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总能听到人们说“生活要有点仪式感”,也总能看到关于仪式感的文章,比如“你无趣是因为少了一些仪式感”,“好的婚姻离不开仪式感”。这些大抵是说,缺乏必要的仪式感,生命中的一些特别的瞬间就会被错过,也因此人们总生活在匆匆忙忙不经意的过程中,没有时间停下来好好欣赏当下。一时间,仪式感似乎能够拯救人生,拯救世界。
1. 什么是仪式感?仪式感顾名思义是指一种感觉,这种感觉的获得与仪式有关,是指用对待仪式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人或事。或着说类似仪式带来的感觉。
虽说仪式感不是仪式本身,但却好比是人们在采摘仪式的果实,没有举行仪式,只是将仪式中那种神圣庄严的感觉借用了过来。那我们是不是也要关心一下,为什么仪式当中能够有这样的感觉和气氛呢?
我的理解,仪式是为了某种神圣而有意义的目的,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形式履行的礼仪活动。维基百科对仪式的定义是:
仪式是对具有宗教或传统象征意义的活动的总称。仪式是一种通过行为语言来将个人或群体带入某个特定情境的活动。
看来,无论哪种理解,仪式都离不开几个要素:
首先要有仪式的主体,其次还要有一个有意义的目的,然后就是隆重气氛中庄严的行为或语言。这个目的很重要,是意义和神圣的来源,作为配合,隆重的气氛也是需要精心营造的,其中包含了人的虔诚恭敬态度,或许还有色彩庄严的音乐,一些特定的场合以及这种场合才会出现的礼器、高规格的礼品/祭品等。
这就是庄严氛围营造出来的神圣的时间和空间。在这样的时间和空间里,精神洗礼般的庄重感觉就是仪式感。
2. 仪式的实质就是与平常不同,进入一种新境界哲学家马克斯·韦伯曾静说过:人是意义之网上的动物。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追寻意义。用语言讲述、用动作表演本质上都属于表达意义的行为。仪式,就是结合了语言、动作进行表达的行为。一开始,可能是向神灵表达虔诚,祈求丰收、祈求平安、祈求神灵保佑。也可能是对神灵的模仿,讲述神灵的故事,制造神灵在场的气氛,唤起人们的信仰和诚意。想想祭祖仪式,就能明白。
深挖一下,神圣庄重的感觉究竟缘何而来,就是源于对神灵和神圣事物的虔诚态度。这种时候,气氛都是庄重肃穆的。在这样的气氛中,容不得半点儿戏。人们怎能不印象深刻呢,又怎能不接受这种信仰和文化的熏陶呢。仪式是人类文化必不可少的内容,对某些事物的信仰就是这样一代代的传承下来。
法国人类学家凡·根纳普在他的那本著名的人类学著作《通过仪式》中认为,人生在重大转折关头之时,往往需要借助于仪式,帮助度过危险,顺利地进入下一个人生阶段。
比如,成年礼就是这样。青少年不经过严格的过度仪式的考验,就不能被接纳为正式社会成员的一份子,他就没有资格承担相应的社会职责。因此,要想被社会认可,就要接受成人礼的考验。当今世界上一些不发达的部落还保留有这种古老的仪式,或者通过捕获猎物,或者通过射箭比赛,合格了,才算完成了成人礼,才能被接纳为正式的社会成员。青少年急于被社会承认的焦虑才得到缓解。
由此可见,人生仪式具有多种功能:有身份转换的作用,也有帮助度过危机、让社会接纳认可的作用,甚至还有教育的意义。四环医药 渼颜空间携手韩国hugel参与中整协&微博“医异地两边办婚礼间隔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