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灵岩寺
灵岩寺,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县城东南31.5公里,灵岩山之阳。灵岩山主峰青壁四削,呈方形,故原名“方山”。又因似“印符”,又称“玉符山”。相传东晋时高僧郎公来此说法,听者千人,山石为之点头,听众将此事告诉朗公,朗公说:此山灵也,不足怪。山遂名“灵岩”。灵岩山居中,群山环抱,重峦叠嶂。北有宝山、黄尖山,东为灵辟峰、朗公山、棋子岭,南是黄岘山、明孔山、如来顶,西乃鸡鸣山等。寺因山得名。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520年),法定禅师先建寺于方山之阴,曰“神宝寺”,后建寺于方山之阳,曰“灵岩寺”。当时,寺院建在山腰甘露泉侧,规模不大。至唐代贞观年间(627~649年),高僧慧崇将寺迁建于今址。以后历代均有增修。唐宋时为极盛期,有殿阁40余座,禅房500余间,僧侣500余人。唐元和年间李吉甫在《十道图》中将灵岩寺与今浙江天台国清寺、湖北江陵玉泉寺、江苏南京栖霞寺合称为“舆内四绝”。宋代,真宗赐名为“景德灵岩寺”,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正名为“十方灵岩禅寺”。明宪宗成化四年(1468年),又赐名“崇善禅寺”。现存主要建筑有天王殿、鼓楼、钟楼、东厢房、西厢房、韦陀院、观音堂、大雄宝殿、千佛殿、御书阁、方丈院、辟支塔、塔西院、十王殿、墓塔林等。寺院不仅规模宏大,还有令人神往的鸡鸣山、明孔山、朗公石、一线天、十里松、摩顶松、“五步三泉”等自然景观,自古即为旅游胜地。历代题咏灵岩寺的碑刻有423块,多出于名人手笔,著名的有唐李邕《灵岩寺颂碑》、宋代的《圆通经碑》、金代党怀英书碑等。明代文学“后七子”领袖王世贞称赞道:“灵岩是泰山背最幽绝处,游泰山而不灵岩,不成游也”。1982年,灵岩寺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岩路景从灵岩景区坊,到灵岩寺山门止,有一段清幽漫长的路,沿途景美若画,胜迹多甚。一进入灵岩景区,迎面可见一山,山巅形似鸡冠。相传,昔有盗贼,夜过其下行窃,忽闻巨鸡鸣晓,震慑山岗,贼怖而从善,故称鸡鸣山。该山景色秀丽,为旧时灵岩十二景之一。与鸡鸣山相对,有石坊屹立。此坊建于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 ,四柱高耸,柱础石鼓夹抱,柱端“朝天吼”昂天,额枋横贯,上镌清乾隆皇帝御笔“灵岩胜境”。由此向里,大沟横卧,架以石桥,名叫“崇兴桥”,又名“崇福桥”、“通灵桥”,或俗称“大石桥”。北宋大观二年(1108年)由灵岩寺方丈仁钦重建,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重修,今建桥、修桥碑尚在。建桥碑,为北宋末年著名学者画家郭恩撰文,其子郭升卿书写,字体颇佳,效法“兰亭”。碑阴有飞白体“灵岩道场”四字,为北宋元丰年间尚书兵部郎中王临书写,系主碑补刻。临桥古柏葱郁,溪涧深邃险峻。放眼南望,峰峦叠翠,巨石嶙峋,谓之“群仙朝笏”。其中一峰,有孔穴穿透,犹若翠屏之上悬挂着一轮圆月。此山,名“明孔山”,亦为“灵岩十二景”之一。相传,法定禅师来此创寺之时,路途艰险,阴森可怖,他面山诵经49天,感动了神灵,阳光将山穿透,使他得以进山找到建寺之地。
沿路前行,又有山沟横卧,上架一桥,称“明空桥”,俗谓“小石桥”,明代重建。两侧古柏耸空,枝桠搭连,远看似门。桥北有山,松柏郁森,曰“对松山”。桥南有崖,泉流淋漓,叫“滴水崖”。崖石嵯峨,状如抱厦,泉洒如雨。乾隆皇帝来游时,赐名“雨花岩”,后将其名镌刻于碑,碑侧建亭,并定为“灵岩八景”之一。
过明空桥为“黄茅冈”,路旁有众多巨石,似龟背,从远处看去又像群羊。石上建黄茅冈亭。昔日,僧人在此迎客,故又名“接官亭”。过冈为灵岩之北溪,寺内诸泉皆汇于此,相传宋真宗曾在这里饮马,故称“饮马沟”。沟上架桥,名“新石桥”,系明代天启年间创建。桥两侧饰石栏,上雕蹲狮。沟北石壁嵌明万历年间书画家、历城人刘亮采所书“十里松”大字石刻。“十里松”是指从“灵岩胜境”坊到寺门沿途之古柏,昔人讳“悲”之音,所以称“松”。过桥之后,山路渐陡,古柏夹道,苍翠笼荫。路北侧,溪水激湍,水涛、松涛,轰鸣震耳。上陡坡,即为山门广场。迎面古柏葱笼滴翠,旁侧立一石碑,上刻“大灵岩寺”四字,系元代至正三年(1343年)西夏人、山东肃政廉访副使文书讷书丹。碑阴镌蒙古僧家奴跋语。广场东侧山岩石壁上,有清乾隆皇帝手书诗刻多方。至此,便到达佛门胜地灵岩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