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果树枝干施药防治害虫技术,上世纪80年代就在试验中推广应用,并取得了一定效果。近几年推广范围越来越大,应用中存在不少问题。根据生产无公害果品的要求,现从正反两个方面谈谈对应用这项措施的看法。 1树干涂药防治害虫有许多好处 果树枝干用药防治虫害,主干环状涂药、吊挂药瓶注药法、树干插针注药法、高压树干注射法等,有以下好处: ①不污染果园和环境,果农少受药害; ②药液不用直接接触虫体,不至使诸多害虫过早形成抗药性; ③不会杀伤有益生物,可保护天敌,进行生物防治,生产无公害果品; ④对于缺水果园和山地果园,可节省喷药用水; ⑤可减少喷药次数,节省人力、物力,降低生产成本; ⑥一次涂药,药效持久,对害虫控制时间长; ⑦凡防治对象、用药种类、使用时间方法得当者,一般都能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⑧果树发芽前,使用高浓度氧化乐果涂干防治蚜、螨、蚧类刺吸式害虫,生长季防治苹果绵蚜,在新老果区尚可采用; ⑨防治林木,花卉害虫也广泛采用此技术,群众惯于接受; ⑩树干涂药可与树干补肥相结合应用。 2涂在枝干外皮上的药,不能直接输送到叶果中去 许多人、不少材料都说,内吸性药液涂到树体的枝干表皮上,会很快被皮层吸收,输送到叶片、果实中,达到杀灭害虫的作用。从果树生理上讲,不那么简单。果树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矿质营养,是通过木质部的导管向上输送到叶片中,参与光合作用的。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营养物质,是通过皮层中韧皮层的筛管,向下输送到根系的。这两条路是不能逆行的。也就是说,进入皮层的药剂,是先顺筛管和光合产物一起下行进入根部,在根部再与水和矿质盐类一起,由导管输送到树上部叶片中的。明白了这个道理,再谈技术问题才可避免一些片面性和盲目性。 3枝干涂药比叶片上喷施见效慢,花期会杀伤授粉昆虫 树干涂药,一般10天左右才能见效。对于繁殖快,爆发性虫害,控制效果慢,须提前施用内吸性强、高毒的药剂。通常应用最多的是氧化乐果,于果树发芽前施用,可有效地防治红蜘蛛、蚜虫、蚧壳虫等刺吸式害虫。但是,果树花期时发挥药效,对蜜蜂等授粉昆虫杀伤率几乎100%,会给果树授粉坐果造成灾难性后果。有的果农不知尼索朗、哒螨酮等杀螨特效药剂内吸作用差,也用于涂干,事实上毫无作用。 4树干涂药不利于生产无公害果品,也不省药 涂干的高浓度内吸高毒药剂,在树体内存留时间越长,对果实污染越重,必然造成果实中药残超标。氧化乐果涂干一般要求加水3~5倍施用。由于浓度大,涂在树皮上的药剂挥发快,再加上药剂进入树皮的障碍,真正能发挥作用的有效成分仅有1/3左右。而叶面喷施氧化乐果,一般加水3000倍左右,药的有效利用率可达2/3左右,所以树干涂药并不省药。 5在高温、土壤干旱、树势衰弱条件下极易发生药害 氧化乐果涂干前要将老树皮刮光,用毛刷蘸药液,按树干周长的1/2~1/3长度涂药,涂药后绑上塑膜。从各地应用情况看,使用浓度有的按1∶1加水,刮皮的深度“露白”;有的对1∶1机油,防干;有的添加渗透剂……蛮干现象普遍存在。若果树发芽前涂药,气温低,出问题的尚少;若气温较高,树势衰弱,刮皮较重,土壤干旱,涂药部位封闭绑扎,必造成涂药部位树皮烂死,以至死树。或者涂药部位木质部形成层细胞坏死,纵向变黑褐色,严重损坏树体。 6讨论 6.1国家农业部《无公害食品苹果生产技术规程》2001年就明确规定:禁止氧化乐果、久效磷、对硫磷、甲胺磷及磷胺等内吸高毒药剂在苹果上施用。但氧化乐果等仍在生产,并广泛应用,必须尽快停止这类药剂的使用。 6.2乐果等有机磷类杀虫剂,已经应用20多年。蚜虫类、红蜘蛛类、蚧壳虫类等刺吸式害虫和潜叶蛾类等微体磷翅目害虫,对其已产生了高抗性。且从生产优质高效益果品要求来说,还是不用最好。 6.3对幼龄树和晚熟的果树品种,若确需树干涂药法防治害虫,也要选择毒性不高,不易产生药害的内吸性药剂,在春季和上半年进行。涂药前刮树皮要轻,微露绿白色即可。涂药后于涂药上端,捆一块厚塑料薄膜,喇叭口朝下,既可遮阳光防雨淋,又可阻止害虫从树干爬到树上。对担心不安全的药剂、渗透剂、营养补剂,可先做试验。 6.4对于树干注液和吊挂药瓶等施药方法,因需在树干上钻一个深达木质部髓部的孔洞,会使树干留下永久性洞孔,不仅影响水分养分输送,也会给天牛、吉丁虫等害虫提供越冬繁衍场所,最好不予提倡。 6.5树干涂药必须符合生产绿色果品的要求,不用或少用有机化学农药,应以矿物源农药石硫合剂等“当家”,选用植物源农药+昆虫生长调节剂+生物防治+果袋保护+农业防治等措施,达到控制害虫为害的目的。千万别因树干涂药这一“小技术”进入误区,使进入树体内的有害药剂影响果品达到的卫生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