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含有蝴蝶花的处方(二十三)

蝴蝶花(别名凫翳、铁扁担、燕子花、蓝花铰剪、紫燕、豆豉草、开喉箭、过山虎、搜山虎、六角草、知母、告剪草、剑刀草、兰花草、扁竹、金扁担、豆豉叶、扁竹叶),苦;寒;小毒,消肿止痛;清热解毒。主肝炎;肝肿大;肝区痛;胃痛;咽喉肿痛;便血。小编整理出含有蝴蝶花的处方共1767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321~1380共60个。

处方1、加减三奇散

处方人参半两,知母半两,贝母半两,半夏半两,杏仁(生用)半两,马兜铃10个,麻黄(不去节)半两,天仙藤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咳嗽上气,痰涎喘促,胸膈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钱,用乌梅1枚,水2盏,蜜1匙,煎至8分,去滓,食后温服。

注意忌酒、醋、鸡、面、咸、酸、生冷等物。

摘录《普济方》卷一六三

处方2、犀角紫河车丸

处方紫河车1具(洗净,焙干用)鳖甲(酥炙)桔梗(去芦)胡黄连 芍药 大黄 贝母(去心)败鼓皮心(醋炙)龙胆草 黄药子 知母各7.5克 犀角(镑末)蓬术 芒消各4.5克 朱砂6克

制法上药十五味,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治传尸劳及诸劳。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如膈热,食后服之。

摘录《卫生宝鉴》卷五

处方3、知柏地黄丸加减

处方炒黄柏6克,炒知母6克,炒丹皮6克,熟地12克,山茱萸12克,茯苓12克,山药30克,冬瓜皮3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柴胡10克,甘草6克。

功能主治滋阴补肾,降火消斑。主肾水不足,虚火上炎。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李元文方》

处方4、滋阴地黄丸

处方山药 山茱萸(去核)当归(酒炒)白芍(煨)川芎各2.4克 牡丹皮 远志(去心)白茯苓 黄柏(酒炒)石菖蒲 知母(酒炒)泽泻各1.8克 熟地黄4.8克

制法上锉一剂,水煎,空腹时服。如作丸,用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色动相火,右耳聋;及大病后耳聋者。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腹时用盐汤或酒送下。

摘录《万病回春》卷五

处方5、子芩汤

处方子芩3.6克 知母 女萎各1.8克 竹叶(切)2.4克 黄柏 甘草(炙)各1.2克

制法上六味,切。

功能主治治小儿热痢。

用法用量以水200毫升,煮取100毫升,分服。

摘录《外科秘要》卷三十六引《古今录验》

处方6、犀角地黄汤合白虎汤加减

处方生地15克,赤芍9克,丹皮15克,紫草15克,双花15克,土茯苓30克,生苡仁30克,蛇蜕12克,黄连6克,荆芥炭6克,生石膏30克,知母15克,生甘草6克。

功能主治凉血,清热,解毒,利湿。主热入血分,外发斑疹。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朱宗元方

处方7、化毒清表汤

处方葛根、薄荷叶、地骨皮、牛蒡子(炒,研)、连翘(去心)、防风、黄芩、黄连、玄参、生知母、木通、生甘草、桔梗。

功能主治毒热壅遏,麻疹已发而身仍大热者。

用法用量引用生姜、灯心,水煎服。

摘录《金鉴》卷五十九

处方8、玉竹钩藤汤

处方丹参12克,玉竹12克,女贞子12克,生牡蛎12克,钩藤12克,竹茹12克,白芍15克,麦冬9克,茯神9克,柏子仁9克,知母9克,远志6克,石菖蒲6克,甘草3克。

功能主治滋阴潜阳,开窍化痰。主阴虚阳亢,肝阳化风,风痰阻窍。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李斯炽方

处方9、化毒清表汤

处方牛蒡子(制)8分,连翘8分,天花粉8分,地骨皮8分,黄连8分,黄芩8分,山栀(炒)8分,知母8分,干葛8分,元参8分,桔梗6分,前胡6分,木通6分,甘草3分,薄荷3分,防风3分。

