,人参半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大热痢兼渴。

用法用量1岁儿每服1钱,水7分1盏,煎至4分,去滓,分温2服,空心、午后各1次。

摘录《普济方》三九八

处方30、菖蒲郁金汤

处方石菖蒲3钱,炒栀子3钱,鲜竹叶3钱,牡丹皮3钱,郁金2钱,连翘2钱,灯心2钱,木通1钱半,淡竹沥(冲)5钱,紫金片(冲)5分。

功能主治清营透热。主伏邪风温,辛凉发汗后,表邪虽解,暂时热退身凉,而胸腹之热不除,继则灼热自汗,烦躁不寐,神识时昏时清,夜多谵语,脉数舌绛,四肢厥而脉陷,症情较轻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温病全书》

处方31、麦门冬汤

别名麦冬汤

处方麦门冬1两,京枣20枚,竹叶(切)1升,甘草2两。

功能主治劳复,气欲绝。劳复发热。

用法用量麦冬汤(《疫疹一得》卷下)。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劳复气欲绝,胃虚火乘肺也,方用麦冬滋肺,竹叶清心,甘草和中,京枣以培脾气之耗也。

摘录《千金》卷十

处方32、荆防葛根汤

处方荆芥穗、青防风、粉葛根、冬桑叶、鲜菖蒲、薄荷叶、大力子、大贝母、淡竹叶、净蝉衣。

功能主治解肌散表。主烂喉痧初起,壮热烦渴,斑密肌红,宛如锦纹,咽喉疼痛肿烂。

用法用量水煎服。恶心呕吐,加藿香。

摘录《喉科家训》卷四

处方33、柏皮膏

处方柏皮5两,生地黄半斤,桑白皮2两,杏仁(研碎)3两,大青3两,竹叶2升(切)。

制法上切,以炼猪脂3斤,缓火煎三上三下,绞去滓,密贮。

功能主治止痛灭瘢。主汤火疮。

用法用量日夜3易。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九四引《千金月令》

处方34、麦门冬汤

处方麦门冬(去心)7分,桑白皮(蜜炒)7分,生地黄7分,紫菀茸5分,桔梗5分,淡竹叶5分,五味子3分,甘草3分,贝母6分,天门冬7分。

制法上细切,作1服。

功能主治诸病后,火热乘肺,咳唾有血,胸胁胀满,上气喘急,羸瘦,五心烦热,渴而烦闷。上焦热甚而声瘖者。

用法用量方中贝母、天门冬用量原缺,据《景岳全书》补。

各家论述《证因方论集要》:天冬、麦冬能清肺热,桑皮、紫菀能泻肺火,生地、贝母能润肺燥,五味能收肺气,淡竹叶功专清心,甘、桔除热利膈,火清而闭开矣。

摘录《医学正传》卷二

处方35、点眼白蜜黄连膏

处方白蜜半合,黄连(去须)1两,大枣5枚,淡竹叶1握(洗)。

制法用水2升,先煎竹叶取1升,去滓;下大枣及黄连、白蜜,煎取3合,去滓,重汤煎如稀饧。

功能主治风毒攻眼,黑花不见物。

用法用量逐夜取少许,点眼中2-3滴。盖覆勿令尘灰入。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

处方36、大青煎

处方大青半两,黄柏(去粗皮,蜜炙)半两,升麻半两,射干半两,蔷薇根半两,苦竹叶1握(细切),生地黄半两,玄参1两,白蜜2两,天门冬(去心,焙)半两。

制法上除蜜外,细锉。

功能主治喉中热塞,及舌上腭生疮。

用法用量用水3升,煎取1升,去滓下蜜,再煎成膏。每服半匙,含化咽津,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四

处方37、大枣煎

别名大枣膏

处方大枣7枚(去皮核),黄连2两(碎,绵裹),淡竹叶(切)5合。

功能主治目热眦赤,生赤脉侵晴,息肉急痛,闭不开,如芥在眼碜痛。

用法用量大枣膏(《圣济总录》卷一○九)。

注意忌猪肉。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心、脾、阳硚之热,非黄连、竹叶无以折之。用大枣者,以和黄连苦燥之性,此与栀子仁煎用蜜之意不殊。

摘录《千金》卷六

处方38、急白汤

处方金银花15g,连翘15g,犀角粉1.5g(冲服),射干6g,板蓝根9g,天花粉15g,京赤芍9g,粉丹皮9g,生山栀6g,焦山栀6g,干芦根30g,淡竹叶15g。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营止血。主急性白血病,寒热头痛,胸烦作恶,夜寐不安,神昏谵语,出汗口干,咽痛红肿,口鼻出血,舌苔黄腻,或糙,或干而焦黑,舌尖红,脉洪数或滑大。

