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Mingshi Biecaiji
明诗选集。清代沈德潜(确士)、周准(钦莱)合编。全书12卷,共收录作者340人,诗1010余首。
明末清初的明诗选集,有陈子龙、李雯等的《明诗选》、 钱谦益的《列朝诗集》、 朱彝尊的《明诗综》。沈德潜以为三本各有偏颇,于是“合群公选本暨前贤名稿,别而裁之”,删其浮艳之作,去其雷同,编成此书。从沈、周的自序及蒋重光所写的序中,可以看到他们的编纂意图和选诗标准,大抵是:
(1)所录“皆深造浑厚,和平渊雅,合于言志永言之旨”,以“辅翼诗教”;
(2)选诗时“始端宗旨,继审规格,终流神韵,三长具备,及登卷帙”;
(3)“因诗存人,不因人存诗”,不求备一代的掌故,只是要“示六义之指归”;
(4)“是书之选,欲上续唐人”。这里所归纳的四点,实际上正是沈德潜提倡的所谓“温柔敦厚”的诗教,强调诗的“厚人伦,匡政治”的功用,尊盛唐、主格调等诗论主张的具体化。
明代的诗歌创作极为丰富,能以不很大的篇幅,反映其大概,并注意选入不知名作者与明遗民诗人的作品,这是此书的一大特色,也是它得以广泛流传的原因。例如卷十一选入顾炎武的诗16首,即使与前后七子等大作家比较,数目也不算少。
另外,在清前期康、雍、乾几个皇帝对民间灾荒饥变等事尚能关心的情况下,沈德潜不仅自己写诗“频陈民瘼”,而且在这本明诗选本中也比较重视录取有关民生疾苦的篇什,这一点也应该给予肯定。这同时也意味着本书从某些侧面反映了明代的社会现实。不过,沈德潜毕竟是一个封建功利主义者,所以选了不少为封建统治者歌功颂德的应制诗,还有些诗对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持仇恨和毁辱的态度,这是它的糟粕部分。
有清乾隆四年(1739)刻本。中华书局1975年出版缩印本,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排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