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柳河是哪里(柳河海拔高度是多少米)

作者:宋东泽

柳河在辽、金、元时称羊肠河,是辽河的重要支流,发源于内蒙古的奈曼旗境内,全长297公里,流域面积5725平方公里。流域内多为荒山秃岭,沟壑纵横,沙丘连绵,植被稀疏。这条在半干旱地带流淌的河流,给中国北方民族提供了赖以驻牧的水草,东胡、鲜卑、乌桓、契丹、高句丽、蒙古族等在柳河两岸“你方唱罢我登场”。沙地与草原、游牧与农耕,在柳河两岸创造了经典对白。

柳河“六怪”

柳河在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平安乡海拔394米的太平山发源,向着东南方迤逦而去。在内蒙、辽宁一片掺杂着沙土的丘陵地带,一股水流悄无声息地顺着地势流淌。它所流经的地域并不平坦,顺着内蒙古高原向松辽平原过渡的这个倾斜面,从西北向东南,穿过高山、绕过丘陵、冲向平原。

新民柳河历史与轶事

柳河与众不同处在于河水夹杂大量泥沙,含沙量居辽沈各河流之首,达每立方米22.6公斤,河水携带大量泥沙淤积在河床内,使得河床高于两侧平原地面,河道变迁频繁,成为水患最严重的河流。民间有“柳河不治,辽河不安”“不怕辽河涨,就怕柳河淌”之说。关于柳河水患,许多典籍中有所记载。

据《盛京通志》记载:

“柳河危害甚大,每到夏雨季节,柳河所经之处,无不泥泞。人见其水势突兀,不时而至,遂致骇为神异,信仰唯谨......东北水患以此河为最剧。”

据民国十五年《新民县志》记载:

“新民柳河源北出蒙古,自彰武南流入境,并其西郭,而东南注辽。其水漂悍,湍急奔流,砂砾不过一途。”“冬夏常患泛滥,且流无正轨,东西滥漫五十余里,一望白沙无际,为害最烈,民实苦之。”

《东三省名胜古迹轶闻》记载:

高凌云曰:新民环境多水,以辽、柳、绕阳三河为著。其中最险最奇者,柳河也。距县西可二十里。河水泥渣浑浊,流行急湍,时常暴涨,为居民害。

柳河进入新民境内便流入冲积平原上,此时河道宽阔,水流浑黄,显示出了大河浩荡的气势。一条黄褐色的河道,像辫子一样向远方流去。但是,一旦上游形成洪灾,河水中形成的泥沙带来很大水动力,将河道的位置、宽度、形状冲积的面目全非。正因柳河有这样的特点,在《新民县志》上记载了柳河的“六怪”。

新民柳河历史与轶事

柳河一怪:“所经之地,概系沙漠,而西北上游之地势高,东南下游之地势极低......故其水流至急,如由上倾下。每逢水涨,朝发夕过,水头高起数丈,壁立声雄波涛”;

柳河二怪:“流急势猛,水力直射之处,往往就高弃低,洼处得免,高处被冲。民众不知水力过猛,不容寻下就低,所以弃低就高”;

柳河三怪:“所经之处,向无居民,有之皆为蒙古牧人所居。几十里内或有一村,其地概系沙漠。全河流域由此而来,故一经水涨,夹沙而下,其浑如酱,沙水兼半,流势稍缓即澄清”;

柳河四怪:“每逢新涨之后,渡者常将车马陷入泥中,愈撼愈沉,竟将车马陷没”;

柳河五怪:“隆冬大寒之际,冰裂水出,九天发河而不知上高下低之。河面上结冰,底下有滔滔不绝之水,水涨水裂,涌而出之”;

柳河六怪:“水周围居中之人家于隆冬之时,由屋下出水不已。不知地被水浸,屋外皆冻,独屋下得暖水由此出。”因而,“当地居民言,治河者无不塞耳避之,甚至绅商中之佼佼者亦复如是”。

河神轶事

水是农业的命脉,在中华这个以农为本的古老国度中,对水的依赖、畏惧与自我保护的生存意识,使人类在很早的时候就产生了对水的崇拜观念。在洪荒的远古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在洪水等自然灾害面前几乎无能为力,视洪水肆虐为水神作怪。为了达到免除水患的目的,只好祈求那些虚幻的河神,于是便出现了河神崇拜现象。

柳河因是“东北水患以此河为最剧”的河流,一直被人们所敬畏。在《盛京典制备考》中记载清光绪二年,前署将军、刑部尚书崇实具奏关于设立柳河神庙的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