用法用量抽风,加忍冬藤15g,嫩钩藤12g,羚羊粉2.4g(冲服);心烦,加胡黄连3g,黑玄参9g;皮肤血点,加丝瓜络15g,白茅根15g;尿血便血,加小蓟15g,生地榆15g,小生地12g;口腔咽喉腐烂,加青黛2.4g,轻马勃4.5g,人中黄6g,人中白6g。

摘录方出《中医临证撮要》,名见《古今名方》

处方39、大青煎

处方大青1两,升麻1两,射干(去毛)1两,苦竹叶1两,山栀子仁1两,黄柏(去粗皮,蜜炙)半两,玄参(坚者)3分,蔷薇根2两,生地黄汁半斤,白蜜半斤。

制法上将8味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伤寒后,下冷上热,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用水5升,煎至1升,去滓,?旅邸⒌鼗浦猎龋偌迦绯礅迹跃黄魇ⅰC糠氤祝式颍痪惺焙颉?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

处方40、荆防解毒汤

处方荆芥、防风、薄荷、连翘、枳壳、桔梗、木通、甘草、淡竹叶。

功能主治湿热痢初起,恶寒头痛,身热,表未解,脉浮数者。

用法用量如有太阳症,加羌活;阳明症,加葛根;少阳症,加柴胡;湿气胜,腹不痛,加川芎、苍术;热气胜,腹大痛,加川连、枳壳。

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处方41、茯苓汤

处方茯苓5两,黄芩5两,栀子仁5两,芒消5两,赤石脂2两,升麻2两,紫菀2两,生麦门冬5两(去心),竹叶(切)1升,香豉1升(熬),石膏8两(碎,绵裹),生地黄(切)1升。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消热,止血气,调脉理中。主脉实热极,血气伤心,使心好生赫怒,口为色变赤,言语不快。

用法用量以水9升,煮取2升,去滓,下芒消,分3服。

注意忌酢物,芜荑。

摘录《外台》卷十六引《删繁方》

处方42、当归汤

处方淡竹叶、灯心、当归(去芦)、红枣、竹猥绥、麦门冬(并根苗用)、乌梅、甘草、木龙(又名野葡萄藤)各等分。

功能主治血淋及五淋等疾。

用法用量方中竹猥绥,《普济方》引《百一》作竹葳蕤,《准绳·类方》作竹园荽。

摘录《百一》卷十五引郑媪方。名见《普济方》卷二一五

处方43、荷杏石甘汤

处方苏薄荷1钱,光杏仁3钱,石膏4钱,知母3钱,生甘草6分,细辛3分,鲜竹叶30片。

功能主治伤寒愈后,伏热末尽,复感新邪,邪郁于内,其病复作,烦躁,头痛发热,恶风或恶寒,舌燥口渴,或兼咳嗽。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处方44、茯归煎

处方茯苓2钱,当归2钱,麦门冬2钱,黄芩2钱,淡竹叶20片。

功能主治妊娠心惊胆怯,终日烦闷。

用法用量加灯心30茎。水煎,不拘时候服。

摘录《玉案》卷五

处方45、茯苓汤

处方茯苓5两,栝楼5两,知母4两,小麦2升,麦门冬5两(去心),大枣20个(去核),生地黄6两,萎蕤4两,淡竹叶3升。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泄热止渴。主胃腑实热,引饮常渴。

用法用量以水3升,先煮小麦、竹叶,取9升,去滓,入诸药,煮取4升,分4服。不问早晚,随渴即进。

注意忌芜荑、酢物。

摘录《外台》卷十一

处方46、苦参汤

处方苦参8两,地榆3两,黄连3两,王不留行3两,独活3两,艾叶3两,竹叶2升。

功能主治小儿周身上下百疮不愈。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3斗,煮取1斗。以浴儿疮上,浴讫敷黄连散。

摘录《千金》卷五

处方47、金水济生丹

处方天冬1钱5分,麦冬1钱5分,生地5钱(切),人参1钱,沙参4钱,龟版8钱,玉竹3钱,石斛3钱,茜草根2钱,蒌皮3钱,山药3钱,贝母2钱,杏仁3钱,淡竹叶10张,鸡子清1个,藕3两(煎汤代水)。

功能主治肺脾虚之甚者,火升体羸,咳嗽失血,咽破失音。此为碎金不鸣,症极危险。

摘录《医醇剩义》卷三

处方48、和中饮子

处方川归身、茯苓、人参、白术、柴胡、甘草、黄芩、芍药、滑石、麦门冬、淡竹叶。

功能主治伤寒日久,汗下脉虚,潮热往来者。

用法用量水2钟,加生姜2片,大枣1个,煎1钟,不拘时候服。

摘录《活人心统》卷一

处方49、柏皮汤

处方柏白皮1两,黄柏1两,蕤仁1两,黄连3分(去须),苦竹叶2握。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眼赤烂,痒痛不止。

