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变化多端的端是什么意思(端庄安详的端是什么意思)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来了,粽叶飘香,端午安康,吃粽子、放纸鸢、挂艾草、赛龙舟都是端午节的习俗。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日子是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相传屈原就是五月五日日跳进了汨罗江。

“端午”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西晋的《风土记》:“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之所以叫端午,是因为端是开头、初始的意思,《说文解字》:“端,物初生之题也”,“端五”就是“初五”。

过了这么多年的端午节,今天才知道,“端”字原来是这个意思

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五月初一叫端一,初二叫端二,数到初五,就是端五,“五”和“午”谐音,“端五”就称为“端午”了。

端午节,是从古至今保留下来的一个悠久传统,古人写端午的诗词不胜枚举,端午节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古人过端午节有很多讲究,从诗人们留下来的关于端午节的作品中就可以看出来。

过了这么多年的端午节,今天才知道,“端”字原来是这个意思

杜甫在《端午日赐衣》中写道:“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谚语说:"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端午节吃了粽子后,穿上画着图案的衣服,这一年冬天就不会再怕受冻。"

在唐朝,端午节这天,就有皇帝给百官赏赐衣服的习俗。杜甫如今终于当上了一个左拾遗的小官,也能感受到皇帝赏赐衣服的恩宠,衣服的面料又好,夏日穿在身上清凉如水,让杜甫心中既感动又开心。

过了这么多年的端午节,今天才知道,“端”字原来是这个意思

苏轼的《浣溪沙・端午》中也记载了很多宋代过端午节的民间风俗:“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用芳香的兰草来沐浴,女子还会将五彩花线缠在红玉色的手臂上,在发髻上挂着祛邪驱鬼、保佑平安的符录。面对如此佳节,词人也情不自禁地许下了和朝云相伴千年、天长地久的愿望。

《红楼梦》里写了中秋节、元宵节、端午节等许多传统节日,端午节也有佩戴香囊的习惯,贾芸攀附上凤姐,就是通过端午节给凤姐送香料。“我就和我母亲商量,贱卖了可惜,要送人也没有家儿配使这些香料。因想到婶娘往年间还拿大包的银子买这些东西呢,别说今年贵妃宫中,就是这个端阳节所用,也一定比往常要加十几倍:所以拿来孝敬婶娘。”

过了这么多年的端午节,今天才知道,“端”字原来是这个意思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大习俗,唐代诗人张建封的《竞渡歌》就是专门描写龙舟竞赛的热闹场景:“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随着鼓声响起,龙舟飞渡,就像是真龙跃出了水面,船棹在波浪中穿梭,像飞起来的万千利剑一样迅疾,鼓声阵阵就像是雷鸣一样震耳欲聋。观众在岸上鼓掌喝彩,龙舟在河水中疾驰竞渡,场面热闹得惊天动地。

在端午节这天,人们更多的是表达对屈原的怀念,张耒《和端午》中写道:“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端午节龙舟竞赛是为了悼念屈原的忠魂,如今楚国已亡,屈原也投了汨罗江,只有离骚如日月一般永远照耀着后世,但屈原的精神将永远让后人敬仰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