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工业原来就有一定的基础。独立以后,工业,尤其是重工业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1950~1965年,工业生产年平均递增8%,1966~1980年,降为4.2%。虽然发展速度不算快,但却比较稳定。工业的发展不但使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而且也初步建立了一个包括多种基础工业在内的40多个部门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其中原子能、电子、航空和空间等新兴工业也达到一定规模。过去,以纺织业为主的轻工业是工业的主体,现在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上升到55%以上。工业品的自给能力也大大提高,近年来还能向国外输出一些轻、重工业产品和一般性的工业技术。印度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能源匮乏,运输紧张,资金和先进技术等对外依赖严重,人均工业品消费量仍然较低,等等。 印度工业的地区布局在独立以后有很大变化。过去(1948年)以孟买为中心的马哈拉施特拉邦、以加尔各答为中心的西孟加拉邦和以阿默达巴德为中心的古吉拉特邦等三邦合计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70%;如今这三个邦已降到42%,而同期南方四邦的比重由11%上升到23%,西北部各邦的比重也有所提高,从而使工业过分集中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目前,印度有五大工业区: (1)以加尔各答为中心的胡格利河下游区,以麻纺织和机械工业最为重要,其它轻工业规模也较大。 (2)孟买—浦那区,长期以棉纺织业占绝对优势,孟买是靠周围广大地区的棉花生产发展起来的“棉花港”和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现在机械、化工两大部门在国内地位也很突出。 (3)阿默达巴德—巴罗达区,以棉纺织业为主,其它轻重工业部门也有一定基础。 (4)乔塔那格浦尔高原区,有“印度的鲁尔区”之称,煤、钢产量均占印度全国的四分之三,电力、重型机械、化工、非金属产品等地位也很突出。 (5)马德拉斯—班加罗尔—科因巴托尔区,过去以棉纺织等轻工业为主,独立后新兴部门发展很快。班加罗尔现为全国第三大工业城市,机械工业比重之大在国内居首位;马德拉斯近年汽车、冶金、化工等部门发展较快;科因巴托尔是全国第三大棉纺织工业中心。除以上工业集中区域外,其它分散的重要工业城市还有坎普尔、德里、海德拉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