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enkeyao
[外文]:antitussive drug
通过抑制咳嗽反射中的任何一个环节而起作用的药物。咳嗽是一种防御性反射,当各种理、化因素刺激呼吸道粘膜上皮下的机械感受器和化学感受器时,冲动通过迷走神经传入位于延髓中的咳嗽中枢,再经过传出神经将冲动传至喉头肌和参与咳嗽动作的肌肉,产生咳嗽。可将呼吸道内积聚的痰液和异物排出,以保持呼吸道清洁和通畅。但是频繁而剧烈的咳嗽可影响病人的休息和睡眠,促进疾病的发展,因此需要用药物来缓解咳嗽。通过抑制咳嗽中枢起作用的药物称为中枢性镇咳药;而抑制咳嗽反射其他环节的药物称为末梢性镇咳药。
中枢性镇咳药分为成瘾性和非成瘾性两类。吗啡是很强的中枢性镇咳药,但对呼吸中枢也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且成瘾性很大,因此临床上极少应用。可待因是从鸦片中提取的吗啡甲基衍生物,作用与吗啡相似,但镇咳作用及不良反应、成瘾性均较吗啡弱,临床上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剧烈干咳。近年来合成许多新的中枢性镇咳药,且没有成瘾性和抑制呼吸作用。此类药物有咳必清、咳美芬、咳平、咳必定、咳福乐,又称咳快好等。此类药物有的临床效果已被肯定,有的尚待评议。
末梢性镇咳药分为局麻性和缓和性两类。前者对呼吸道粘膜末梢感受器有局麻作用。如退咳有较强的局麻作用,镇咳效果比可待因弱,但不抑制呼吸中枢,仅有轻度恶心、头晕、鼻塞等副作用。甘草流浸膏属后者,服用此药后能保护咽喉部粘膜少受刺激,而缓解咳嗽,其制剂有复方甘草合剂或称棕色合剂有镇咳祛痰作用。
此外,一些中草药也有镇咳作用,如半夏制成的半夏露、橘红丸;贝母、牡荆油胶丸、紫花杜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