用法用量以水3升,煎取2升,去滓,稍热淋洗,冷即重暖用之。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处方50、定惊膏

处方羌活、防风、川芎、当归、龙胆草、栀子、蝎梢、生甘草、薄荷、竹叶、黄连、麦冬、胆南星、赤苓、朱砂、雄黄、木通、生地。

制法上为末,为丸。

功能主治清气。主肝风惊搐,并胎风。

用法用量临用生姜汁化开,擦胸。

摘录《理瀹》

处方51、流脑合剂

处方生石膏60g,鲜生地60g,知母15g,连翘15g,大青叶30g,丹皮12g,黄连12g,黄芩12g,赤芍9g,淡竹叶9g,桔梗9g,甘草9g,水牛角120g(先煎,取汁200ml)。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救阴。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证属气血两燔者,见有高热,头痛剧烈,呕恶肢痛,颈项强直,咽痛或红肿,皮肤出血点较明显,舌绛,脉数。

用法用量先将石膏、大青叶煎汤代水,合牛角汁再煎诸药;先后煎2次,共煎药液200-400毫升,分3次服。1昼夜可连服2-4剂。

摘录《古今名方》引江西中医学院方

处方52、驾轻汤

处方鲜竹叶4钱,生扁豆4钱,香豉(炒)3钱,石斛3钱,枇杷叶(刷)2钱,橘红(盐水炒)1钱,陈木瓜1钱,焦栀1钱5分。

功能主治霍乱后,余邪未清,身热口渴,及余热内蕴,身冷脉沉,汤药不下而发呃者。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霍乱论》卷四

处方53、拨云散

处方蔓荆实3升(煮1遍,炒1遍),苘实(炒)1两,羌活(去芦头)1两,蒺藜子(炒去角)1两,青葙子1两,恶实(炒)1两,防风(去叉)2两,菊花2两,旋覆花2两,甘草(炙)2两,谷精草4两,石决明4两,地骨皮4两,蝉壳4两,木通(锉)4两,牡砺(烧)4两,淡竹叶3两,乌贼鱼骨(去甲)3两,白花蛇(酒浸,去骨,炙)3两,木贼3两,龙胆3两,细辛(去苗叶)3两,密蒙花3两,苍术(去皮,米泔浸1宿,切,焙)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一切风毒,眼见黑花,攀睛翳晕,瘀肉侵暗。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丈夫用生椒汤调下,妇人用茶调下;小儿疳眼雀目,每服1钱匕,生米泔调下。肾脏风毒眼,加胡桃仁4两。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

处方54、柴胡四物汤

处方柴胡、人参、黄芩、当归身、川芎、生地黄、白芍药、地骨皮、麦门冬、知母、淡竹叶。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麻疹后余热,发枯毛竖,肉消骨立,渐渐羸瘦,或妇女经血方净,适逢痘疹作热。疹子收后身有微热,阳盛阴虚,往来寒热。

用法用量水1盏,煎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痘疹心法》卷二十三

处方55、败毒饮

处方酒芩、川连、连翘、川贝、桔梗、栀子、银花、力子、生地、甘草、红花、竹叶。

功能主治清火解毒。主麻疹色白,血分有热。

摘录《麻症集成》卷三

处方56、麦门冬汤

处方麦门冬(去心,焙)2两,淡竹叶(洗,切)1握,半夏(汤洗7遍,焙)2两,甘草(炙,锉)1两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虚劳顿热,口干舌燥,欲得饮水。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1枣大(切碎),大枣2枚(擘破),粳米半合,同煎取1盏,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一

处方57、连茱散

处方川连5钱,吴萸2钱,竹叶1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痘疹干呕。

用法用量每服5分,姜汤调下。

摘录《痘疹会通》卷四

处方58、败毒汤

处方荆芥、生地、川连、净花、连翘、防风、枯芩、桔梗、甘草、栀子、力子、川柏、元参、竹叶。

功能主治清火解毒。主麻疹表里俱实。

摘录《麻症集成》卷三

处方59、护龙解痰散

处方黄芩1钱,黄连1钱,黄柏1钱,连翘1钱,竹叶1钱,生地1钱,山栀1钱5分,胆星1钱5分,枣仁1钱5分,木香1钱5分,大黄3钱,朴消3钱,甘草3分。

功能主治六脉洪数,心烦渴燥,身热烧闷。

摘录《点点经》卷四

处方60、麦门冬汤

处方麦门冬(去心)1两,知母1两,泽泻1两,甘草(炙)1两,粳米5合,竹叶(切)1升,小麦2升。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乳石发,两鼻生疮热痒,内亦热,兼头痛。

用法用量以水1斗半,煮竹叶、小麦,取9升去之,纳诸药,煮取4升,去滓分服,日3夜1。

摘录方出《外台》卷三十八,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八三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