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男子:
孩提:指尚在襁褓中的幼儿。《孟子·尽心上》:“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
黄口:本意是雏鸟的嘴;指代婴儿。
垂髫(tiao):幼童,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髫:儿童垂下的头发,因此称儿童或童年为垂髫;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束发:周岁以上男孩成童,将头发束成一髻,因此用束发代指成童。
总角:古代男女末成年前束发为两髻,形状如角,故称总角。《诗经·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及冠,也叫加冠、弱冠,男子满二十岁之后,举行“及冠”之礼,表示已经是成年人了,可以取“字”。
而立,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是指男子年至三十的时候,应该学有所成。
不惑,出自《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是指男子在这个年龄段应该成熟了,遇事能明辨不疑。
知天命,男子五十岁之后,知道了理想实现之艰难,故而做事情不再追求结果。
花甲之年:六十岁,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
古稀,七十岁的人古来就稀少,因为古代因为医疗、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缺陷,导致寿命达到七十的人很少,所以称为古稀。
耄耋,指八、九十岁,语出《汉·曹操·对酒歌》:“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期颐,语本《礼记·曲礼上》:“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 " 期颐之年 "。
古代女子:
古代女子1岁,别称“牙牙”。牙牙: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音。因亦指小孩过程子开始学话。袁枚(清)——《祭妹文》:“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晬耳”。
古代女子2岁,别称“孩提”。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也有写作“孩提包”或“提孩”的,指2——3岁的儿童。韩愈(唐)——《符读书城南》:“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古代女子7岁,别称“童龀”。童龀:龀,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龀”。“童龀”,往往是指人的儿童少年时期。也有说成“髫龀”。许慎(东汉)——《说文》:“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
古代女子10岁,别称“幼学”。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孔子(春秋)——《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
古代女子12岁,别称“金钗之年”。金钗之年:女孩到了十二岁要带钗,金钗是作为代称和别称。梁武帝.萧衍(南北朝)——《河中之水歌》: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
古代女子13岁,别称“豆蔻年华”。豆蔻:指女子十三岁。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
结发:初成年。可看做15岁。《汉书·施仇传》:“结发事师数十年,贺不能及”。后称元配为结发。曹植诗《种葛篇》:“与君初婚时,结发恩义深”。
古代女子15岁,别称“及笄之年”。及笄: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及笄”即女子年满十五岁。孔子(春秋)——《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古代女子16岁,别称“碧玉年华”。碧玉年华:女子十六岁。古文人把瓜拆分为两个八字以纪年。翟灏(清)——《通俗编》:破瓜年纪小腰身。释义:瓜字破为二和八字,取二八十六岁的寓意。
古代女子20岁,别称“桃李年华”。桃李年华:指20岁女子的代称。陆游(宋)——《梨花》: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华。
古代女子24岁,别称“花信年华”。花信年华: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范成大(宋)——《元夕后连阴》:谁能腰鼓催花信,快打扬州百面雷。
古代女子30岁,别称“半老徐娘”。半老徐娘:指已到中年尚有风韵的妇女。来讽喻那些年过芳龄还风风骚骚,精心打扮的妇女,亦有人自称徐娘,含有自谦自贬之意。陈与义(宋)——《书怀示友十首其一》:开窗逢一笑,未觉徐娘老。
古代女子40岁,别称“人老珠黄”。
古代女子60岁,别称“花甲之年”。
花甲之年:六十岁。
古代女子70岁,别称“古稀之年”。杜甫(唐)——《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花甲之年是多少岁(古稀是多少岁)耄耋是什么意思(60花甲70古稀80耄耋90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