功能主治痧已见形1-2日者。麻红肿太甚,一齐涌出者。

用法用量口渴,加麦冬(去心)1钱,石膏(煨,研)2钱;大便涩,加酒炒大黄1钱2分。

摘录《痘疹活幼至宝》卷终

处方10、生四物汤

处方生白芍9克,生地9克,知母9克,生黄芩9克,川芎6克,生当归身15克。

功能主治凉血清热。主阳盛血热。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医门八法》卷四

处方11、益阴煎

处方生地9克 知母 黄柏各6克 龟版(醋炙)12克 缩砂仁 甘草(炙)各3克

功能主治滋阴凉血。治妇人七七后,月经已停,因阴虚血热又来者。

用法用量上锉。水煎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四十四

处方12、宁肺生化汤

处方川芎3克,当归6克,杏仁10粒,知母1.8克,甘草1.2克,炙干姜1.2克,桔梗1.2克。

功能主治养血温肺。主外感风寒。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灵验良方汇编》卷下

处方13、固本丸

处方山药 枸杞 五味 山萸 锁阳 酒柏 酒知母各30克 人参 黄耆 石莲 蛤粉各36克 白术60克

制法上药为末,山药打糊为丸。

功能主治治虚损遗精。

用法用量每服6~9克,温开水送下。

摘录《嵩崖尊生》卷十三

处方14、散肿溃坚汤

别名散毒溃坚散(《普济方》卷二九一)。

处方黄芩24克(酒洗,一半炒四遍,一半生用)草龙胆(酒洗,炒四遍)瓜蒌根(锉细,酒洗)黄柏(酒制)酒知母 桔梗 昆布各15克 柴胡 炙甘草 京三棱(酒洗)广茂(酒洗,炒)连翘各10克 葛根 白芍 当归梢 黄连各6克 升麻1.8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疏肝活血,散肿溃坚。治马刀疮结硬如石者。

用法用量每服18~21克,用水300毫升,先浸大半日,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后热服。另用半料作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每服100~150丸,用此药汤留一口送下。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处方15、抑阳酒连散

处方生地黄 独活 黄柏 防风 知母各0.9克 蔓荆子 前胡 羌活 白芷 生草各1.2克 黄芩(酒制)寒水石 栀子 黄连(酒制)各1.5克 防己0.9克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祛风除湿。治肾阴不足,风湿夹热,上蒸于目,瞳神紧小或偏缺不圆。现用于虹膜睫状体炎。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大热服。

备注方中生地、知母滋阴抑阳;黄连、黄芩、黄柏、寒水石苦寒泻火,芩、连用酒制,可引导诸药直达病所;防风、蔓荆子、白芷、羌活、独括、防己祛风除湿;甘草和中,调和诸药。共奏滋阴清热,散风除湿之功。

摘录《原机启微》卷下

处方16、交泰丸

处方干姜(炮制)0.9克 巴豆霜I.5克 人参(去芦)肉桂(去皮)各3克 柴胡(去苗)小椒(炒去汗,并闭目去子)白术各4.5克 厚朴(去皮,锉,炒。秋、冬加至21克)酒煮苦楝 白茯苓 砂仁各9克 川乌头(炮,去皮、脐)13.5克 知母12克(一半炒,一半酒洗。此一味,春、夏所宜,秋、冬去之)吴茱萸(汤洗七次)15克 黄连(去须。秋、冬减至4.5克)皂角(水洗,煨,去皮、弦)紫菀(去苗)各18克

制法上药除巴豆霜另入外,余同研为极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升阳泻阴,调营和中。治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沉困懒倦。

用法用量每服10丸,温水送下。

摘录《脾胃论》卷下

处方17、玉液汤

处方生山药30克 生黄耆15克 知母18克 生鸡内金(捣细)6克 葛根4.5克 五味子9克 天花粉9克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治消渴。

用法用量水煎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甜物。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卷二

处方18、太平丸

别名噙化太平丸(《寿世保元》卷四)。

处方天门冬 麦门冬 知母 贝母 款冬花 杏仁各90克 当归 地黄 黄连 阿胶珠各45克 蒲黄 京墨 桔梗 薄荷各30克 白蜜120克 麝香少许

制法上为细末。用银石器先下白蜜,炼熟后下诸药,搅匀再上火,入麝香,略熬二三沸,可丸即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清热润肺,化痰止血。治劳证久嗽,肺痿、肺痈。

用法用量每日三次,食后浓煎薄荷汤灌漱喉中,细嚼1丸,津唾送下。如痰盛,先服饴糖烊消化丸100丸,然后再服本药。

摘录《修月鲁般经后录》引《十药神书》(录自《医方类聚》卷一五○)

