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秦统一六国之决定性战役,赵国失败的根本原因介绍
公元前260年,秦国拉开了与赵国长平之战的序幕。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长平之战是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此战,赵括和白起两位将领对阵。对于白起这位名将,针对赵括急于求胜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损失了数十万大军。不过,在公元前260年结束长平之战后,赵国坚持到公元前222年才被秦国所消灭。
长平之战:赵国失败的原因
战争经过了上党归赵,廉颇与秦坚壁对垒,秦将白起使反间计,使赵孝成王撤换了战争经验丰富的赵国名将廉颇,而启用了善于“纸上谈兵”没有实战经验的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在长平一带双方摆开了决战的架势。赵括一到长平,就改变了廉颇原定的战略,反守为攻,主动攻击。白起装着败退,诱赵军深入,尔后断赵军退路,将赵军分割包围,然后吃掉。赵军被围40天,粮绝无援,奋力突围,伤亡很大,没有成功,赵括本人也中箭身亡。赵军45万人被俘,被秦军全部坑杀在长平一带。尸骨遍野,头颅成山,血流成河,成为古今中外战争史上最为残酷的杀害战俘的一次战役。此次战争,秦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为以后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此次战争对于研究战国晚期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变革兴衰以及秦统一中国等诸多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长平之战:秦国为什么没有灭了赵国
长平之战中,秦军前后共歼灭赵军45万人,从根本上削弱了当时山东六国中最为强劲的对手赵国,也给其他山东诸侯国以极大的震慑。但是,长平之战结果,赵国固然全军覆没,秦亦死伤过半,即双方伤亡七十五万左右。由此,非常明显的是,为了取得长平之战的胜利,秦国也付出了惨重的伤亡,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需要进行一定时期的恢复。而这,促使之后的秦国在进攻赵国上无法再举全国之力,成为赵国得以坚持30多年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