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山西晋文化专题——晋商与社火

山西晋文化专题——晋商与社火

晋商对于民间社火活动的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晋商与社火所谓社火,是旧时在节日扮演的各种杂戏。

架火以单桌顶立,共12张桌。寓意一年十二个月,如有闰月则顶13张桌。架火用纸、麻、竹杆等结扎成山石状,彩绘出来,再用各种纸炮、花炮、绣花炮编织成图案,悬挂于桌子的各层,成为集雕塑、绘画、结扎、裱糊、剪纸于一身的综合艺术品。以山西中部来说,清后期晋中多富商,这一带的社火也十分繁盛,有民谣称:“榆次的架火,太谷的灯,徐沟的铁棍爱煞人”。架火是一种造型社火,在晋中榆次、太谷等县比较盛行。榆次南庄架火与太谷黑山火、排楼火、桌子火最著名。南庄架火起源于民间烟火炮仗,清代已发展到奇异光彩的境界。燃放时,点燃走马(即串在铁丝厂的起火),经固定路线,打中架火最下一层,之后逐层燃放,鞭炮齐鸣,礼花喷射,硝烟弥散,五彩缤纷,十分壮观。在架火前,原放一明代刻碑,后毁,但存拓片,人们用拓片制成石碑,立于架火前。在点燃架火前,将此仿制石碑焚烧升大。拓片所载是:大明万历朝仲春上月上元书驰放焰火碑记为祝天地水三宫三神,祝普天同庆贺新岁之五谷丰登,请免水陆之灾,风雷冰雹之害,降神火之威,压瘴气之滋生焉。

敬此流芳社以神之体民,以火之望,普之以四面八方,借泰山之势,以火为望,社生灵,持以此山火为延庆。

树立此碑,继世永昌万历皇朝岁在甲午仲春正月甘四日立太谷的灯于道光时已颇具盛名,之后从咸丰、同治一直延续下来。太谷的灯与太谷的商业活动有关,商贾的往来,商业的发展使太谷县城有仿效苏、杭、扬三州之风气。太谷灯品种繁多,制作精巧。道光时,太谷富商从广东引进的宫灯形式有八角、六角样式,质地有玻璃、纱、绣缎三种。灯架多是紫檀等硬木制成。灯上装饰有书写的千家诗、唐宋诗词,并绘有花鸟鱼虫、人物山水,庶民百姓则悬挂贴剪纸灯影。灯影俗称走马灯,形状是圆柱体,或纸或纱裱糊,借烛光热力,推动转盘,以隐现各种人物故事和诗词灯趣。在太谷还有一种特殊的绞活龙灯火活动。清嘉道年间,太谷田家后人经商广东,将绞活龙的制作技水引进太谷。活尤长四丈五尺,纸扎龙头,布制龙身,选空旷之地搭龙棚二座,高一丈八,距十八丈,龙棚之间由若干绳索相连,中间悬一圆球,取“二龙戏珠”之意,两龙即系于绳索上,龙身内置灯数盏,龙棚中人力绞动绳索,二龙即可上下左右作飞腾状,地面上则由十数人舞动老龙,上下配合。参加活动者数十人之多。入夜,灯月辉映,锣鼓喧大,鞭炮齐鸣,人声鼎沸。在弥漫的硝烟中,老龙小龙上下腾飞,或二龙戏珠,或双龙拜母,吼声震野,煞是壮观。现在,活龙以电取代蜡烛,用电动代替人绞,可谓锦上添花,更加逼真。在山两沁水县霍家山,也有耍花灯的习俗。据传是该县人在汉口经商,习耍龙灯,传习乡里,相传至今。沁水之龙灯总长约14米,分龙头、龙身、龙尾三部,有火球前导,烟火作效果,总称“二龙戏珠”。其场次舞法有老龙漫游、蛇脱皮、大翻身、盘龙戏珠等,音乐以唢呐为主,锣鼓伴之。巨龙摇头甩尾,翻腾漫游,气势雄伟,舞兴浓处放几把烟火,更有腾云驾雾之势。

徐沟县铁棍,又称抬阁,以幼女着丽衣扮装,缚股于铁棍之上而舞,下以八人或十六人或二十四人抬之。要求所有抬阁人以统一节拍上下起伏,带动阁上演员舞动。又有背棍,又称背阁。背棍由上中下三截构成,有直顶、旁顶、活心等样式,分单人棍、双人棍、三人根,由一壮汉背铁棍,上扛一至三名儿童,他们共同扮演一组戏曲或故事人物,并配以与人物相符的道具。表演时,背棍者根据故事,迈着与角色心理、性格相吻合的步伐,被背者也随之做相应的表情和姿势,构成上下浑然一体的艺术造型。背棍队伍少则五六组,多则百余组。集体跑圆场,表演既是艺术比赛,又是对人的耐力考验,很有一番气势。扮人物的儿童家长视被选上扮演为吉祥,故很愿意自己的子女被选中上背根或铁棍。又有扒棍,以多人抬木架,架上有巨横梁,枕以三四丈之长篙,中与横梁加活动之枢,其篙之尖端在前,以骑鹤童子缚之。其下端在横梁之后,以多人徒手执之。视前方屋上有妇女,则使篙尖之骑鹤童子挥尘近之,杂以谐语。背棍、铁棍不说不唱,只以锣鼓音乐舞蹈动作表演传情,被称为“无言戏曲”、“空中舞蹈”。凡社火活动,富商大贾各大商号均予以经济支持,背棍、铁棍等在富商大贾宅院和商号门前表演时,富商和商号均须付表演者一定数额的酬谢。不难看出,社火中一些项目的引进,活动的开展,也与晋商有着密切关系。

摘自《晋商经营文化》,张正明著