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拿破仑的失败,我们先来回顾下大军事家毛泽东的看法。
毛泽东在1938年写的《论持久战》一文中曾说:历史上,俄国以避免决战,执行了勇敢的退却,战胜了威震一时的拿破仑。
他在1942年10月12日为延安《解放日报》写的社论中说到:拿破仑的政治生命,终结于滑铁卢,而其决定点,则是在莫斯科的失败。希特勒今天正是走的拿破仑道路,斯大林格勒一役,是他的灭亡的决定点。
1973年6月22日,他在会见马里国家元首穆萨·特拉奥雷的谈话记录中提到:拿破仑晚年的政策不那么高明。一个不该占领西班牙,引起广大的农民游击战争反对他。二不该去打俄国。不晓得为什么,不论拿破仑也好,希特勒也好,到了俄国就不行了。
在毛泽东看来,真正打败拿破仑乃是俄国人(取决定性作用)。然而我们平常总是觉得,拿破仑是败于滑铁卢,正如我们会觉得盟军打希特勒的转折点是在诺曼底登陆一样。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感知,闻樱桃醉认为,主要是因为人们的思维更擅长接受现象而非思考本质。
拿破仑1812年率领近60万大军远征俄罗斯,一路势如破竹,迫使沙皇亚历山大阵前换帅。最终,替补上场的库图佐夫在莫斯科附近的博罗季诺与拿破仑大军展开决战,双方都伤亡惨重,俄国大将、第二集团军司令巴格拉季昂战死沙场。
(俄法战争中的库图佐夫,最左)
战役结果是俄军败退,紧接着不战而放弃了当时的首都之一莫斯科。在喜欢看战场刀光剑影的刺激场面的人看来,不战而放弃首都的俄军打得太窝囊了。
然而,闻樱桃醉更欣赏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观点。托尔斯泰在鸿篇巨制《战争与和平》中敏锐地指出,博罗季诺战役的最大价值就是把拿破仑大军的士气打掉了,让这头战争野兽受了致命伤。
正因如此,接下来才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拿破仑大军占领莫斯科之后,在俄军完全没有反攻的情况下,就开始狼狈撤退了——注意不是有秩序的撤退,而是溃退。
拿破仑60万大军的绝大部分、精华部分,就在这场溃退中被俄国的游击队、正规军边追边打,给消灭掉了。游击战,自然谈不上宏伟壮观的视觉效果。
1815年拿破仑卷土重来时,所率领的12万军队,无论数量、精良程度都已经无法和1812年前的法军相比,更重要的是,当年纵横欧洲大陆的拿破仑大军士气已经不复存在。这种士气的衰落,让法军一蹶不振,1815年滑铁卢战役失败后,1870年普法战争又溃败,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亲率近十万名法军在色当投降。一直到一战、二战中,法国军队的战绩都乏善可陈,特别是二战中,法国被德军用闪击战几个月打到亡国。
可以说,远征俄罗斯不但决定了拿破仑的命运,更是深刻影响了法国之后的国运。
然而,滑铁卢战役几乎妇孺皆知,博罗季诺战役则很少有人知晓;指挥滑铁卢战役的威灵顿将军大名鼎鼎,真正打败拿破仑的库图佐夫却很少有人叫得出名字——他的知名度还不如前辈苏沃洛夫和阵亡的部将巴格拉季昂。
闻樱桃醉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战争的精彩程度和对成败的直观感受给人们的感官刺激不同。包括后来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也一样,激战双方均损失惨重,苏军只能说是惨胜。反观诺曼底登陆,盟军胜券在握、势如破竹,看起来更振奋人心,也就让人从心理上更加推崇。然而进行理性分析的话,希特勒大军也恰恰是在俄国受了致命伤。
人们对战场冲杀的感官崇拜,可以从中国古代项羽部下大将龙且的言论中看出来。公元前203年,战神韩信一路攻占魏国、赵国、燕国,锐不可当,打到齐国时,项羽派大将龙且率精兵二十万(号称)救援齐国。
战前,有人劝龙且说:“汉军远离国土,拼死作战,其锋芒锐不可挡。齐楚两军在本乡本土作战,士兵容易逃散。不如深沟高垒,坚守不出。让齐王派他亲信大臣,去安抚已经沦陷的城邑,这些城邑的官吏和百姓知道他们的国王还在,楚军又来援救,一定会反叛汉军。汉军客居两千里之外,齐国城邑的人都纷纷起来反叛他们,那势必得不到粮食,这就可以迫使他们不战而降。”龙且说:“我一向了解韩信的为人,容易对付他。而且援救齐国,不战而使韩信投降,我还有什么功劳?如今战胜他,齐国一半土地可以分封给我,为什么不打?”