处方19、太清饮

处方知母 石斛 木通各4.5克 石膏(生用)15~20克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治胃火烦热,呕吐口渴,发斑发狂。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200毫升,温服或冷服。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处方20、玉液散

处方瓜萎根 知母 贝母(去心,炒)各30克 甘草(炙)15克 人参15克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久近喘嗽,口干作渴。

用法用量每服6克,先熔下黄蜡6克,同入米饮调下,食后服。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五

处方21、清凉甘露饮

处方茵陈3克,银柴胡3克,石斛3克,枳壳3克,麦冬3克,甘草3克,生地3克,黄芩3克,知母3克,枇杷叶3克,淡竹叶20片,灯心草20片。

功能主治清心解毒。主热毒上蒸。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食后服。

摘录《外科正宗》

处方22、理郁升陷汤

处方生黄耆18克 知母9克 当归身9克 桂枝尖4.5克 柴胡4.5克 乳香(不去油)9克 没药(不去油)9克

功能主治治胸中大气下陷,又兼气分郁结,经络湮瘀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胁下撑胀,或兼痒者,加龙骨、牡蛎(皆不用煅)各15克;少腹下坠,加升麻3克。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处方23、王道无忧散

处方当归 白芍(土炒)川芎 生地黄各2.4克 赤芍1.5克 白术(土炒)白茯苓(去皮)各3.6克 赤茯苓 砂仁 枳实(麸炒)香附 乌药 陈皮 半夏(姜汁炒)藿香 槟榔 猪苓 木通 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黄柏(人乳炒)知母(人乳炒)黄芩(炒)各2.4克 粉甘草0.9克

功能主治治噎膈反胃。

用法用量上锉一剂。水煎温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三

处方24、芎归养荣汤

处方当归 白芍药 熟地黄 黄柏 知母 人参 枸杞子 麦门冬 甘草

功能主治治吐血、衄血过多,昏厥不知人事。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赤水玄珠》卷十六

处方25、地骨皮汤

处方地骨皮(去骨)1两,胡黄连1两,鳖甲(涂酥炙黄,去裙襕)半两,柴胡(去苗)半两,犀角(锉,取屑)半两,嫩桃枝(锉)半两,川大黄(炮)半两,知母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骨蒸体热肌瘦。

用法用量每服1大钱,水1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六

处方26、加减羚羊角散

处方羚羊角、防风、麦冬(去心)、元参、知母(酒炒)、黄芩、牛蒡子、甘草节、银花。

功能主治小儿葡萄疫。

用法用量加淡竹叶10余片,水煎服。此方羌活、僵蚕、生地皆可酌入。

摘录《医钞类编》卷十五

处方27、滋阴汤

处方玄参10克,麦冬10克,生地10克,熟地10克,知母10克,木蝴蝶10克,黄芩10克,杷叶10克,石斛10克,当归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

功能主治养阴润燥,活血化瘀。主肺肾阴虚,邪毒侵犯,耗伤阴津。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孙 方

处方28、三一肾气丸

处方熟地费 生地黄 山药(俱怀庆者)山茱萸肉各120克 牡丹皮 赤白茯苓 泽泻 锁阳 龟版各90克 牛膝(川者)枸杞子(甘川)人参(辽)麦门冬 天门冬各60克 知母 黄柏 五味子(辽)肉桂各30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心肾阴亏,火动遗精,头目眩晕,腰膝酸软,惊悸失眠。

用法用量每服50丸,渐加至60~70丸,空腹淡盐汤或温酒进下。虚甚者,加鹿茸30克,虎股骨30克。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九

处方29、滋筋养血汤

处方川当归3克 熟地黄4.5克 白芍药4.5克 川芎2.2克 人参2.4克 五味子9粒 麦门冬(去心)3克 黄柏3克 知母1.5克 牛膝(酒浸)3克 杜仲(酒炒)3克 苍术3克 薏苡仁3克 防风1.8克 羌活0.9克 甘草0.9克

功能主治治气血两虚,双足痿软,不能行动,久卧床褥者。

用法用量上锉一剂,加生姜、大枣,水煎服。筋骨痿软,加桂枝0.9克、陈皮2.4克;如觉心烦,加黄连1.8克、酸枣仁(炒)1.8克、白茯神(去木)3克。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

