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韩故城
郑韩故城,位于河南省新郑市城区的双洎河与黄河的交汇处,是周代郑国和韩国的都城遗址。1961年,郑韩故城遗址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郑韩故城历史悠久。西周末年,郑国迁都于此。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掉郑国后,这里又成为韩国的都城。郑、韩曾在此建都长达500余年,故而称其为郑韩故城。
郑韩故城遗址的平面分布极不规则,外城墙略呈不规则的三角形,形状像牛角,因此被称为“牛角城”。遗址周长为19公里,大部分城墙保存完好,一般在10米左右,最高处达18米。城中部有隔墙,将故城分为东、西两城。西城是宫城,城内有大型的夯土基址,并发现有一处地下室,室内有五眼井,据推测是贮藏食物的窖穴。
东城是廓城,北墙长1800米,东墙长5100米,南墙长2900米,西墙即隔墙,只在东墙发现有一个城门。城内分布着各种手工业作坊。其中铸铜作坊的面积达10万多平方米,制骨作坊面积达7000平方米,铸铁作坊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此外还出土了大批铁器和陶范。在廓城内的战国兵器坑内出土了铜兵器180多件,这些兵器大部分是由官府督造的。
宫城的南部和廓城的西南部是春秋时期的贵族墓地。1923年在郑伯大墓中出土的青铜器达700多件。包括钟、鎛、鼎、鬲、尊、礨、壶、洗、簋、盘、炉以及兵器、车器、马饰等。其中最精美的器物是莲鹤方壶。在这批铜器中有大牢九鼎、七鼎各1套,铜簋中有8件自成1组,与礼书所记载的九鼎配八簋的制度正相符合;王子婴次炉具有明显的楚器特征。
遗址墓地内有多辆葬车。2001~2002在郑国公族墓地北端发掘出了一座春秋时期的大型车马坑,清理出各式葬车22辆。另外,在一座中字形的国君墓地墓道内还发现了30多辆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