结局就是,喜爱战场冲杀逞英雄的龙且全军覆没,动摇了项羽的根本,让战无不胜的项羽平生首次感到恐惧。
龙且列出的要和韩信好好打一仗的三个理由中,第二个就是“援救齐国,不战而使韩信投降,我还有什么功劳?”这符合我们常人的思维习惯,比起辉煌的成果,我们更热衷于精彩的过程。所以项羽虽然最终兵败自刎,由于他指挥的巨鹿破釜沉舟之战、彭城千里奔袭之战精彩绝伦,而刘邦虽然最终获胜,由于老是被打得抱头鼠窜,人们对项羽的崇拜要远超刘邦。
另外一个和龙且恰恰相反的案例是司马懿。公元234年,诸葛亮率军十万出斜谷伐魏。理性之极的司马懿绝不追求战场精彩,他的战略就一个:坚壁拒守,以逸待劳。在相持的一百多天里,诸葛亮数次挑战,司马懿均坚壁不出。诸葛亮甚至派人给他送去妇人的服装,激他出战,他依然坚决不战。司马懿的“懦弱”甚至连部下都看下去了。史载司马懿为平息部属不满情绪,故意装怒,上表请战。而实际上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司马懿要不要开打,根本不需要请示中央,他不过是为了安抚部众,继续拖延时间。
司马懿就这么耗着,直到把诸葛亮耗死在五丈原战场上,迫使蜀国撤军(即便诸葛亮不死,粮草耗尽之时,也不得不撤军)。
要论战场的精彩程度,这简直是极其窝囊的一战,也因此不费一兵一卒大获全胜的司马懿在历史上备受鄙视(当然还有篡夺的原因),而六出祁山寸功未建的诸葛亮,则在唐宋两朝都被入列史上十大名将榜单。后世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既然是诸葛亮木像吓退司马懿的小插曲,而不是蜀军的虚耗资源、无功而返,以及魏军的不战而胜。
有一句哲言叫“透过现象看本质”,实际上这并不符合人们日常的观察与思考方式,因此能够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人是比较稀少的。兵圣孙子曾说: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从常人的视角来看,百战百胜才有意思,不战而屈人之兵太乏味了。
在对1812年俄法战争的评价中,也只有看透本质的毛泽东等少数人说:俄国以避免决战,执行了勇敢的退却,战胜了威震一时的拿破仑。
综上所述,这或许就是滑铁卢战役及其指挥者威灵顿公爵举世闻名,而博罗季诺战役及其指挥者库图佐夫鲜为人知的心理学原因吧。
后记:
在少数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人中,刘邦当属中国古代第一人,他立国后数次强调,默默无闻的萧何才是功臣第一人,而手下诸将则认为曹参才是第一,因为他身上受了70多出伤(在战场上的勇猛厮杀给了大家极其深刻的印象。)其次有李世民、朱元璋等,闻樱桃醉此前专门就此写过一篇文章探讨,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点击阅读:
刘邦、李世民、朱元璋评估人才绩效都有一个令人佩服的共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