处方30、先期汤

处方生地黄 川当归 白芍药各6克 黄柏 知母各3克 条芩 黄连 川芎 阿胶(炒)各2.4克 艾叶 香附 炙甘草各2.1克

功能主治治经水先期。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空腹时温服。

摘录《证治准绳·女科》卷一

处方31、升麻散

处方川升麻22克 葛根30克(锉)前胡30克(去芦头)马牙消30克 子芩15克 知母15克 赤芍药15克 犀角屑15克 甘草15克(炙微赤,锉)玄参15克 麦门冬30克(去心)大腹皮30克(锉)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伤寒,身体疼痛,头面如火,心胸烦躁,背膊壅闷,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50毫升,煎至175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十

处方32、五蒸汤

处方甘草3克(炙)茯苓9克 人参6克 竹叶2把 葛根 干地黄各6克 知母 黄芩各6克 石膏15克(碎)粳米75克

制法上十味,切。

功能主治治骨蒸劳热。

用法用量以水900毫升,煮取250毫升,分为三服。亦可以水900毫升,煮小麦750克,煎汤煮药。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海藻、菘菜、芜荑、火醋。

摘录《外台秘要》卷十三引《古今录验》

处方33、加味通关汤

处方知母10克,黄柏10克,肉桂10克,熟附片10克,枳壳10克,升麻45克。

功能主治温养少火,升清降浊。主邪热客于下焦,肾关开合无能,膀胱气化无力。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千家妙方》

处方34、滋阴降火汤

处方当归 黄柏(盐水炒)各4.5克 知母 牛膝 生地各3克 白芍3.6克 甘草梢 木通各2.4克

功能主治治火燥血少,气不得降致淋。

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时服。

摘录《赤水玄珠》卷十五

处方35、润肺止嗽方

处方松子肉9克 贝母 紫菀各4.5克 知母牛膝各3克 枇杷叶 菊花各9克

功能主治治水亏金燥,火盛刑金,喉干声哑。

用法用量水煎,睡时温服。

摘录《不居集》上集卷十五

处方36、犀角地黄汤加味

处方犀角3克,生地3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白薇10克,紫草10克,知母10克,沙参10克,生槐花30克,大青叶10克,板蓝根15克。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滋阴解毒。主风火热毒,伤其血络,营血瘀滞,淫于腠。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谭家兴方

处方37、青金丸

处方贝母 知母各15克 巴豆(去油,膜)1.5克

制法上药为末,姜泥和丸,辰砂为衣(一法青黛为衣)。

功能主治治食积火郁,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每服5丸,食后用白汤送下。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五

处方38、育阴煎加味

处方生地15克,玄参9克,寸冬9克,石膏45克,知母9克,丹皮9克,赤芍9克,蒲公英30克,黄芩9克,白芷9克,怀牛膝9克,大黄9克。

功能主治滋肾阴清胃火。主肾衰精乏,胃热蕴蒸。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翁候年方

处方39、羚角散

别名羚羊散(《杂病源流犀烛》卷二)。

处方羚羊角 甘草 防风 麦冬 玄参 知母 黄芩 牛蒡子

功能主治治麻疹初起,风寒外客,毒邪内陷,以至疹子出一日即没者。

用法用量上药为末,水煎服。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

处方40、清骨散

处方银柴胡4.5克 胡黄连 秦艽 鳖甲(醋炙)地骨皮 青蒿 知母各3克 甘草1.5克

功能主治清骨退蒸,滋阴潜阳。治虚劳阴虚火旺,骨蒸劳热,身体羸瘦,脉细数。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血虚甚,加当归、芍药、生地;嗽多,加阿胶、麦门冬、五味子。

备注方中银柴胡能清骨髓之热,治虚劳之骨蒸;地骨皮、胡黄连、知母均入阴分,而清伏热于里;青蒿、秦艽均具辛散之功,能宣内伏之热而出于表;更以鳖甲滋阴潜阳,补益肝肾,又引诸药入里;甘草调和脾胃,以免寒凉滋腻之味损伤脾胃之气。配合成方,共奏清骨退蒸,滋阴潜阳之功。

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一

处方41、芍药清肝散

处方白术0.9克 甘草(炙)0.75克 川芎0.9克 防风0.9克 荆芥0.75克 桔梗0.9克 羌活0.9克 芍药0.75克 柴胡0.6克 前胡0.75克薄荷0.75克 黄芩0.75克。山栀0.6克 知母0.6克 滑石0,9克 石膏0.9克 大黄1.2克 芒消1克

功能主治治风热上攻,眼目昏糊,眵多眊燥,紧涩羞明,赤脉贯睛,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上为粗末,作一服。用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食后热服。大便不硬者,去大黄、芒消。

摘录《原机启微》卷下

处方42、凝波散

处方寒水石 贝母 知母 马牙消(川消亦得)各7.5克 荷叶30克(水600毫升,煮五七沸,焙)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治鼻衄不止。

用法用量用1.5克,蜜水调服。

摘录《幼幼新书》卷三十引谭氏

处方43、人参宁神汤

处方人参 生地 甘草 葛根 茯神 知母 花份 竹叶 五味子

功能主治治上消。胸满心烦,精神不振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

处方44、升降汤

处方野台参6克 生黄耆6克 白术6克 广陈皮6克 川厚朴6克 生鸡内金(捣细)6克 知母9克 白芍药9克 桂枝3克 川芎3克 生姜6克

功能主治治肝郁脾弱,胸胁胀满,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处方45、治带片

处方金樱子120克 苦参 墓头回各90克 知母 苍术各60克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收敛止带。治湿热下注所致的赤带、白带、黄带,质稠色黄,其气腥臭者。

用法用量制成片剂,每片含生药约1.2克。每次服5片,每日三次。

备注方中金樱子能收敛止带,墓头回能清热解毒,苦参、知母、苍术能清热燥湿。配合成方,共奏清热燥湿,收敛止带的功效。

摘录《上海市药品标准》

处方46、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元参方

处方生石膏30克 知母12克 元参12克 细生地18克 麦冬18克

功能主治清气凉血。治太阴温病,气血两燔。

用法用量用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服。滓再煮200毫升服。

摘录《温病条辨》卷一

处方47、滋阴降火汤

处方生地黄(酒洗)甘草(炙)干姜(炮)各1.5克 川芎 熟地各3克 白芍药(炒)3.9克 陈皮2.1克 当归 白术各3.9克 黄柏(蜜水浸,炙)2.1克 知母(蜜水浸,拌炒)天门冬(去心、皮)各3克

功能主治治劳瘵。色欲过度,损伤精血,睡中盗汗,午后发热,咳嗽,甚则痰涎带血,倦怠无力,饮食少进,脉沉数。

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3片,水煎,空腹时温服。若咳嗽甚,加桑白皮、马兜铃、瓜蒌仁各2.1克;若痰盛,加姜制半夏、贝母、瓜蒌仁各3克;若潮热盛,加桑白皮、沙参、地骨皮各2.1克;若梦遗、精滑,加牡蛎、龙骨、山茱萸各2.1克;若盗汗多,加牡蛎、酸枣仁各2.1克,浮小麦1撮;若赤白浊,加白茯苓3克,黄连0.9克(炒)。

摘录《明医杂着》卷一

处方48、复煎散

处方黄柏 黄芩 黄连 知母 生地黄各3克(酒洗)防己 山栀 羌活 黄耆 麦门冬 甘草(炙)独活 人参各1.5克 当归尾6克 陈皮 防风梢 甘草梢(生)苏木 当归身 五味子 猪苓 藁本 连翘 桔梗各3克

制法上哎咀。

功能主治治痈疽发背。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随证上下,食前后服。

摘录《仙传外科集验方》

处方49、夏方凉血汤

处方生地15克,丹皮6克,赤芍6克,知母6克,黄芩6克,浮萍6克,蝉衣3克,竹叶6克,白蒺藜6克,炙僵蚕3克,忍冬藤9克,六一散6克(包)。

功能主治凉血消风。主血热生风。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朱仁康方

处方50、滋阴降火汤

处方当归 生地 白芍 白术各3克 麦门冬 天门冬 甘草各1.5克 知母 黄柏 远志 陈皮 川芎各1.8克

功能主治治潮咳汗血,遗精无泄者。

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水煎,温服。如有痰,加瓜蒌仁、贝母;咳嗽,加五味子、阿胶;梦遗,加芡实、石莲肉;有热,加秦艽、地骨皮;唾吐咯血,加茜根、藕汁、玄参;气虚血少,加人参、黄耆;久病者,去川芎。

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处方51、还睛散

处方桔梗 五味子 茺蔚子 黑参 黄芩各30克 防风 知母各60克 车前子 细茶各75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

功能主治治涩翳内障。初患之时,朦胧如轻烟薄雾,渐渐失明。

用法用量以水150毫升,用散3克,煎至75毫升。食后,去滓温服。

摘录《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一

处方52、滋阴化痰汤

处方当归(酒炒)川芎 白芍(好酒炒)熟地黄 黄柏(酒炒)知母(酒炒)陈皮 半夏(姜炒)白茯苓(去皮)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治小儿阴虚痰火所致的尾骨痛。

用法用量上锉为末,少用官桂为引,或以前胡、木香为引,水煎服。如痛不止,加乳香、没药。

摘录《寿世保元》卷八

处方53、皮炎汤

处方生地3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知母10克,生石膏30克,竹叶10克,银花10克,连翘10克,生甘草6克。

功能主治凉血凉营,清热解毒。主药热入营血,蕴而成毒。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服。

摘录朱仁康方

处方54、治疟安胎饮

处方生地15克 天冬 南沙参各9克 知母(炒)条芩(炒)防风(炒)白术各4.5克 橘红2.5克 苏梗3克

功能主治治妊娠疟疾。

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1片,水煎服。受风者,加独活3克,受寒者,加牛蒡子(炒)6克;受暑者,加竹叶30片、生石膏6克;受湿者,加茯苓12克、仙半夏3克,以苍术易白术;欲呕者,加川连(姜汁炒)2.5克;如已成坏症而发斑疹者,去白术,加牛蒡子6克、薄荷3克、马勃1.5克、活水芦根30克。

摘录《医方简义》卷五

处方55、滋阴降火汤

处方当归3克 川芎1.5克 白芍药(薄荷汁炒)黄芩各2.1克 生地黄(姜汁炒)黄柏(蜜水炒)知母(酒炒)各2.4克 柴胡2.1克 熟地黄2.4克 麦门冬2.4克

功能主治治阴虚火动,起于九泉者。

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1片,大枣1枚,水煎服。别以附子为末,唾津调贴涌泉穴。气虚,加人参、黄耆各2.4克;咳嗽,加阿胶、杏仁各2.1克,五味子0.9克;咯唾衄血,加牡丹皮2.4克,藕节自然汁10毫升,犀角末1.5克。

摘录《医便》卷二

处方56、五泻汤

处方黄柏 知母 木通 栀子 生地黄 甘草 黑参 桔梗 黄芩 防风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五脏虚火妄动,瞳人干缺。

用法用量每服18~21克,水煎,食后服。热甚,加羚羊角、犀角、黄连。

摘录《银海精微》卷上

处方57、润肺饮

处方贝母(糯米拌炒)天花粉各9克 桔梗3克 甘草1.5克 麦门冬(去心)橘红(去白)茯苓(去皮)各4.5克 知母(酒炒)2.1克 生地黄7.5克

功能主治润肺化痰。治肺有燥痰,脉涩面白,气上喘促,洒淅寒热,悲愁不乐,其痰涩而难出者。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210毫升,食后服。

摘录《医宗必读》卷九

处方58、滋阴降火汤

处方当归3克 川芎3克 白芍3.6克 川黄柏(蜜水炒)3克 生知母3克 怀熟地黄4.5克 天花粉3克 生甘草3克 元参6克 白桔梗(去芦)9克

制法上锉一剂。

功能主治滋阴降火。治虚火上升,喉内生疮。

用法用量水煎,入竹沥50毫升,温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六

处方59、蜀漆汤

处方白薇 蜀漆 知母 甘草(炙)苦参 升麻 龙胆各6克 常山 大黄(别渍,后下)各12克 鳖甲(炙)石膏(碎)茯苓 黄芩各9克 香豉9克(裹)独蒜7颗(切)淡竹叶(切)6克

制法上十六味,切。

功能主治治久疟。

用法用量以水1.2升渍之,加酒适量,合煮取4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未发前一服,欲至发时又一服。

注意忌肥腻、臊腥、滑物、生冷、人苋、大酢,菘菜、生葱、生菜。

摘录《外台秘要》卷五引《救急方》

处方60、人参石膏汤

处方人参4.5克 石膏90克 川芎15克 半夏6克(去滑)白术5克 茯苓5克 甘草30克(炙)大栀子9克 知母15克 黄芩9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治伤寒咳嗽不已,心烦;及风热头痛,精神昏聩。

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9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宣明论方》卷六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